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89例和75例。均按30mg/kg的剂量,顿服,治后3个月与6个月粪孵阴转率分别为84.3%、86.5%与71.6%、72.9%;累积阴转率分别为73.5%与60.2%。二组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左旋吡喹酮组的无反应率(70.4%)与吡喹酮组(69.1%)比较则无差异(p>0.05)。该两药毒副反应均轻而短暂,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治疗前与治后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血、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左旋吡喹酮单剂疗法的疗效优于吡喹酮。我们认为左旋吡喹酮可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规模普治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按总剂量40mg/kg顿服,一次冲击疗法治疗52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服药后3~6个月粪检累计阴转率为92.3%。40mg/kg顿服的29例患者血药峰值为2.46±0.22μg/ml,35mg/kg顿服31例患者的血药峰值为1.66±0.10μg/ml。实验动物单剂量吡喹酮40mg/kg组的雌虫减少率为95.12%。根据临床和动物实验建议吡喹酮剂量可改为40mg/kg顿服,使用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患247例进行24年之久第8次追踪调查,以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和吡喹酮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对247例患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肝肾功能、乙肝三系、丙肝抗体、血吸虫免疫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同时作B超检测。结果:247例中脾脏较前增大43例(17.41%);丙肝抗体均为阴性,而乙肝三系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1例,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8例;血吸虫免疫测定中环卵沉淀试验复查均为阴性,而间接血凝阳性12例(4.8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38例(15.38%),2项均为阳性12例(4.86%)。另外对162例患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测定中,有121例(74.69%)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而体力恢复尚可。结论:247例中有124例患在治疗后24年间生育142胎,均未发现畸胎及其他异常情况,体力恢复尚可。说明该药物安全有效。但治后仍可见部分病例有脾肿大、肝纤维化指标不同程度增高,血吸虫免疫测定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等,提示血吸虫性肝病虽经杀虫治疗后其肝纤维化仍可继续发展,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三年多来,我们用吡喹酮治疗各期日本血吸虫病1530例。其中,男819例,女711例;慢性血吸虫病(简称慢血)1443例,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87例;伴各系统夹杂病症者155例(包括精神或癫痫病史者14例,脑型血吸虫病3例,老慢支或结核病59例,心血管疾病20例,治前原有各种原因引起心早搏者  相似文献   

6.
7.
由感染日本血吸虫兔肝取新鲜纯卵,在体外用0.01~100μg/ml浓度的吡喹酮于4℃处理30~120min后,于无药清水中进行毛蚴孵化试验,结果表明:(1)毛蚴孵化,0.01μg/ml处理30~120min的虫卵不被抑制,0.1μg/ml处理120min和1μg/ml处理30min的虫卵显部分抑制,而10μg/ml处理60min和100μg/ml处理30min的虫卵呈完全抑制;(2)沉渣镜检,孵化未被抑制和未被完全抑制的各药物处理组及对照组,其孵化后的空壳率明显增多;而孵化被完全抑制的各药物处理组的空壳率在孵化前后无显著差别。说明吡喹酮对虫卵毛蚴孵化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Praziquantel;Pyquiton;Biltricide;EMBAY-8440)是一种抗血吸虫新药。其化学名称为2-环已甲酰-1,3,4,6,7,11b-六氢吡嗪并[2,1-a]-异喹啉-4酮。该药于1975年由西德合成,国内于1977年研制成功。吡喹酮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抗血吸虫药,自1918年以来在合成30万个化合物中,是最能符合以下四条理想抗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吡喹酮 (praziquantel)治疗后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血清中Ca2 + 、Na+ 等浓度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 4周后 ,经吡喹酮治疗 ,检测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中Ca2 + 、Na+ 、K+ 、Cl-浓度的变化。结果 :喂药后 2h血清Ca2 + 明显下降 ,2周后才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的浓度 ;血清Na+ 也下降 ,2周后才基本恢复用药前的水平。结论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经吡喹酮治疗后 ,血清Ca2 + 和Na+ 浓度低于喂药前的对照组 ,可考虑适当补充Ca2 + 和Na+ 制剂 ,防止血清低Ca2 + 、Na+ 对机体的损害 ,以提高吡喹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吡喹酮(Praziquantel;Pyquiton;Biltricide;EMBAY-8440)是一种抗血吸虫新药。其化学名称为2-环已甲酰-1,3,4,6,7,11b-六氢吡嗪并[2,1-a]-异喹啉-4酮。该药于1975年由西德合成,国内于1977年研制成功。吡喹酮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抗血吸虫药,自1918年以来在合成30万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乙胺碘呋酮治疗小儿心律失常134例,近期疗效肯定,远期效果也较满意。76例随访2~10年的结果表明,心律复常率为82.9%。心脏副作用以 T 波改变(13.4%)、传导阻滞(10.4%)及心动过缓(9.0%)为主。心外副作用以角膜微粒沉着(7.7%)及药疹(6.0%)为多见。多在停药后1个月左右消失。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有效的治疗,我们对我院1983~1989年收治的此种患者358例的痰菌培养及药敏、抗生素的应用与疗效进行了分析.131例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者42例(32.1%),球菌(55.4%)多于杆菌(34.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而链球菌则相反。临床应用之显效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为72.5%,头孢氧哌唑为71.4%,红霉素+氯霉素为64.3%,青霉素+链霉素为62.1%.  相似文献   

13.
介入栓塞术和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颌面部血管瘤非手术治疗新途径,采用介入栓塞术和平阳霉素腔内注射法治疗3例海绵状血管瘤和2例蔓状血管瘤,结果表明:该法可延缓药物吸收时间,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加快瘤体纤维化和吸收过程。同时讨论介入导管和栓塞剂选择等问题,介绍介入法+腔内注药的优点,提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蔓状血管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镜直视下清创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245例消化性溃疡中治疗组125例(胃溃疡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7例),对照组120例(胃溃疡56例,十二指肠球溃64例)。治疗组在胃镜直视下用细胞刷反复拉刷溃疡创面,直到创面坏死苔清除干净,其后服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结果:2周后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为71%,其中胃溃疡为68%,十二指肠球溃75%,对照组愈合率56%(胃溃疡49%,十二指肠球溃58%)。1个月后治疗组愈合率为96%(胃溃疡94%,十二指肠球溃98.2%),对照组为85%(胃溃疡72%,十二指肠球溃91%)。治疗组的2周及1月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溃疡清创后愈合率明显优于十二指肠球溃。结论:胃镜直视下清创能加速溃疡愈合,对胃溃疡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1978~1984年,在湖北省五峰县渔关区宫颈癌普查中,发现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188例,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随访4~10年。结果发现治疗组与未治疗组转癌率分别为1.0%、6.6%;转常率分别为71.1%,28.6%,平均转癌时间为36个月。未治疗组癌变率和转常率明显高于(P<0.05)和低于(P<0.01)治疗组。表明治疗宫颈非典型增生,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向癌发展,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儿童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1例儿童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综合征。结合文献复习,重点讨论其发病机理与解剖关系,诊疗中的注意问题。认为对此损伤应引起足够重视,以免延误诊治,导致脊髓损伤的迟发与复发,造成无可弥补的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音频电疗机、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照射及两者同时使用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2.88%、39.28%和76.5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同时使用和音频电、二氧化碳激光分开使用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和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开使用。  相似文献   

18.
15例危重型 EHF 患者,少尿期平均持续4.8天,此期间,肾功能损害严重,内环境极度紊乱,BUN 显著升高,血肌酐为正常值的9倍多,电解质表现为一高三低(高钾、低钠、低氯、低钙)。严重酸中毒,止血与凝血功能严重障碍,绝大多数患者合并 DIC,凝血因子减少,纤溶活性亢进(BPC 减少、PT 延长、PLG、AT-Ⅲ、PREK 减少),肝功能普遍受损,GPT 及 GOT 升高,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以上诸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我院1956~1987年收治的313例自发性气胸.其中男性282例,女性31例,男:女约为9:1;20~40岁多见共172例(55.0%);肺部基础疾病以肺结核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多见;诱发因素有剧烈活动和咳嗽等;主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简约地讨论了自发性气胸发生的有关因素和诊断,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左心衰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6例败血症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治疗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发生率高,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对败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以及预后估计均有帮助。根据临床表现,我们分别给予静脉滴注新鲜血、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等治疗,均获得较为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