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纳普利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和对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实验设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贝纳普利组和胰岛素治疗组,贝纳普利1.1mg·kg-1·d-1治疗2月,观察肾脏肥大、尿蛋白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ICAM-1在肾组织的定位、半定量表达.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贝纳普利能显著降低肾重/体重,24h尿微量白蛋白(P<0.01).免疫组化和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贝纳普利能显著降低ICAM-1表达(P<0.01).结论贝纳普利能够降低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对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双双  刘晓城 《医药导报》2005,24(7):573-575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羟苯磺酸钙溶于纯化水按100 mg·kg-1给大鼠灌胃,q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纯化水。6个月后进行肾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肾组织内皮素(ET)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量肾组织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的肾功能及肾脏病变明显改善;血清和肾组织ET水平降低;肾组织局部TGF-β1的表达减少。结论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ET和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性肾病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形态学变化的作用.方法 用胰岛素拮抗剂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另设高糖饮食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为对照.试验16周后检查动物,测定血糖及尿蛋白;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链脲茵素腹腔注射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性肾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缩小,胰岛细胞减少.肾脏: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基质及细胞弥漫增生,肾小管呈灶性萎缩,问质胶原轻度沉积;电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节段性加重呈杵状,足突融合、消失,结构不清,系膜基质增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大,肾小球囊增厚,肾间质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肾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的条带灰度强度相应提高.高糖饮食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肾脏显示相似的变化,但程度较轻,TGF-β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强,但较糖尿病组轻.结论 糖尿病大鼠和高糖饮食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增强,肾脏出现糖尿病相应的形态变化,血糖水平升高和肾脏TGF-β1蛋白表达程度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再次证明高血糖是启动糖尿病性肾病的始动因子.  相似文献   

4.
西洛他唑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肾脏VCAM-1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  高聆  胡建廷  张岫美 《齐鲁药事》2005,24(4):239-242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对高糖大鼠肾组织VCAM - 1的影响及对肾脏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西洛他唑12周后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体重比值、肾脏VCAM - 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及各治疗组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增加(P <0 . 0 1);VCAM - 1mRNA表达在糖尿病组明显升高,药物治疗后有显著改善( P <0. 0 1);Westernblot各组均有VCAM - 1表达,糖尿病组较正常组表达增强,药物治疗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脏VCAM - 1表达增加,西洛他唑降可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CAM - 1mRNA和蛋白表达,对糖尿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组)、氯沙坦治疗组(D组),检测第1、2、4、12周血糖、24h尿TGFβ1排泄率以及Alb排泄率。于第4周、第12周处死大鼠获取肾,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离皮髓质,检测肾皮质TGFβ1蛋白水平及皮质TGFβ1mRNA水平。结果①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各实验组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随病程延长进一步增加,二种药物治疗均可使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明显减少,但不能使其恢复正常。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随病程延长增加更加明显,二种药物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③各时期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量B组最高,C、D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早期以C组减少更为明显。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量与尿TGFβ1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肾脏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尿TGFβ1排泄率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和评价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福辛普利、氯沙坦具有确切肾脏保护作用,且福辛普利早期作用较氯沙坦更为明显。这种作用部分与其抑制肾脏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糖尿病性肾纤维化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宁勇  刘晓城 《中国药师》2004,7(6):413-41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大鼠组和姜黄素治疗组,观察治疗后血糖、体重、尿白蛋白排泄量及病理的变化,6周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结果:DM大鼠组较正常对照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明显增高(P<0.01),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肾脏病理变化显著;而姜黄素治疗组上述指标较DM大鼠组显著减少(P<0.01),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肾脏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应用姜黄素对DM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成模后1周、4周、8周、12周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随着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蛋白尿,4、8、12周时24h尿白蛋白排泄量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血糖持续增高,肾脏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肾脏肾小球体积早期增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糖尿病在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媛  纳涛  戴德哉  刘浩然  戴茵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9):1569-1573
目的:研究复方地黄2种醇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早期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STZ 6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后随机分组,5~8周3个治疗组分别每日给予氨基胍(100 mg.kg-1),复方地黄70%乙醇提取物(10 g.kg-1)及复方地黄95%乙醇提取物(10 g.kg-1)。8周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血糖(G lu)、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并测定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用RT-PCR测定视网膜PreproET-1和MMP-9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及BUN的含量以及肾脏组织iNOS活性、NO和HYP含量均显著升高,肾脏组织CAT活性显著降低,视网膜Prepro ET-1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MMP-9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方地黄70%和95%乙醇提取物组的血糖虽然无明显降低,但上述异常指标均明显逆转,与阳性对照组氨基胍接近。结论:复方地黄70%和95%乙醇提取物均能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发生,药效与AGEs受体拮抗剂氨基胍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海藻溴酚化合物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TZ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合物A和化合物B剂量组(0.5,10mg.kg-1),灌胃给药12周。处死大鼠,测血浆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GSH-Px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各干预组中GSH-Px的活力较模型组有升高的趋势,MDA含量有下降趋势。各干预组的CTGF平均吸光度值低于模型组。电镜下各干预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海藻溴酚化合物A、B能提高糖尿病大鼠机体抗氧化水平,并能一定程度改善肾脏的病理变化,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改变,探讨TNF-α在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分别于6周、10周、14周,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表达,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TNF-α在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加(P<0.01),并随病程进展增加。光镜、电镜下可见糖尿病心肌细胞肿胀、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破裂。结论:TNF-α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增强,促进糖尿病心肌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1.
谢岚  毛欣 《成都医药》2013,(1):8-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分别测量2组患者血清CysC、β2-MG、肌酐(Cr)水平和阳性率,并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ysC、β2-MG水平DN组、D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组高于DM组(P〈0.05)。3组血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DN组CysC、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DM组和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β2-MG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r的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饲养以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吡格列酮(10 mg/kg)组、大黄酸(100 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测定大鼠尿量(UV)、体质量(BW)、肾质量(KW)、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肌酐(Cr)含量,尿蛋白(UPRO)、尿白蛋白(UALB)量,计算肾脏肥大指数(KW/BW)、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蛋白/肌酐比值(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V、BW、KW、TG、TC、FPG、FINS、Cr、UPRO、UALB量增加,KW/BW、HOMA-IR、PCR、ACR、C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酸组大鼠KW、TG、TC、FPG、Fins、UPRO、UALB、Cr量减少,KW/BW、Ccr升高,HOMA-IR、PCR、AC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大黄酸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治疗组在对照纽常规降糖降压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po,qd,疗程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2水平,并测定尿白蛋白/肌酐(ACR)。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P-2水平、A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MMP-2水平、A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升高MMP-2水平延缓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结果治疗前,血清sVCAM—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6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2)厄贝沙坦治疗(B组).(3)厄贝沙坦双倍剂量治疗(C组)。对所有纳入对象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B组和C组治疗前后UAER水平明显下降(P〈0.05);3组治疗后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UAER降低更显著,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建议DN早期患者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清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牛蒡[10ml/(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于4、8、12、16周测尿清蛋白,16周后,取血测血糖、TNF-α,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非酶糖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尿清蛋白有上升趋势,牛蒡治疗组尿清蛋白基本维持不变,牛蒡治疗组蛋白非酶糖化受抑制,TNF-α表达下降。结论:牛蒡可以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损害,其防治DN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和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各8只。R组大鼠给予雷帕霉素灌胃。观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及肾脏病理改变,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DN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肥大,电镜下可见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基底膜节段性增厚;R组大鼠尿蛋白较DN组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将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它们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的水平。结果SDM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1)。结论Lp(a)水平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加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维持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不变,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3个月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加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少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