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2型DM合并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组(治疗组,n=33)和单用依那普利组(对照组,n=32),疗程均为2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5.6%,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FBI、Alb、Scr、BUN等均降低,IS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DM合并EH更加合理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保护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缬沙坦40~80 mg/d +苯那普利5 mg/d)、B组(缬沙坦组,80 mg/d)、C组(苯那普利组,5~10 mg/d),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血清钾(K+)指标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各组MAP、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A组24 h微量白蛋白尿显著下降(P<0.01),B、C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以A组24 h微量白蛋白降低最为明显(P<0.05);其他各生化指标HbA1c、UA、K+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患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用三七总皂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早期DKD随机分为缬沙坦对照组(30例)和缬沙坦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组(30例).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C反应蛋白(CRP)、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FBG)、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缬沙坦联用三七总皂苷有利于延缓早期DKD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肾功能指标[尿微量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蛋白、Scr、BUN、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宏生 《吉林医学》2013,(27):5620-5620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将5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且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加缬沙坦治疗,疗程24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mALB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控制良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减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mALB水平,改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期间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在血压、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每天口服福辛普利10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40单位肌注,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均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Scr、BUN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方法将我院近一年接收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计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尿蛋白、BUN、尿微量蛋白排泄率、Scr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在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控制患者血压,并对肾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临床需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20例患者给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B组20例患者给与口服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C组22例患者给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的时间。结果:治疗6个月之后,三组患者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和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钾(K+)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和24小时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显著低于A组和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延缓肾病发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1例)和厄贝沙坦组(42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厄贝沙坦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肾功能指标,如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清肌酐(SCr)的差异。结果:厄贝沙坦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肾功能指标(BUN、UAER、m Alb及SCr)无差异;治疗后,厄贝沙坦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肾功能指标(BUN、UAER、m Alb及SCr)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结论: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降压、降低尿蛋白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38例)、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40例),服药3个月后,观察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3组降压效果均明显,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用药组尤其显著(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所下降,且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依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血压,且依那普利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显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15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FBG、UAER、BUN和Scr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FBG、UAER、BUN和Scr的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心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 23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41例,缬沙坦组41例,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组(联合组)41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SBP、DBP、UAER值显著低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和缬沙坦组.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单独用药,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尉氏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DBP、SBP)、肾功能(SCr、UAE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ALD、CRP等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时联合使用缬沙坦及吲达帕胺治疗对尿微白蛋白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8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联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尿微白蛋白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29/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尿蛋白排除率(UAER)和血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缬沙坦及吲达帕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以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林 《安徽医学》2012,33(3):334-335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照组应用缬沙坦,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UAER水平分别为(78.35±20.41)μg/min、(50.31±19.62)μg/min,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UA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可以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9)与对照组(n=49),两组均给予胰岛素干预治疗以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除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外的降压药,干预组则在胰岛素干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治疗,两组1个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压(BP)、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2 hP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24 h尿蛋白总量.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2 hPBG)、血压(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 h尿蛋白总量、血肌酐(Scr)均有下降;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 h尿蛋白总量、血肌酐(Scr)下降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干预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能够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索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1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缬沙坦组2组。常规组行常规治疗;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指标:(1)总有效率;(2)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改善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值、BUN、Scr、24小时尿蛋白改善值的差异。结果跟常规组比较,(1)缬沙坦组总有效率更高,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2)缬沙坦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值、BUN、Scr、24小时尿蛋白改善值更高,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血糖水平和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口服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连续用药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的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UAER、Scr、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UAER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BUN和Scr下降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缬沙坦胶囊(代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代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给予缬沙坦胶囊(代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