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 :将 34名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前者服用二甲双胍 85 0 m g,bid,后者服用谷维素 10 m g,bid,治疗开始前及 3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参数及血压的变化。 结果 :治疗 3个月后试验组的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胰岛素敏感性参数及血压均有下降 (P<0 .0 5 ) ;试验组及对照组降压疗效有效率分别为 5 2 .9%、11.8%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 ,并可能通过此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T2DM)的传统治疗药物。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大型试验结果显示。其减重及改善胰岛索抵抗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其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使用多年的降糖药物,由于不良反应和乳酸酸中毒而限制了其应用,近年,随着大量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大规模的试验而重新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年以来一直以降低血糖为最终目标,直到近年众多内分泌专家和学者发现,糖尿病是一种以肥胖为中心的胰岛素抵抗,人们才开始关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电力中心医院2007年9月至2010年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36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35例,出现服药后腹胀7例,低血糖3例,头痛1例,踝部水肿2例,不良反应率为19.7%,总有效率46.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治疗,显著减轻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IR)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的发生、维持、预后和治疗密切相关。在高血压病伴IR的治疗中,更多地注重于降压时IR的影响,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高血压病氨氯地平降压及加用二甲双胍对IR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共24周,治疗前后比较测定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空腹血糖(FBG)、腰/臀比值(WHR)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24例闭经患者16例恢复月经周期,有排卵现象,有效率达66.7%。所有患者痤疮均明显改善,多毛的分布情况及程度无明显变化,WHR和BMI显著下降。血清T、FI、LH和LH/FSH比值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FBG基本没变化。结论 二甲双胍对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排卵及月经周期、降低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萍  韩潇  田怀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2):1790-1796
目的 系统评价二甲双胍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使用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以二甲双胍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相较于单用氨氯地平(对照组)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学分析,比较两组在降压、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方面的差异及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5个RCT,计1 3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联合氨氯地平较单独用氨氯地平更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RR=1.22,95%CI(1.14,1.29)],且联合用药组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水平[WMD=-0.42 mmol/L,95%CI(-0.69,-0.14)]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WMD=-0.11 mmol/L,95%CI(-1.81,-0.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0.22,95%CI(0.04,1.38)P=0.11]。结论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较单用氨氯地平能有效地降压、改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福辛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81位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40)与对照组(41)。对照组患者使用福辛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结果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在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方面,观察组明显的要比对照组低,对照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要比观察组低,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压的控制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好,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取福辛普利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治疗方式,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肥胖儿童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 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儿童8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调整饮食结构、 增强运动的生活方式指导, 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治疗1年。治疗前及治疗3、 6、 12个月时分别测量并计算各项临床指标, 比较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 二甲双胍治疗12个月后, 体质量指数 (BMI)、 腰围 (WC)、 腰臀比(WHR)、 腰身比 (WHtR) 均较治疗前下降。(2) 与治疗前相比, 6个月时各时间点空腹胰岛素 (FINS) 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至12个月时, FINS、 1 h-INS、 2 h-INS进一步降低 (均P<0.05)。(3) 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下降、 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 下降、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 减小, 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 (WBISI)升高 (均P<0.05), 治疗12个月时HOMA-IR继续降低, WBISI继续升高 (均P<0.05); 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 (ΔI30/ ΔG30)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调整饮食结构、 加强运动的基础上, 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儿童每天服用二甲双胍为期1年, 可减轻体质量,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长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的影响.方法111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A组,n=51)和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B组,n=60),疗程14个月.结果降压总有效率,A组较B组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无显著变化(P>0.05),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01),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显著下降.B组病人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无显著变化,ISI显著升高(P<0.05),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和血肌酐显著下降(P<0.05).二甲双胍联合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体重增加,降低IR,改善血糖代谢和肾功能.结论二甲双胍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组好的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盲终点评估的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阿米洛利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组),均服药12周,观察血压、降压达标率、有效率、不良反应,检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v PWV)、生化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阿米洛利组和替米沙坦组之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达标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侧PWV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替米沙坦组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均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替米沙坦组能更好的降低患者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8周,并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并观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0、ISI、F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ISI升高,D0及血流介导的FDM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长效制剂的降压效果、持续时间。方法120例符合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0mg,1次/d;氨氯地平5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4周为1疗程,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3组病例服药后血压均显著下降,非洛地平缓释片组由治疗前的(21.4±1.64)/(13.29±0.69)kPa下降到(19.8±1.32)/(11.45±0.59)kPa;氨氯地平片组由治疗前的(22.85±1.54)/(13.9±1.34)kPa下降至(18.4±0.65)/(10.4±0.85)kPa;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治疗前的(22.75±1.53)/(13.87±1.36)kPa下降至(18.3±0.79)/(10.8±0.79)kPa。结论从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通过4周治疗后血压下降平稳,且能在24h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无“突释”现象所致的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增快等副反应,也无“延迟释放”现象造成血压骤升,是理想降压药。  相似文献   

14.
郎群峰 《海峡药学》2009,21(5):112-114
目的研究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诊室血压测定方法。考察62例高血压患者经国产苯磺酸氨氟地平治疗4周前后24h血压、白昼及夜阀平均血压等的变化,并计算谷峰比值。结果治疗4周后.CBP、24h、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均显著降低。总有效率为89.5%。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h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分别为77.23%和72.36%。结论每日1次口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可维持24h平穗降压。  相似文献   

15.
陈佳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33-3435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干预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颈动脉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检测颈动脉有斑块面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为(138.51±12.90)mmHg和(147.62±13.45)mmHg,均低于治疗前(t=12.67、10.35,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7.8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分别为(90.17±4.30)mmHg和(93.63±6.26)mmHg,均低于治疗前(t=9.86、11.0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 =5.1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IMT 分别为(0.73±0.34)mm和(0.85±0.39)mm,均低于治疗前(t=6.60、6.2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分别为(12.02±1.45) mm^2和(13.52±1.86) mm^2,均低于治疗前(t=8.13、8.5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6.2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Alb、TC和LDL-C均低于治疗前(t=7.65、8.01、6.08、6.44、5.94、6.02,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86、5.37、5.6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后降压效果及高血压症状改变。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0.05和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优势明显,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降压调脂汤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98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9.15±8.9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58.69±8.73)岁。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压调脂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脂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96%(48/49)比77.55%(38/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6 1,P=0.002 1)。两组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742 6、7.727 3、4.953 2,均P<0.000 1)。两组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293 5、4.725 3、5.673 4,均P<0.000 1);两组治疗12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250 3,P<0.000 1)。结论 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中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情况,值得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2%vs 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血脂〔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G、LDL、TC、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LDL、T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