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42例,14例予常规治疗,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0.4mL。1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巴曲酶。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进行临床评分,据其差值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差值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降纤和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安全有效,降纤治疗效果优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与足量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68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4. 5 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0. 6 mg/kg)和足量组(0. 9mg/kg),各3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NIHSS评分、MRS评分、脑出血情况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都呈较好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7 d及治疗后30 d NI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治疗90 d后,两组患者MRS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溶栓后足量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 0. 05);纤维蛋白原(Fib)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明显(P 0. 05);与低剂量组比较,溶栓后足量组PT上升明显(P 0. 05)、Fib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两组患者溶栓后脑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足量组患者发生皮肤黏膜出血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足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比较,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伴心房颤动的前循环脑梗死梗死,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朱常勤 《临床医学》2010,30(12):61-6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与尿激酶分组静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及脑梗死患者53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20分,发病时间1~5 h,无溶栓禁忌证。按起病时间分为两组:rt-PA50 mg(0.6~0.8 mg/kg)组(A组)和UK150万U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1 d、7 d、21 d的NIHSS评分改善率(≥4分)及颅内出血率、病死率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21 d NIHSS评分改善率(68.8%)明显优于B组(57.1%);A组发生颅内出血的比例为3.1%,B组发生颅内出血的比例为4.8%;B组病死率(14.3%)略高于A组(9.4%)。rt-PA组治愈率为46.9%,显效率为68.8%,无效率为31.2%;UK组治愈率为38.0%,显效率为57.1%,无效率为42.9%。结论 rt-PA与尿激酶分组静脉溶栓治疗6 h内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ACI)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4. 5 h内于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常规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 BI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P 0. 05)。观察组治疗14 d的总有效率90. 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 50%(31/40)(P 0. 05);观察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血管再闭塞1例,对照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血管再闭塞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不全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 00%(6/40)(P 0. 05)。结论 ACI患者发病4. 5 h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时段介入溶栓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7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将入选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发病时间3h)与对照组(发病时间为3~6h)各36例。均采取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24h、治疗后7d患者评分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cy、BNP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d,两组Hcy、BNP水平均显著改善,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发病3h以内患者相比于发病3~6h的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更好,起效快,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更显著,病死率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2018年8月31日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差异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干预组遵从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院前延迟时间、预后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满意度,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院前延迟时间2 h的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而院前延迟时间 5 h的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病情稳定出院率、转入专科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 0. 05),48 h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4 d,干预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未使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及意识障碍(P 0. 05)。结论: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可显著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院前延迟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3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梗死,随机分成UK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UK组UK150万U30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不用UK,其余两组治疗相同。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UK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84%(P〈0.05);UK组基本痊愈率为60.7%,与对照组基本痊愈率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皮肤、粘膜出血,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UK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段应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急性脑梗死 2 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应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 ,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MRA)检查确诊 ,按病程分为Ⅰ组 12例 (病程≤ 6小时 ) ,Ⅱ组 14例 (病程 7~ 2 4小时 ) ;两组接受降纤酶治疗 ;治疗后行MRA检查。结果 对两组间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出血转化率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DWI与MRA检查提供切实可行的影像学资料情况下 ,降纤治疗时间窗可以延至 6小时以后 ,仍能取得较高血管再通率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1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用药时间窗及安全性。方法:将21例病人按发病至静滴尿激酶时间分为0-6h组和6-24h组,两组病人均予以尿激酶30-50万U静脉滴注,连续3d,继之20万U静脉滴注,连续5d。结果:0-6h内组溶栓效果100%,6-24h组溶栓效果75%,未见并发脑出血,仅有2例皮肤粘膜出血,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其疗效与用药时间窗,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无房颤患者40例为对照组。2组均在发病4.5 h内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后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治疗后24 h、2周、1月的NIHSS评分和治疗1、3月后的m RS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2周、1月时NIHSS评分和治疗1月后的m 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PA能有效治疗发病4.5 h内的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2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为76.7%;对照组治愈37例,治愈率为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疗效好、作用强、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刘慧华 《临床荟萃》2005,20(5):267-270
目的研究巴曲酶在不同时间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50例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A组各25例;62例发病12~18小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B组和对照B组各31例。以上各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20ml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巴曲酶10U、5U、5U均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分3天予以静脉注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患者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巴曲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电图、BAEP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且12小时内使用巴曲酶者较12~48小时使用者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巴曲酶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脑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尽早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金纳多联合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在发病<6 h内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快速滴注,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金纳多87.5 mg/日,连续6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 h、6 h、24 h、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 vs.15%,P<0.01),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的ADL评分的低于对照组(23.0 vs.32.8,P<0.01).结论:金纳多可增强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川芎嗪进行治疗,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应用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第7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第14d疗效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达62.50%(30/48),对照组显效率45.83%(22/48),两组间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用法舒地尔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CT灌注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31例发病6~22 h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别于发病第1天,第7~21天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治疗后病变区血流量、血容量较治疗前均增加(t=4.57,P<0.01;t=3.81,P<0.01);达峰时间较治疗前缩短(t=3.6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提示早期干预具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h内的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两周(14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d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21d后治疗组、对照组CSS、AD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3例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37例 )、对照组 (36例 ) ;治疗组用速避凝0.4ML脐周皮下注射 ,1次/12h、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 ,1次/d ,两组治疗均为14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粘度。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9.46%、有效率86.49% ;对照组显效率36.11%、有效率63.8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2%)高于对照组(78.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与对照组(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6例和对照组 35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每次 5BU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14天。结果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病 2 4小时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 2 4小时后用药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和对照组(20例,发病至给药时间在3.0~4.5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RS、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RS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发病至给药时间<3.0 h时间窗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