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筛选酒精性肝炎(AH)的自噬关键基因,探讨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2个AH基因芯片和从MSigDB、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的自噬相关数据集,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获取关键基因。对筛选的关键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免疫浸润分析,构建信使RNA(mRNA)-微小RNA(miRNA)网络,进行酒精性肝病不同分期的自噬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结果 本研究筛选得到了11个与AH自噬相关的基因(EEF1A2、 CFTR、 SOX4、 TREM2、 CTHRC1、 HSPB8、 TUBB3、PRKAA2、RNASE1、MTCL1、HGF),均为上调基因。在AH患者和小鼠肝脏组织中,SOX4、TREM2、HSPB8、PRKAA2在AH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SOX4、TREM2、HSPB8、PRKAA2可能是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  相似文献   

2.
辅助孵化与培养时间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胚胎冻融后体外培养时间以及采用激光辅助孵化(AH)技术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126名患者,130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按照是否实施AH技术分为AH组和非AH组,又按胚胎解冻后的不同培养时间进一步将两者分为2h(A/A’组)、1d(B/B’组)及2d组(C/C’组)。冻融胚胎采用慢速冷冻-快速解冻方法。冻融后的胚胎均置囊胚培养液培养2h、1d或2d,自1.48μm双极二氧化碳激光系统(ZILOS-tk)安装后的冻融胚胎均施行AH技术。结果AH组培养2h、1d、2d三组临床妊娠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d与2d组中,实施AH与非AH组的临床妊娠率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激光AH技术以及胚胎冻融后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时行胚胎移植均显著提高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出血的病因学及诊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出血 (AH)是临床少见的疾病 ,症状缺乏特异性 ,极易误诊 ,从而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复习相关文献 ,对AH病因学及诊治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血小板参数用于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转变为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的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台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首诊AH、AC患者共计60例,其中AH组与AC组各为30例,并收集同期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明带异常患者新鲜移植周期中应用激光辅助孵化(AH)技术的临床结局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VF-ET的透明带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例数为154例。按照纳入标准对第3天移植的115例透明带异常患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均行激光AH,设为AH组;随机筛选透明带正常未行激光AH的患者2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H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体重指数(BMI)、激素水平及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患者48例,临床妊娠34例,临床妊娠率70.83%;对照组患者290例,临床妊娠219例,临床妊娠率75.52%,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多胎率、活产率、早产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透明带异常但具有优质胚胎的患者,行激光AH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且并未增加流产率、畸形率、多胎率等不良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6.
解剖性肝切除术(AH)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式。实施腹腔镜下AH(LAH)的技术难度较大,而腹腔镜超声(LUS)为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手段。本文就LUS用于LAH的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中老年男性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常见病,且通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年龄相关的疾病。Ukhal’MI等入选了144例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研究其合并高血压(AH)的发病率及病程特点[Lik Sprava,2003,(2):53—55]。14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确诊合并AH。结果显示,其中84%患者的BPH相关刺激及梗阻症状对合并高血压病程存在不良影响。当应用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BPH相关刺激与梗阻症状获得显著改善,同时对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疆6家医院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AH)患病率及预后,为今后制定合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医院、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友谊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等6家医院收治的CKD1~5期非透析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分析不同CKD分期人群AH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CKD患者1346例,符合纳排标准且资料完整非透析CKD患者共767例,年龄范围18~87岁,年龄(51±15)岁。AH患者334例,患病率为43.5%,尿酸水平为(489.22±85.71)μmol/L。CKD合并AH组男性高于女性(60.5%比39.5%);汉族高于少数民族(55.4%比44.6%,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AH组中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肥胖症例数较高,收缩压、体重指数、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的cDNA片段在酵母双杂交中的表达及检测其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为进一步明确METHI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Ga14系统3,经PCR扩增子METH1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pUC19质粒,经测序正确后。再分别亚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因的激活作用。结果成功获得METH1的cDNA片段,该片段所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AH109无毒性,且对报告基因无激活作用。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蛋白活性区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表达产物。可作为诱饵蛋白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Time-lapse系统探讨激光人工皱缩及辅助孵化对玻璃化冻融囊胚复苏效率以及孵出动态模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93例体外受精周期患者移植及冷冻后的剩余囊胚共212个,随机分组处理:采用激光打孔使囊胚腔完全皱缩后冷冻(AS组,n=106)和囊胚未人工皱缩直接冷冻(NAS组,n=106);2组囊胚解冻后随机再分为辅助孵化组(AH组,激光法溶解约1/4透明带)和未辅助孵化组(NAH组,直接囊胚培养)2个亚组;4组囊胚在Primo vision时差监测系统培养48h,记录囊胚复苏率、囊胚复张时间、孵出开始时间、完全孵出时间、孵出模式、囊腔回缩次数等动态参数,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AS+AH组及AS+NAH组囊胚解冻后复苏率显著高于NAS+AH组及NAS+NAH组(P<0.05),而AS+AH组与AS+NAH组、NAS+AH组与NAS+NAH组间囊胚解冻后复苏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AS+AH组相比,AS+NAH组及NAS+NAH组的囊胚孵出率、完全孵出率及U型孵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AS+NAH组8字型孵出率显著升高(P<0.05);囊胚解冻后复张时间上4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囊胚孵出开始时间比较,NAS+NAH组显著晚于其他3组(P<0.05),而AS+NAH组及NAS+NAH组囊胚完全孵出时间显著晚于AS+AH组与NAS+AH组,而囊腔回缩次数显著增多(P均<0.05)。结论激光人工皱缩联合激光辅助孵化能够改善囊胚玻璃化冻融复苏效率,并且有利于囊胚正常孵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BertelsenCA、Andreasen AH、JorgensenT等人在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对1495例患者施行了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和手术相关因素的分析调查,发现163例(11%)患者发生了吻合口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异位骨化(AHo)多由严重创伤、战伤、神经系统损伤、烧伤、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引起。软组织内形成AH0会引起疼痛、邻近关节活动障碍,是导致上述损伤预后不满意最常见原因之一。虽然临床报道采用非类固醇类抗炎镇痛药(NSAID)、放射治疗等可降低AHO发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但近年来相悖的研究结论不断出现,其有效性和Il盏床价值需进一步商榷。NSAID和放射治疗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对AH0发病机制仍缺乏深入了解。研究发现,AHO发生至少取决于3个因素作为基础,即AH0发生所需的前体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局部微环境;AHO动物模型和遗传性异位骨化(GHO)研究进展也为该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研究[1]表明透明带的显微操作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或辅助孵化(AH)等会导致单卵双胎(monozygotic twinninng,MZ)的发生[1].本文回顾了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MZ的患者,探讨其与ICSI和AH的相关性,及可能潜在的导致MZ高发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和子宫切除术(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异常子宫出血80例分为MEA组和AH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前后白细胞变化. 结果 MEA和AH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39/40 vs 40/40,χ2=0.000,P=1.000).MEA手术时间短[(4.8±1.2)min vs(102.5±34.6)min,t=17.848,P=0.000];术中出血少[0 ml vs(138.3±40.6)ml,t=21.544,P=0.000]. 结论 MEA是一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有效且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人胰腺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4A蛋白存在相关作用并且参与糖、脂类代谢过程的结合蛋白,为研究HCV影响糖、脂类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pGBKT7-NS4A作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用SD/-Trp筛选阳性菌落.配合两种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Y18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lassical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IS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行CIS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bdominal hysterectomy,AH).测定2组术前、术后1 d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术前1 d和术后1 d、4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L-2、IL-10水平.结果 2组术后1 d外周血CD3、CD4浓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ISH组:qCD3=6.033,qCD4=4.763;AH组:qCD3=11.043,qCD4=9.202;P<0.05),但AH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CISH组(tCD3=4.509,PCD3=0.000;tCD4=2.494,PCD4=0.016),术后4 d CISH组CD3、CD4与术前无显著差异(qCD3=1.046,qCD4=0.238,P>0.05),AH组仍明显低于术前(qCD3=6.531,qCD4=5.269,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CD3=4.251,PCD3=0.000;tCD4=3.389,PCD4=0.001); 2组CD8浓度术后均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ISH组:F=0.98,P=0.379;AH组:F=0.29,P=0.752).CISH组术后1 d、4 d外周血 IL-10较术前无明显升高(F=2.24,P=0.113),而AH组术后明显升高(q1-2=20.182,q1-3=15.933, 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 t =-11.632,P=0.000;术后4 d t = -7.745,P= 0.000).外周血IL-2浓度:CISH组术后1 d明显降低(q=5.465,P<0.05),术后4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q=2.484,P>0.05),AH组术后1 d、4 d较术前均明显降低(q1-2=11.187,q1-3=5.404,P<0.05),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 t =5.281,P= 0.000;术后4 d t = 2.806,P=0.007).AH组术后1 d血 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t=-17.476,P=0.000; t=-16.851,P=0.000),CISH组亦明显高于术前(t=-10.685,P=0.000; t=-9.624,P=0.000),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020,P=0.000;t=-6.181,P=0.000).结论 CISH与AH相比,创伤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其发病率占全部胰腺炎的6%~19.7%[1]。我院自199o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胰腺炎病人216例,其中AH-NP35例,占16.2%。我们术中将硅胶管插入胰腺供血动脉内,采用术中、术后经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KDR的表达变化及血管生成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正常乳腺、30例普通性增生、30例非典型增生(AH)、20例导管内癌、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VEGF及Flk-1/KDR的表达.结果 各组CD34、VEGF及Flk-1/KDR的表达程度不同,浸润性导管癌组最高.随病程演进MVD逐渐增加(P<0.05),VEGF及其受体Flk.1/KDR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渐进性增高(P<0.05),但在病程初期各主要指标改变不明显,显著变化始于AH阶段.MVD在AH与导管内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Flk-1/KDR的表达在AH与导管内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生成异常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VEGF及Flk-1/KDR的表达异常可能是乳腺普通性增生-AH-乳腺癌这一癌性转化过程中血管生成异常的主要始动因素,其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治的靶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2例肝细胞癌患者,其中33例采用解剖性肝切除术进行治疗(AH组),29例采用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进行治疗(IH组);记录手术情况和血红蛋白(Hb)损失量。术后采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肝细胞癌AFP mRNA表达;并记录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H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IH组,但术中出血量和手术Hb损失量显著低于IH组(P<0.05);两组患者的AFP mRNA表达水平和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H组的近期死亡率稍低于IH组(P<0.05),但远期死亡率与IH组相仿(P >0.05);在并发症方面,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AH组以肝功能障碍为主,多发于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IH组以腹腔内出血和感染为主,多发生于中心性肿瘤患者。结论解剖性切除术能够有效保护肝细胞癌血管,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对于肝脏存在严重病理性损伤患者,存在一定风险,可考虑非解剖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解剖性肝切除术(AH)是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目标的肝切除,它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已经逐步成为肝细胞癌(H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的主流。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于HCC患者行AH在肿瘤学获益方面是否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AH)仍有争议,而产生这种争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的手术依据—Couinaud肝脏分段法与患者现实肝脏脉管解剖学上的偏差,导致未能完全清除所有的荷瘤门静脉流域。三维(3D)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可帮助外科医师在术前更加直观和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肝内脉管走行及变异情况,做出最贴合实际的荷瘤门静脉流域分析,指导制定个体化的精准AH。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腹腔镜下实施AH的步骤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2022年收治的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单个肿块,累及相邻2个肝段。术前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肝脏及肿块的3D成像分析,将荷瘤门静脉及其流域设定为切除范围,同时兼顾手术标本能够满足最小安全切缘(1 cm),否则需要纳入邻近1~2支门脉分支及其流域,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满足安全切缘。术中采用3D腹腔镜,在低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