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英菊  刘晶  王亚芬 《吉林医学》2007,28(6):839-840
急救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急诊抢救护理工作质量历来是衡量每所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急诊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急、危、重症患者多,突发事件多,大型抢救多,病种多.护士相对紧张,工作繁忙、责任重大,工作压力大等,而急诊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产生负性心理相对明显.现今人们日益关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心身疾病,如心身耗竭综合征、疲惫感、焦虑等[1,2].以往我们常常研究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涉及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以下是本人从事十余年急诊工作以来对急诊科护士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素质提高措施的探讨,可有效地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刘亚碧 《重庆医学》2006,35(6):571-572
危重患者抢救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急救护理则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素。它贯穿于患者抢救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成功与失败。危重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有未知因素的高风险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不断提高,在急诊抢救中对护士的要求也更新更高。在急诊抢救中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培养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选择标准,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也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措施也不尽相同,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能和各种抢救流程,因此,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首先护士要热爱急诊工作,并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及健康的身体,细心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团结合作精神,规范性培训和应急能力训练。急诊科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与减少伤员的伤残率。要使急诊医学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护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论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19-2920
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首先护士要热爱急诊工作,并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及健康的身体,细心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团结合作精神,规范性培训和应急能力训练。急诊科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与减少伤员的伤残率。要使急诊医学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护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做任何工作都应当具备做好该项工作的良好素质。做为一名护士,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对象,是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所以.更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所谓护士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急诊观察室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以及应急处理的重要场所,急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护理技术,还要成为适应急诊各个岗位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多方位的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依赖于每个护士综合素质的集成,高效的运作管理和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的使命,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对于急诊护士来说更为重要。急诊护理服务更应是高尚医德、精湛技术和周到服务的综合。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多变、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少是其特点。对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急救能力;另一方面护士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急诊患者在就诊时常常由于心理作用夸大了急诊就诊时间,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患者出现恐惧、急躁、敏感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急”字尤为突出,必须争分夺秒地做好抢救、治疗、观察等护理工作。所以,急诊科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 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主动的角色11 锻炼稳定的心理素质。现代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抢救?..  相似文献   

10.
郝璐  孙静  杨喜忠 《医学争鸣》2005,26(Z1):50-50
0引言 急诊工作肩负院前、院内抢救、留观患者、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繁重任务,医护人员超负荷劳动,精神压力大,护理队伍年轻,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时刻受到威胁,患者及家属对突发疾病或意外缺乏思想准备等,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针对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及时清除,保证急诊特殊医疗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宋桂芹  侯艳华  史艳敏  裴锐 《吉林医学》2009,30(24):3266-3267
随着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深入推广,对护士的学历层次、数量、护理工作的范围、内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诊急诊患者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如急诊患者急于了解病情而易焦躁不安,需要护士以人文关怀满足其心理要求,因此要求急诊护士在医疗护理知识、医德、医风、业务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余中华 《当代医学》2009,15(15):136-137
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大。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危重患者抢救是急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急救护理则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素。它贯穿于患者抢救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成功与失败。危重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有未知因素的高风险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不断提高,在急诊抢救中对护士的要求也更新更高。护理抢救行为绝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随时可发生病情变化,要求护士思维敏捷,对  相似文献   

14.
护士素质是指在一般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性,对护理工作提出的特殊素质要求。在当代新形式下,急诊护士担当抢救重、危、急病人的重任,要求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以及高度的法律意识。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和要求.才能适应急诊工作的要求,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急诊急救中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纯洁 《华夏医学》2007,20(5):965-966
急诊医学是一个跨多种专业的学科,它具有紧急性、综合性、协作性。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医务人员人身也会遇到风险。现总结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1急诊护理常见风险的种类1.1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急诊护士是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一线服务者,护理人员的素质或数量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护理风险[1]…  相似文献   

16.
唐忠银 《华夏医学》2006,19(5):970-971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抢救危重患者重要的场所。作为急诊室护士,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娴熟急救技能,更需要具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急诊室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的特点,更好地应对前来就诊的每位患者。近年来,我院急诊护士流动性大,心理状态相对不稳定,造成急诊队伍的紧张,笔者就造成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缓解作粗浅的探讨。1造成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1.1急诊室工作特点1.1.1患者特点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复杂,牵涉的范围广、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和家属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对外界事物及…  相似文献   

17.
龙冬宁  唐艳辉李凡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07-1107,1106
目的提高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护士接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里需求。结果本研究组156例患者,经医护人员准确、迅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急诊抢救成活率为96.15%。结论抢救患者成功率与医护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抢救技能及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8.
急诊是医院的门户,急诊护士是急救医疗的重要力量,是检查和抢救危重病员的重要成员之一。急诊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急救工作的质量,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急救伤病员的救治对急诊护士是一种考验,要求其具有担当多重角色及在角色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急救医学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各地均已积极开展危重急救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为了使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由被动的配合,转化为完善、全面、主动地工作配合,提高抢救的准确性,综合体现其知识,能力,道德水准。作为急诊手术室护士应做好如下工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一、急诊手术室护士素质: 1.基本素质:急诊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抢救意识。抢救意识是指对抢救分秒必争的时间概念。只有具备  相似文献   

20.
翁桂凤 《吉林医学》2012,33(9):2011-2012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各种急救器材及急救程序,加强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使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结果:急诊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入院至抢救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P<0.01),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认可率达94%。结论:注重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