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替牙期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快速弓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均解除了前牙反(牙合),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2.4mm,SNA角增大2.11.,ANS-PNS增大2.01mm,代表下颌突度的SNB、SNPg角均明显减小,代表下颌生长量Go-Gn(mm)无明显改变,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鼻唇角趋于正常,面突度提高,使软组织外貌得到改善.结论:在替牙期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的变化以及各年龄组矫治完成的时间及疗效,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的效果.方法 选择59例患儿,分为乳牙期组、替牙早期组、替牙晚期组进行矫治,均先进行快速扩弓,然后行前方牵引,三组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完成后,除无法配合者外,均达到满意效果,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正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可刺激上颌骨前移,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使反牙合得到满意的矫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矫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6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运用上颌固定快速扩弓器扩弓,并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在治疗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矫治前后面部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解除了前后牙反情况,覆盖正常,且患者在矫治前后,其相关软硬组织的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SNB角减小,SNA角、ANB角显著增大,MP-SN角增大不显著,患者上颌骨矢状向增长显著,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能够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的骨面畸形,使患者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纪燕君 《首都医药》2010,17(6):26-27
目的研究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反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临床收集乳牙期、替牙期、3-12岁无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之前未接受过任何正畸治疗的骨性Class III错颌67例患者,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分别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然后取均值以减小误差。分三个方面比较: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性别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不考虑年龄因素,不同性别在治疗前后效果差异;不考虑性别,不同年龄在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比较不同年龄组的男女性别差异时发现:除了3—6岁组的颌平面occlusal plan to PH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垂直向的显著性变化常见于3~6岁;除了前面高ANS—Me,在9—12岁未见显著性垂直向改变;这些垂直向的变化,比如FMA、GoGn—SN、面轴角、ANS—Me尽管是反颌改善的部分机制,但对面中分发育不足的反颌没有直接的益处;在不同年龄组,未见显著性性别差异,仅在3—6岁组可见牙合平面的旋转方向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替牙期儿童上颌发育不足而致前牙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3例(年龄8~11.5岁,平均9.6岁)替牙列期骨性反患者,下颌制作垫解除前牙锁结关系,上颌应用唇弓腭托改良式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所有患者均解除反关系,上颌牵引继续维持2~3个月,上下颌后牙建立咬合关系,前牙达正常覆盖,患者侧貌得到良好的改善。头影测量分析SNA平均增大2.46°、SNB减小1.27°、ANB增大3.73°、Wits值增大3.43mm,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1-MP、NLA、ULP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P-SN、U1-SN、LLP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唇弓腭托改良式前方牵引装置能有效地促进替牙期患者上颌骨的发育,是前牙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段斌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113-113
目的 探讨固位式下前牙斜面导板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轻度骨性反袷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病例。上颌616配颊面钩带环,下颌用带有拉钩的固位式前牙斜面导板,配合Ⅲ类牵引。结果 19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牙合]均取得满意矫治效果,典型病例直观展示了矫治前后的形态改变。结论 斜面导板配合Ⅲ类牵引为矫治替牙期轻度反[牙合]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7.
惠英  王鹏 《河北医药》2010,32(18):2534-2535
目的探讨应用雪橇式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口外面罩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1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雪橇式口内固定装置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牙覆盖治疗后为(2.2±0.8)mm,A点至OLP的距离治疗后为(71.3±3.1)mm,下颌平面与SN平面夹角治疗后为(33.3±3.1)°,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明显改善。结论雪橇式前方牵引器口内固位装置制作简单、固位良好、患者戴用舒适,可明显改善可有效改善Ⅲ类错[牙合]患者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8.
傅蕾  余晶  吕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5):120-123,127
目的 探讨前牵联合扩弓矫治8~11岁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8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正常或轻度发育过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年龄差异分为8~9岁组与>9~11岁组,每组24例,两组患儿均施行前牵引联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替牙期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分析X线头影的测量结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矫正治疗后,前牙反均完全解除。与矫正前比较,矫正后患儿的SNA角显著增大、SNB角减小、ANB角增大、U1-SN角增大、Ao-Bo值增大、Y轴角增大,矫正前后比较(P<0.05),矫正前后患儿的MP-FH角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上颌活动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反,治疗效果明显,促进了上颌骨的生长,改善了患儿面型,是治疗替牙期反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唐棠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14-115
目的探讨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商丘市中心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生长发育期的骨性Ⅲ类错合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和石膏模型进行测量,评价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PAR指数。结果本组27例骨性Ⅲ类错合患者经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6~8个月后,反合的前牙得到纠正,尖牙与磨牙的关系中性,侧面型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合可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抑制下颌骨生长,有利于Ⅲ类骨骼错合畸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王玫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4):270-271
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所致反[牙合]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0例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的反[牙合]儿童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结果经3个月至半年,10例反[牙合]均得到矫正,2年以上观察未见错位复发。结论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掌握,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130-13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双期矫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术后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通过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替牙期的患者,依下颌能否退至对刃分为对刃组(10例)和轻中度骨性组(10例,下颌不能退至对刃)。对刃组通过垫加舌簧方法矫治,轻中度骨性组通过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结果20例患者前牙反均解除,改善了咬关系及侧貌。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的矫治方法与常规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通过针对性的解剖及功能该通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喻珊 《安徽医药》2016,20(10):1889-1891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6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共30例,以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30例,以单纯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前牙反(牙合)解除时间,通过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两组患儿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牙反(牙合)的接触时间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为2.4±1.1个月。两组患儿硬组织变化在矫治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上下齿槽座角、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成的前下交角及上下齿槽座点向功能(牙合)平面投影间的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好,且差异显著(P<0.05)。 通过矫治,两组患儿的软组织都显著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面凸角和上下唇审美平面距等指标上,相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凹陷型侧貌和颌骨横向发育不调的情况,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下颌偏斜的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患者临床资料,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对比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结果。结果 全组患者矫治后各标志点与正中矢状定位线的水平距离均较矫治前有显著改善(P<0.05)。全组患者矫治后S3面积相比矫治前有显著变化(P<0.05)。全组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过程均未见明显不适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常见的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相关性下颌偏斜,可规范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扩大上颌牙弓、纠正下颌骨不对称部分,消除患者不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颌面结构、上气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比较2组患者颌面结构及上气道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17例患儿错牙合完全解除;对照组8例患儿错牙合完全解除;2组患者SNA、ANB、L1-MP、FH-MP、Ptm-A、SN-PP、ANS-Me、Wits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NB、FH-MP、SN-PP、ANS-Me、Wit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U1-SN、L1-M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PNS-R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SPL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P volume、NP area、NP sag.、NP cor.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NP volume、NP area、NP sag.、NP co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配合螺旋扩弓器治疗儿童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良好,能够维持患者上下颌骨和牙列稳定,减少错牙合复发,并且使患者的上气道间隙上部扩大,下部缩小,上气道容积得到增加,有利于呼吸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常见一些反合患者有了面型改变才来就诊,反合早期阻断矫治好,一旦到恒牙期,严重者只有正畸与正颌外科手术联合。对于有生长潜力的反合患者,仍可通过正畸手段解决,前方牵引与固定矫正联合运用证明这一点。1 资料和方法从48例恒牙期反合患者中,选出10例轻度骨性反合患者,男女分别为8例,2例。平均14.4岁,轻度凹面型,伴轻度后牙反合2例,拥挤2度以内,反覆牙合I-II,反覆盖5mm,以内,均近中关系,下颌均不能后退到对刃合,2例有遗传倾向,10例均拍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经过描图分析均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ANB…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的患者10例,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及Ⅲ类牵引进行矫正。结果:10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经过5~10个月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2×4矫治技术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对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前牙反颌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14例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反颌儿童,年龄范围8~12岁,应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侧500~800克力,每天连续佩戴前牵器12~16 h.结果 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SNA角度增加2.40°(P<0.01),ANB变正值,上前牙唇倾度U1-SN向增加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器对大多数生长发育期儿童,由于上颌发育不足形成的牙性Ⅲ类错合畸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及快速扩大治疗早期骨性反(牙合)的作用.方法:对21例安氏Ⅲ类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并测量相关角度SNA、SNB、ANB值进行对照、现察.结果:上颌前方牵引的快速扩大对于早期安氏Ⅲ类患者能产生牙性及骨性的改变.结论:早期应用上颌前方牵引及快速扩大治疗安氏Ⅲ类患者能够减少成年后进行颌骨正畸的可能性,使患者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