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氧化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含不同剂量Hcy(50~1000μmol/L)的培养基培养VSMCs24h后,以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改变。结果随Hcy浓度增加,VSMCs内MDA的含量明显增加,SOD和CAT的活力也显著升高。Hcy明显促进了VSMCs的氧化。结论Hcy可直接诱导VSMCs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VSMCs,用不同浓度的AGEs(50、100、200、400 mg/L)干预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10-3,10-4,5×10-5,10-5,10-6mol/L)与200 mg/L AGEs共干预不同时间(12、24、48、72 h),MTT法测定VSMCs增殖。结果:50 mg/L AGEs干预72 h时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200 mg/L AGEs干预12 h即有增殖促进作用,24 h时作用最强,400 mg/L AGEs各时间点作用同200 mg/LAGEs组;10-3与10-4mol/L二甲双胍干预24 h抑制作用最强,持续到72 h,10-6mol/L抑制增殖作用降低,24 h起效,72 h时仍有作用。结论:AGE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VSMCs增殖;二甲双胍可抑制AGEs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高浓度胰淀素所致大鼠胰岛细胞活力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胰淀素(1、5、10 μmol/L)孵育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制备功能减退的细胞模型,再以不同浓度的NGF(50、100、200 μg/L)孵育高浓度胰淀素(10 μmol/L)作用过的胰岛细胞,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Y)还原能力和胰岛素的分泌能力.结果:高浓度胰淀素(10 μmol/L)作用后胰岛细胞对MTF还原能力以及基础糖(5 mmol/L)和高糖状态(16.7 mmol/L)下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模型制备成功.用不同浓度NGF孵育24h后,随着NGF剂量的增加,此受损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即24 h胰岛素分泌量)、高糖(16.7 mmo/L)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受损胰岛细胞对MTT还原能力亦逐步增强.结论:NGF可减轻高浓度胰淀素对胰岛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并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 10、30、100、300 μmol · L-1Hcy与HUVEC分别培养24、48、72 h后,用HPLC测定细胞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eNOS mRNA的表达,并分别测定细胞二甲基精氨酸二甲基氨基水解酶(DDAH)、eNOS的活力和NO的含量.结果 HUVEC经不同浓度Hcy分别处理24、48、72 h后,其细胞内ADMA聚积增多,DDAH活性和eNOS活力降低,NO生成减少,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只有100 μmol · L-1 Hcy与HUVEC作用72 h时,才引起eNOS mRNA表达的减少.结论 Hcy对内皮功能的损伤可能通过抑制DDAH活性,引起ADMA聚积,从而降低eNOS活力,导致NO生成减少.此外,eNOS mRNA表达的抑制也是Hcy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载脂蛋白(Apo)A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0.01、0.1、1.0、10.0、20.0 μmol/L的雌二醇(E2)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共同孵育24 h;选用10 μmol/L的E2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0、1、6、24、48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Apo A Ⅰ 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E2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内Apo A Ⅰ mRNA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10 μmol/L时表达最高,与空白组及0.01、0.1、1.0 μ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μmol/L时Apo A Ⅰ mRNA表达降低;时间刺激试验显示随刺激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中Apo A Ⅰ mRNA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刺激24 h后表达水平最高,48 h后下降.结论:E2可在转录水平调节Apo A Ⅰ基因表达,并呈现部分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赵海君  张园  高玲玲  高超  崔毓桂  刘嘉茵 《江苏医药》2012,38(19):2236-2239
目的 观察缺氧时滋养层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胎盘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株(BeWo细胞),二氯化钴(CoCl2)处理模拟化学缺氧.噻唑蓝法测定不同浓度(0、125、250、500μmol/L)CoCl2作用不同时相(6、12、24 h)后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25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不同时间(6、12、24 h)后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结果 125 μmol/L CoCl2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250μmol/L CoCl2作用时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P>0.05);500μmol/L CoCl2处理6、12、24 h后细胞活力均有明显下降(P<0.01).250 μmol/L CoCl2诱导构建滋养层细胞缺氧模型.250μmol/L CoCl2作用12、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增多(分别为0.24±0.13和0.31±0.01)(P<0.05或P<0.01).250 μmol/L CoCl2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滋养层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缺氧诱导滋养层细胞周期向G2/M期进展,增加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emic-doxazosin,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测定VSMCs的增殖活力,Giemsa’s染色观察VSMCs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在3~30μmol.L-1浓度范围,S-DOX、R-DOX和rac-DOX作用于VSMCs 96 h,均抑制大鼠胸主动脉VSMCs增殖活动;但是,S-DOX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R-DOX(P<0.05),与同浓度rac-DOX的抑制作用无差别。以30μmol.L-1浓度的药物处理VSMCs 48 h、72 h和96 h;S-DOX对主动脉VSMCs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28.67%、34.51%和56.89%,R-DOX为22.59%、26.66%和45.79%,rac-DOX为21.88%、32.84%和52.04%。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大鼠胸主动脉VSMCs 96 h,rac-DOX、S-DOX和R-DOX抑制VSMCs增殖达40%的浓度(IC40)分别为(12.1±2.6)、(10.2±1.3)和(20.9±2.2)μmol.L-1;R-DOX的IC40值大于rac-DOX和S-DOX(P<0.01)。S-DOX处理后,VSMCs出现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核边集等形态学改变。结论S-DOX和R-DOX对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化学结构的立体选择性,S-DOX的抗VSMCs增殖作用明显强于R-DOX。  相似文献   

8.
利福平、异烟肼合用与单用时的肝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烟肼(INH)与利福平(RFP)合用致肝毒性增加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心脏灌流法获取小鼠原代 肝细胞,将其常规培养72 h后,含INH(87.5 μmol/L)、RFP(48.6 μmol/L)、INH+RFP(87.5 μmol/L+48.6 μmol/L)培养液培养48 h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生长情况并计数.结果:INH与RFP合用后与INH单用时比较肝细胞计数减少(P<0.05.P<0.01).结论:RFP和INH合用后使INH肝毒性代谢物浓度增加,可能是其肝毒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烟肼(INH)与利福平(RFP)合用致肝毒性增加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心脏灌流法获取小鼠原代 肝细胞,将其常规培养72 h后,含INH(87.5 μmol/L)、RFP(48.6 μmol/L)、INH+RFP(87.5 μmol/L+48.6 μmol/L)培养液培养48 h后,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生长情况并计数.结果:INH与RFP合用后与INH单用时比较肝细胞计数减少(P<0.05.P<0.01).结论:RFP和INH合用后使INH肝毒性代谢物浓度增加,可能是其肝毒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皮酚与顺铂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G-6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4μmol/L)、丹皮酚组(50 mg/L)和低、中、高浓度联用组(50、100、200 mg/L丹皮酚+4μmol/L顺铂).采用CCK-8法检测经药物作用24、48、72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外丝裂霉素(MMC)联合塞来昔布对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分为MMC[0(对照组)、2、5、10、25、50μmol/L]组及其与塞来昔布(50μmol/L)混合组,每个浓度5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作用24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MMC(50μmol/L)组和混合[塞来昔布+MMC(50μmol/L)]组作用48h细胞中Bcl-2蛋白、作用24h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作用96h内VEGF蛋白浓度。结果:MMC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塞来昔布能明显增强MMC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MMC组和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Bcl-2蛋白、VEGF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后2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VEGF蛋白浓度随作用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协同增强MMC抑制T24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VEGFmRNA表达水平和抑制细胞分泌VEGF蛋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片,1个疗程1个月,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5.9±8.1)μmol/L和(17.8±7.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优于对照组的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片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且对冠心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建勋  华海婴  李瑞 《中国药房》2010,(45):4238-4239
目的:研究紫苏醇亚微乳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紫苏醇溶液为对照,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50、100、200、400、800μmol·L-1)紫苏醇亚微乳剂处理不同时间(24、48、72h)后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量(IC50)值,并设立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作用24h、浓度高于400μmol·L-1,48h、浓度高于100μmol·L-1,72h、浓度高于50μmol·L-1时均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P<0.05);后2组抑制作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对MCF-7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353.9、377.9μmol·L-1。结论:紫苏醇制成亚微乳剂后与其溶液比较,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和20、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作用48、72 h)、40、60、80μmol/LAs4S4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从4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凋亡,60μmol/L As4S4处理组细胞开始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s4S4处理组细胞中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减弱,Bax mRNA和蛋白表达随As4S4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As4S4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凝血酶诱导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作用,探讨其引起VSMCs增殖与NF—κB途径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以0.01、0.1、0.2、0.5、1.0、2.0U/mL的凝血酶与培养的VSMCs共孵育24h和用0.5U/mL凝血酶与VSMCs分别孵育1、2、6、12、24、48h:采用WST-1代谢活性和^3H—TdR掺入率测定VSMCs细胞增殖率;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基础状态下和0.5U/mL凝血酶干预的VSMCs中NF—κB的细胞内定位及其核中NF—κB的蛋白含量;以已知的AngⅡ和PDGF对VSMCs的增殖作用为阳性对照,研究NF-κB途径与凝血酶诱导的VSMCs增殖关系,100μmol/LPDTC(NF—κB特异性阻断剂)预处理后检测凝血酶引起VSMCs的增殖率。结果:浓度为0.2~2.0U/mL的凝血酶对VSMCs分别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和P〈0.01);但浓度为0.5~2.0U/mL的凝血酶作用24h对VSMCs的促增殖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U/mL凝血酶促VSMCs的增殖呈双峰样改变.1h和24h分别达峰值。基础状态下VSMCs的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凝血酶干预后VSMCs的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PDTC预处理明显抑制凝血酶促VSMCs增殖的作用(P〈0.01)。结论:浓度0.2~0.5U/mL范围内的凝血酶呈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培养SHR的VSMCs增殖:而且在时间上呈双峰样改变,提示凝血酶的促增殖作用存在延迟现象。凝血酶能够激活VSMCs的NF—κB,使其从细胞浆转位至细胞核。凝血酶引起VSMCs增殖与NF-κB途径有关联,NF—κB可能是V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16.
吴晶  贾忠  刘渊  贺殿  刘晓斌  郭庆欣 《中国药房》2013,(41):3864-3867
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1-(2-氯乙基).3.[2.(2-硝基苯氧)乙酰基]-1-亚硝基脲(CENPOANU)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考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宫颈癌细胞(HeLa)、小鼠红白血病细胞(MEL)、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251),CEN—POANU和卡莫司汀(BCNU)的半数抑菌浓度(IC。。);检测0、0.5、1.O、1.5、2.O、4.O倍IC。的CENPOANU作用24、36、48h后MCF.7的增殖抑制率,0、0.5、1.0、1.5、2.O、4.0倍IC50的CENPOANU、BCNU作用48h后MCF.7的增殖抑制率;测定0、10.5、14.O、28.Oramol/LCENPOANU对MCF-7的克隆形成率;观察14.0gmoFLCENPOANU作用O、24、48h后MCF-7的细胞形态变化和凋亡形态,以及作用48h后空白对照组和CENPOANtJ(14.0p.mol/L)组MCF-7的细胞周期分布、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A)。结果:在MCF.7、HeLa、MEL、U251上的ICmCENPOANU分别为(6.9±2.2)、(14.7±3.5)、(7.8±1.2)、(9.6±2.1)gm01/L,BCNU分别为(14.5±2.6)、(12.4±1.5)、(8.8±1.3)、(11.2±1.4)p.mol/L;CENPOANU对MCF一7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与BCNU比较,CENPOANU对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1)。CENPOANU能明显降低MCF-7的克隆形成率,且与浓度呈正相关(P〈0.05)。与作用0h比较,MCF.7随作用时间延长,可见体积缩小、空泡等凋亡细胞,且细胞数量减少,发生皱缩、脱落等,其中GJM、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空白对照组和CENPOANU组MCF-7的增殖指数分剐为92.05%、42.70%,A分别为(1.5±0.1)%、(13.1±1.3)%。结论:CENPOANU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G2/M、S进程干预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且体外抗肿瘤活性优于BCNU。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A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分别以浓度为0、1、2、4、8μmol/L的知母皂苷AⅢ作用24、48、72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程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8μmol/L知母皂苷AⅢ作用24、48、72 h可明显抑制HUVECs增殖,IC50分别为7.2、4.0、2.0μmol/L;随着知母皂苷AⅢ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HUVECs数目逐渐减少,细胞开始出现空泡、固缩现象;8μmol/L知母皂苷AⅢ作用于HUVECs,细胞凋亡率为(4.03±0.41)%。结论:知母皂苷AⅢ可明显抑制HUVECs的生长,并诱导部分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40、80、160μmol/L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反相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4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cl-2、C-myc mRNA的表达;处理48、72 h时40μmol/L槲皮素明显抑制Bcl-2、C-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鱼藤酮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存活率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以5×10^7/L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鱼藤酮0、1×10^-11、1×10^-10、1×10^-9、1×10^-8、1×10^-7、1×10^-6、1×10^-5 mol/L后0、6、12、24、48、72 h等测定细胞存活率。另以1×10^-8 mol/L鱼藤酮干预BV-2细胞48 h,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总巯基、超氧阴离子和NO含量并与未给予鱼藤酮干预的对照组比较。结果5×10^7/L BV-2细胞于0、6、12、24、48、72 h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035±0.001、0.132±0.006、0.334±0.017、1.073±0.044、2.272±0.172、0.776±0.032,可见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鱼藤酮(1×10^-6 mol/L )干预 BV-2细胞24、48、72 h 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63.4±10.1)%、(51.7±12.2)%、(33.9±11.2)%;鱼藤酮(1×10^-7 mol/L)干预BV-2细胞72 h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0.8±2.9)%。1×10^-8 mol/L 鱼藤酮干预48 h 后 BV-2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水平达(27.6±6.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5)μmol/L (t=-2.135, P=0.044)。结论鱼藤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但是超出此浓度范围时则可能导致小胶质细胞存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