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珊茹  马佳  静进  李秀红  宋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69-1671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表现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ChildBehaviorChecklist)对深圳市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878例10~17岁女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24%,青春早期11.32%,青春中期16.96%,两期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班级学习成绩排名上、中、下女生的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4.92%、12.59%、15.16%。结论:深圳市城区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国内研究结果大致相近,各行为因子检出率及排序在青春期不同时期有所差别,青春期女性行为问题对学绩的影响无明显关系,但以学习成绩排名下和上等级的女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朝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11-1913
目的:了解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特点,为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6~1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中国淄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患率19.1%。检出率高的因子是强迫-冲动、多动、抑郁、攻击性行为等。比较中、美儿童的CBCL得分发现中国儿童在社会能力总分、行为问题某些分量表(尤其在内隐性行为问题上)的得分均高于美国儿童;抑郁、交往不良分量表得分低于美国儿童。结论:我国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容乐观,必须尽快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城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因素调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深圳市城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家庭因素。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调查问卷,调查罗湖区3047名4~6岁儿童的行为发育和相关家庭情况。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9%,行为问题各因子检出率为0.6%~7.9%。男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为攻击(7.9%)、忧郁(5.9%)、违纪(5.3%)、社交退缩(2.6%)及分裂样(2.4%);女童前5位的行为问题因子为分裂样(6.2%)、躯体诉说(5.6%)、多动(5.4%)、社交退缩(5.3%)及忧郁(4.8%)。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家长对孩子管教方式不当、带养人文化程度低、父母关系不和谐、父子相处时间少、生活环境变迁较频繁、父亲职业不稳定等。结论深圳市城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近几年全国其它地区文献报道为高,表明在经济发达地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深圳市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行为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中国标准化版对深圳市福田区3所小学、2所中学共2162名6-16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97%,男14.76%、女12.99%,6-11岁组男女性别间检出率及女生6-11岁、12-16岁组间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学习成绩优、中、差三个等级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深圳市城区儿童少年各行为因子检出率及排序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而不同,学习成绩的优劣与行为问题的发生不一定相关,应针对深圳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现状从多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岳阳市城区、湖区、丘陵、山区4836名6~13岁在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9.19%,其中男生11、76%,女生6.59%,男:女=1.7:1(P〈0.01);湖区、丘陵、山区儿童行为问题差异小显著(P〉0.05),但高于城区儿童,农村:城区=2.84:1(P〈0.01);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6~10岁儿童现患率为7.33%,11~13岁儿童现患率达12.94%(P〈0.01);学龄儿童各类行为问题构成存在差异(P〈0、01),“A行为”〉“N行为”〉“M行为”,男生“A行为”〉“M行为”〉“N行为”,女生则为“N行为”〉“M行为”〉“A行为”(P〈0.01)。城区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构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为9.19%;儿童行为问题整体上男生多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区;“A行为”〉“N行为”〉“M行为”,男生以“A行为”,女生以“N行为”为主要构成;行为问题随年龄增大而升高,11~13岁儿章多于6~10岁儿童。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分布,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乡分别选取2所小学,每年级整群抽取2个班,共1961名学龄儿童,以(CBCL)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97%,农村高于城市(P<0.001);城乡学龄儿童分裂样,社会交往,体诉,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问题因子异常率差异有显性,均为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城乡儿童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男女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性;在问题类型分布上,单一问题和混合问题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性,但男孩内向问题多于外向问题,女孩的内向问题和外周问题分布趋势一致。各年龄级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性(P<0.05),以二,三年级检出率最高(16.97%);各年级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从地域看,重点在农村,从问题类型看,重点在内向问题,尤其不能忽视男孩的内向问题,从年级看,重点在二,三年级。  相似文献   

7.
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界定标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不同的界定标准筛查儿童行为问题对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界定标准,(1)一个因子或/和两个以上因子分大于中国常模;(2)一个因子分大于常模式(和)CBCL总分大于P90;(3)一个因子或(和)二个以上因子分大于本研究样本P98。结果:第1种与第2种界定标准比较,后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前。第1种界定标准显示男女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性,后两种办定标准男女检出率无差异,而学校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性,3种界定标准年龄分布基本相同。结论:使用CBCL不同的界定标准筛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低、男女性别及学校分布均不同。使用CBCL筛查儿童行为问题时,应考虑总分。  相似文献   

8.
Conners父母问卷在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在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运用,了解太原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对太原市2448名3-7岁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太原市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其检出率为16.18%(常模为3%~10%)。其中男童17.12%,女童15.09%。经卡方检验,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0.17,P〉0.05);但男女童在品行问题、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38,P〈0.05;t=2.04,P〈0.05),冲动一多动因子得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t=3.38,P〈0.01);小年龄组(3~5岁组)和大年龄组(6-7岁)之间焦虑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1.69,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值得重视;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筛查中应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太原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行为问题的分布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Acha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及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在太原市3个城市的三所小学所对1597名6-11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6-11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34%,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12.40%、12.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河西区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其他两个城区学校的儿童。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多动及违纪因子分高于女童;女童抑郁、躯体诉述及社交退缩因子分高于男童。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婴儿期易带、母亲孕期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良好的情绪、孩子有自信心及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行为发展,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儿童看电视时间过久、挑食偏食、父母打骂冷淡孩子、对教养孩子有分歧意见是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太原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国内研究结果相近。儿童行为问题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性别、学校分布差异有显著性。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学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及行为问题状况,探讨自我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方法抽取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5个地区城乡小学三-六年级学生1864名,采用Piers-Ha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Rutter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现况。结果女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分量表及总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匀〈0.05)。行为问题检出率父母问卷为17.38%,教师问卷为14.16%。高自我意识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低于低自我意识组(P〈0.01),除教师问卷A行为因子与“幸福与满足”分量表无相关关系外,RutteF问卷的其他行为因子与PHCSS各分量表及总得分间均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自我意识水平低者易发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学校因素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合肥市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分析儿童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及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对合肥市6~18岁的1978名儿童少年及其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194名,检出率为9.8%。其中中学组检出率为10.5%,小学组为8.7%;男生检出率为10.1%,女生为9.4%,中、小学及男、女生间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率较高的行为是分裂样、交往不良、攻击性、违纪、多动等。影响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危险因素主要有:单亲抚养,家庭中其他孩子有行为、学业问题,父母有心理问题,家庭氛围差,家长对孩子学业不满意等;学校危险因素主要为:不喜欢上学、与同学关系不融洽、与成人相处有问题、孩子完成作业有困难等。结论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多种因素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8~14岁儿童行为问题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和社会化,严重的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及违法犯罪[1]与成年期的精神障碍[2].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儿童行为问题已有明显增长趋势:1993年我国4~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2.19)%[3],1998年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4],2005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4%[5],2006年沈阳市城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0.8%[6],2008年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9.19%[7].笔者对浙江省8~14岁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便为儿童心理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寄宿制小学儿童感觉综合失调及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方法: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A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贵阳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评定,其中寄宿制小学儿童294名,普通小学儿童495名。结果: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25.17%和9.86%,高于普通小学儿童的23.84%和7.68%,尤其是寄宿制小学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不足轻度失调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P<0.05),在行为问题调查中,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的17.37%(P<0.01),寄宿制小学儿童的A行为与N行为问题检出率均高于普通小学儿童,M行为问题检出率则明显低于普通小学儿童,两种学校存在行为问题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均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结论:寄宿制小学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行为问题检出情况均比普通小学儿童严重。  相似文献   

14.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拟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对1961名城乡7-12岁学龄儿童进行行为评价。结果 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37%和19.26%,两组间有显差异(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婴幼儿期疾病、学前是否寄养、母孕期不良因素、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结论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自我概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自我概念及其自我概念对行为问题的影响,以便为矫治儿童行为问题,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分别测查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自我概念,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1.07%,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存在年级主效应.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分量表得分存在性别主效应.自我概念因子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学龄儿童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等自我概念因子对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曲阜市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桂新  蔡永安 《中国校医》1998,12(3):186-187
关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发达国家报告其检出率已达5%-30%[2],且儿童行为问题呈逐年增长趋势,故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探讨我国农村儿童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影响模式,我们于1997年2-7月对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在曲阜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济宁市2032名6-14岁学龄儿童行为的问题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患病率为10.78%;男性高于女生,A行为,N行为和M行为的患病率依次为4.87%,3.54%和2.36%。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学前有寄养经历,父亲文化程度偏低和职业来工人,行政管理人员等非知识分子是本市学儿童行为问题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苏州市某社区外来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和自制家庭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市高新区枫桥社区240名6~8岁外来人口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8.75%.男童为20.0%,女童为17.0%,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34,P>0.05);男、女童在各因子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男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多动指数等因子分高于Conners常模;女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等因子分高于Conners常模;父母的婚姻状况、电视节目的选择、玩具的数量等是该社区外来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苏州市社区外来人口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要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学生行为问题与数学能力的关系,为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及提高儿童数学学习技能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层及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24名6~11岁小学生,采用“Achenbach(CBCL4-16岁家长用)量表”及“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儿童检出率为19.54%,其中男生为21.70%,女生为1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生CBCL平均总分显著高于女生;有无行为问题儿童数学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数学能力与行为问题的部分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组中攻击性、多动2个因子进入模型,女生组中多动、体诉、抑郁、攻击性4个因子进入模型。结论有针对性地矫正儿童行为问题对提高儿童数学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某社区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状况,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地区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532个中学生中各种轻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男、女生分别为12.3%~36.6%和12.2%~35.4%;经统计学分析,男、女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男、女生分别为3.4%~8.7%和2.0%~8.0%;SCL-9010项因子中,中学生和国内常模比较,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等其他各项因子的均值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恐怖因子比较,初中生的均值高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性别比较,男生在其他因子,也就是食欲和睡眠的均值显著高于女生,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发挥心理指导和咨询作用,促进本地区中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