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药在中医耳鸣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同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古代称之为"聊啾"、"蝉鸣"、"苦鸣"等等.耳鸣一直都属于临床难治病之一.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中医历代医家对治疗耳鸣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中医治疗耳鸣的独特优势.其中中草药的运用是中医治疗耳鸣取得独特疗效的重要优势之一,而其中风药的运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强调风药的重要性,笔者择要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2.
耳鸣不独治肾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鸣,即患者自觉耳内鸣响有声。“鸣为聋之渐,聋为鸣之极”,故耳鸣常伴发于各种耳聋之中,然只鸣不聋者,临床亦颇为多见。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耳为肾窍,肾开窍于耳,有鉴于肾与耳的密切相关性,笔者治疗耳鸣,过往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近几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发现对于耳鸣的治疗,不能囿于治肾  相似文献   

3.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如蝉鸣,或如机器轰响,其声或细或暴,可为多种疾病所诱发的症候之一。本病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章振永  郑红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34-734
神经性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呜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本病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笔者自2002年至2008年采用针刺为主治疗此病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脑鸣是一种自觉脑内有声音鸣响如鸟叫、蝉鸣、流水等的疾病。陈华德教授临床教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脑功能障碍性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2年余,现分享其针刺治疗疑难性脑鸣经验如下。1病因病机脑鸣可与耳鸣一同并见,但脑鸣并非耳鸣。中医学认为脑鸣与心、肝、脾、肾等关系密切。《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若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脑无所充则发为脑鸣;脑以先天精髓为养,亦以后  相似文献   

6.
脑鸣又称中枢性耳鸣,是临床一种常见病。患者常自觉为颅鸣或头深部的声音很难判断哪一侧,很难掩蔽,而且利多卡因往往无效,耳声发射正常说明内耳的机制正常。近年来,笔者采用头针配合针刺治疗脑鸣22例,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邓琤琤 《江西中医药》2004,35(10):56-56
感音神经性耳聋为内耳常见疾病,常为耳蜗及听神经受损所致。根据江西省名中医谢强教授针刺结合中药自拟方系列制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经验,在临床上获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针刺结合“聪耳息鸣饮”治疗肾精亏损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耳鸣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王新志教授用磁朱丸治疗耳鸣、脑鸣的验案二则进行分析,以示王新志教授的临床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耳鸣、脑鸣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王老认为耳鸣、脑鸣的诊治主要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分清阴阳虚实;治疗从肝、从肾、从心论治,主要的经验方有磁朱丸、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加减,临床收到了显著疗效。以二则验案为例,浅析了王老治疗耳鸣、脑鸣的经验,以期为耳鸣、脑鸣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疗效确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1):998-1000
患者就诊时常述"耳鸣"症状,医者当辨其究竟是脑鸣还是耳鸣。临床上脑鸣多伴见肾精亏虚之象,治以补肾填精为主;耳鸣可责于肝胆火旺、心火暴盛、心虚血耗、肾精失养等,或泄火、或滋阴,当随证治之。介绍了张洪义教授对于脑鸣、耳鸣的辨治经验,并举验案两则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聪耳息鸣汤结合针刺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用聪耳息鸣汤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聪耳息鸣汤结合针刺治疗耳鸣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耳鸣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周围环境却无相应声源。临床上分为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以后者为多见。目前国内外治疗主要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掩蔽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疗效欠理想。笔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辉  秦林 《河南中医》2006,26(2):79-81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而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主观感觉。人群中耳鸣发生率估计有13%~18%,其中因耳鸣严重而求医的约占人群的2.4%,而65岁以上人群中9%可以有耳鸣主诉,听力障碍者耳鸣发生率更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医学入门》卷五言:“耳鸣乃是聋之渐也”。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耳鸣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心脉微涩为耳鸣”。《古今医统》又说:“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虑血耗,必致耳鸣耳聋”。《医学正传·耳病》曰“心火上炎,其人两耳或鸣或聋”。《古今医统·耳病》曰“忧愁思虑则伤心,…  相似文献   

14.
脑鸣是自觉头脑中有音声鸣响的症状。《名医类案》称“头响” ,《杂病源流犀烛》谓“头脑鸣响”。古人认为脑鸣是“雷头风”的主症 ,如《证治准绳杂病》云 :“雷头风 ,头如雷之鸣也 ,为风所客 ,风动则作声也”。祖国医学鲜有单论脑鸣者 ,常将脑鸣、耳鸣并论 ,《名医类案·首风》曰 :“头鸣耳鸣 ,顶疼目眩 ,……气夹肝火”。临床上两者多同时并见 ,但也有仅因脑鸣而就诊者。笔者近几年来以针刺治疗本病 3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中 ,女 2 2例 ,男 14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2 6岁 ,2 6~ 4 0岁 17例 ,4 0~ 5 …  相似文献   

15.
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患者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流水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响声,而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音,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多发于中老年人,"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因此耳鸣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千年来,中医学者在整体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运用方药,针灸、按摩、导引等疗法治疗耳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采用缪刺泻络通窍法配合辨证针刺治疗耳鸣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对该法做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6.
脑鸣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将其归为耳鸣的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亦从耳鸣出发,但收效甚微,而中医近年来在脑鸣的治疗上疗效较为显著。现将有关脑鸣的中西医发病机制,西医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声学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特色疗法等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拟从中西医认识和治疗角度探讨其治疗存在的优势、不足及共点。经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西医治疗中以认知行为疗法疗效较为突出,中医治疗注重形神并调,二者具有共通之处,即西医的“意识”与中医的“神志”,而情绪又是二者的生理表现,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会对脑鸣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关注此点并围绕其完善相关中西医诊治体系,以期为临床脑鸣的治疗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病因病机复杂,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中医称之为"蝉鸣"、"苦蝉"等等,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可单侧,也可双侧。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10月用自拟养阴滋肾方治疗神经性耳鸣7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消鸣汤治疗,连续服用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疗法联合补肾消鸣汤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晕听区,治疗的同时手机播放耳鸣RS音乐,配合耳穴王不留行籽埋籽,治疗功能性脑鸣患者。结果:15例脑鸣患者,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耳鸣最常见的病因乃肾精亏虚,为医患所皆知,但有部分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由于辨证不明而导致失治误治。本文就上呼吸道感染与耳鸣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可致耳鸣,符合中医“耳为肺之用”理论,提出肺病之耳鸣,治鸣当先治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