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房颤合并长R-R间期(>1.5 s)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DCG对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DCG记录到的186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分为睡眠相关组和睡眠无关组,分析平均心室率、长R-R间期昼夜发生频度及伴随症状。结果睡眠无关组患者睡眠及非睡眠时平均心室率均小于睡眠相关组;睡眠无关组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睡眠相关组患者长间歇时不伴黑矇或晕厥,而睡眠无关组患者长间歇时有22例出现黑矇或晕厥,均发生在清醒状态时。结论分析房颤患者DCG长R-R间期发生的频度、时间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生理性或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
随着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不论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出现≥1.5s的R-R间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多见于病程较久的慢性心房颤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心房颤动时出现的长间期看作是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并制定标准如下(1):1.连续数10个f波未下传心室,重复3次以上。2.平均心室率<50bmp。3.R—R≥1.5s且出现3次以上。4.交界区或室性逸搏出现3次以上者。符合条件越多诊断的可靠性就越大。近几年国内纷纷发表论文指出单凭心房颤动时出现的长间期来诊断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是极不严谨的,因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颤合并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房颤合并≥2.0s长RR间期患者共80例,采用B19000TL动态心电记录器记录患者连续P4h的长RR间期,且记录患者连续24h的生活日记。把房颤合并长RR间期患者分为睡眠相关组与睡眠无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长RR间期、逸搏心律和临床表现等。结果80例持续性房颤中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长RR间期只发生于睡眠时60例(睡眠相关组),而长矾间期清醒活动时也发生20例(睡眠无关组)。睡眠相关组患者在睡眠和非睡眠时的平均心室率均明显高于睡眠无关组(P〈0.05)。睡眠相关组无1例出现黑矇或晕厥,而睡眠无关组出现黑矇或晕厥9例。两组患者的黑嚎或晕厥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长RR间期患者不应轻易诊断为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长RR间期请结合临床”来表述,并由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长RR≥2000ms者结合其日常生活日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出现长RR的状况如下:①长RR间期可出现在房颤伴长RR33例,窦性停搏15例,窦房传导阻滞12例,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Ⅰ度、Ⅱ度、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早搏后长代偿8例;②最长RR可达8.68s;③长RR间期多见于夜间睡眠期(0:00~5:00)及白天休息期(12:00~14:00),活动及清醒期比较少见;④长RR﹥3000ms时患者会出现黑曚、晕厥甚至抽搐。结论动态心电图长RR分析对于减少临床上心源性猝死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动态心电图长R-R间隔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128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 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 128例老年心房颤动中发生长R-R间隔≥2.0s共23 685次,最长R-R间隔为5.32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最短1年,最长11年,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老年心房颤动如伴长R-R间隔<5.0s, 且出现在夜间;临床证实无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不大;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追随观察,不必急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6.
128例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动态心电图长R-R间隔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128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128例老年心房颤动中发生长R-R间隔≥2.0s共23685次,最长R-R间隔为5.32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最短1年,最长11年,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老年心房颤动如伴长R-R间隔<5.0s,且出现在夜间;临床证实无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不大;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追随观察,不必急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中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58例动态心电图房颤伴长R—R间期:睡眠相关性,38例(占65%)为A组;睡眠无关性,20例(占35%)为B组。并分析房颤伴长R—R间期患者的24h平均心率、逸搏出现的频度及伴随症状。结果结果A组长间歇的出现与睡眠相关高于B组(P〈0.05),A组平均心率高于B组(P〈0.05),B组逸搏出现的频度明显高于A组(P〈0.01)。A组患者长间歇时仅有1例头昏和黑噱,B组患者长间歇时有12例出现头晕、黑嚎或晕厥,均发生在清醒活动时。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长短、睡眠相关性、24h平均心率、逸搏出现的频率以及不同的病因,对于指导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RR间期〉1.5秒)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 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54例阵发性房颤合并长RR间期患者,依据患者当天的生活日志进行分析,把长RR间期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睡眠相关组(Ⅰ组)和非睡眠相关组(Ⅱ组).结果 分析54例患者相关资料,Ⅰ组38人,Ⅱ组16人,Ⅱ组发生长RR间期〉0.20秒人数明显高Ⅰ组(P〈0.01),且Ⅱ组人均出现长RR间期〉1.5秒次数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与睡眠无关时,应考虑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终止时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86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86例老年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长R-R间歇≥2.0s共1509次,最长R-R间歇为5.60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最短1年,最长15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心室长R-R间歇<4.0s者,且出现在夜间;也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终止时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86例老年患者多年记录的24h Holter报告追踪调查分析.结果 86例老年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长R-R间歇≥2.0s共1 509次,最长R-R间歇为5.60s.患者记录中均无自觉症状.临床追随最短1年,最长15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时发生心室长R-R间歇<4.0s者,且出现在夜间;也无头晕、黑蒙、晕厥等症状,则允许临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BV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基因变异,以实现自身生存的目的。基因变异赋予HBV自身某些生物学特征的同时,也给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和防治等方面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HBV不同基因区段变异的频率和类型不同,其临床意义也不同。本文就HBV基因变异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唾液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 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的证据,文中就唾液HBV DNA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何顺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70-472
目的 了解真菌诱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临床意义,为制定有效防治医院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8例真菌诱发医院感染进行检验诊断,分析其病原菌种类、原发疾病、所用药物以及抗真菌治疗预后.结果 真菌诱发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总病例数的11.43%;患者平均年龄(62.71±7.56)岁,年龄分布表明年龄较大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易受到医院真菌感染的侵袭;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占42.86%;患者的送检标本分离出真菌54株,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8.52%;患者先前均使用过较大剂量的广谱高效抗菌药物,39.29%患者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7.14%患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患者经确诊后均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均得到治愈.结论 临床诊治中应合理用药,预防真菌诱发医院感染,并加强真菌感染的检验,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型肝炎(HBV)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了解该地区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通过荧光探针识别基因型特异性序列,采集分析荧光信号确定病毒基因型,并分别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结果 53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60.2%,其次为B型占31.6%,B、C混合型占6.0%,未分型占2.3%例;C基因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41±1.15)lg拷贝/ml和91.3%,明显高于B型(5.88±1.30)lg拷贝/ml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基因型患者的ALT(130.16±197.19)U/L高于B基因型(125.6±145.02)U/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B基因型高,C基因型对肝脏损害较B基因型重,并与HBV载量及HBeAg系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法检测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75例卵巢上皮性癌、40名健康妇女血清TK1浓度。结果41.33%(31/75)宫颈癌患者患者血清TK1为阳性,平均浓度为(2.99±1.09)pM,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或健康对照组(P〈0.05);宫颈癌患者TK1浓度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Ⅲ-Ⅳ患者的血清浓度出率高于I、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颈癌患者血清TK1浓度为(1.09±0.31)pM,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TK1浓度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的评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beta1表达与Treg浸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213例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TGF-β和Foxp3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TGF-β低表达组92例,高表达组121例,高表达阳性率为56.81%;癌旁组织中TGF-β低表达组44例,高表达组169例,高表达阳性率为79.34%,癌组织和癌旁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肝癌组织中Foxp3细胞平均密度为2.76个/HP,癌旁极少见或未见.肝癌组织中TGF-β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221,P=0.027).肝癌组织中TGF-β和Foxp3表达在患者血浆AFP浓度高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P=0.017 6, 0.028 1).结论 TGF-β在肝癌瘤旁组织较之肝癌组织表达更为明显,而Treg侵润则与之不相符,在肝癌组织中TGF-β的表达,与肿瘤局部组织中的Treg侵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临床特征相关联可见患者血清AFP水平与TGF-β及Foxp3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