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加工方法对湖北大别山地区茅苍术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不同的加工方法对湖北大别山地区茅苍术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的影响.方法:提取茅苍术挥发油测定其含量,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学成分。结果:茅苍术产地加工过程中,挥发油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降低,60℃以上苍术粉末的外观性状发生改变,但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不发生改变。结论:苍术在产地加工中,应以晒干为主,烘干温度应该控制在45℃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毛丁白头翁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毛丁白头翁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毛丁白头翁挥发油中鉴定出38个组分。  相似文献   

3.
肉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福建宁德及云南山县产肉桂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2种肉桂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福建宁德产肉桂共鉴定了3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以上;云南山县产肉桂共鉴定了4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2%以上。本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
鸡蛋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var acutifolia Bailey)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分离出34个峰,从中鉴定了22种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论:鸡蛋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β-芳香醇(20.67%)、顺-香叶醇(16.19%)和反-苦橙油醇(14.06%)。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桐科植物海桐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5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45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大根香叶烯D(29.36%)、2-异丙烯-1,3,5-三甲苯(16.54%)及β-蒎烯(5.81%)。结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海桐挥发油的化学组分,为海桐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维药香青兰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香青兰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按《中国药典》要求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香青兰的挥发油,用GC-MS法分离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朵: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柠檬醛(顺式及反式)含量较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为31.43%,其次为棕榈酸(16.48%)及香叶醇乙酸酯(9.02%),提示其可以作为制备柠檬香系香料的重要原料。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苦瓜果肉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苦瓜果肉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苦果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分析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分析鉴定了挥发油中主要的8种成分。结论:苦瓜果肉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黔产野生姜味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6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15种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5.21%。结论黔产野生姜味草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香叶醛和橙花醛及其醇和酯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云威灵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威灵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方法对云威灵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云威灵挥发油中鉴定出3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02%,主要成分为丁酸百里香酚酯、百里香酚和戊酸百里香酚酯等。  相似文献   

10.
桔梗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仪对桔梗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分离出75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1种,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7.06%,其中有44.495%为不饱和化合物,占被鉴定为发油含量的77.98%。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千针万线草中牡荆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产地千针万线草中牡荆素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乙腈-0.5%甲酸(20:80)为流动相,340nm为检测波长。结果:千针万线草中牡荆素与其他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不同产地的千针万线草中牡荆素的含量差异较大。牡荆素在0.00375mg/mL~0.12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6%;RSD=1.91%.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素的含量,具有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千针万线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千针万线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实验法,以原药材中的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甲醇浓度(%)、甲醇用量(倍)、提取时间(h)、提取次数(次)、提取温度(℃)5个因素对醇提工艺的影响,最终确定千针万线草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甲醇13倍量提取2h,共提取3次,提取温度80℃。结论:首次进行了千针万线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3.
透骨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透骨香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透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52%.结论:透骨香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74.18%)、十六烷(1.59%)、十五烷(1.38%)、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1.09%)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苗药土一枝蒿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72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组分峰面积的97.24%,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β-倍半水芹烯(40.227%)、(Z, E)-α-大根叶烯(12.853%)、E -β-法尼烯(11.205%)等。结论:土一枝蒿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萜烯类。  相似文献   

15.
北苍术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北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北苍术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对SDE法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分析并确定了1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榄香醇、茅术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红没药醇等;而对文献报道的含量较高、功效明确的苍术酮、苍术素未能确认。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同时蒸馏提取法挥发油保留了更多低沸点成分,但对一些有效成分可能破坏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不同溶剂萃取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用正己烷、乙醚萃取后浓缩,通过GC-MS分析,实现对组分的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结果:乙醚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46个成分,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0.570%)、1-辛烯-3-醇(18.460%)、棕榈酸(17.616%)和亚麻酸(4.849%)。正己烷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35个成分,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68%,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22.385%)、棕榈酸(19.573%)、亚油酸(16.725%)和亚麻酸(4.488%)。结论:为金线莲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测定仙茅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仙茅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6个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13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4种。结论: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可以提供仙茅不同沸点挥发物的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几种常规提取方法中筛选出提取丁香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丁香酚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丁香油的提取工艺。结果:丁香油的提取方法为乙醇回流提取法。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准确测定丁香酚的含量,进而确立丁香油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