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不同血小板采集方法采集血小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带有白细胞滤器(994EF组)和不带白细胞滤器(994E组)的两种不同血小板采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检测两种采集方法供者采集前后相关指标以及单采血小板计数和残留白细胞量,并计算采集效率。结果994EF组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残存白细胞量大大低于994E组;其它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机采血小板的同时过滤白细胞,血小板产量、采集效率以及采集处理时间与原采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可大大降低血小板成品中的残留白细胞量,可有效预防白细胞残留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用制备技术或通过过滤能降低单采血小板的白细胞。在单采时使用流体化粒子床技术,淘洗原理,或定期改变界面位置去除白细胞。另一方面,在单采后进行单采血小板的自细胞过滤。MCS+C版本运用后一原理,在管路上过滤(HaemoneticsCorp.Braintree,MA,USA)。在最近一项研究中,MCS+管路上过滤去除单采血小板中自细胞被证实比其它白细胞去除技术更好。但人们认为单采后过滤血小板会引起血小板损失。白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原装一次性耗材采集血小板,将未采集成功的献血者按照不同原因分类统计。结果 2015年3~11月共采集单采献血者7 047例,其中采集失败的有46例(0.65%)。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血管因素(30.4%)、乳糜血(19.6%)、血小板冲红(15.2%)以及献血反应(13.0%)。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聚集试验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栓性疾病及肾病综合征、血小板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都具有诊断和辅助诊断的作用。目前血小板聚集试验已广泛开展,但如何保证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是关系到病人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的关键,除试验操作技术本身与护理人员正确采集标本有密切关系。下面谈谈在采集标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变化情况,把握捐献者条件选择与机采效果,保障捐献者安全与机采质量。方法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42名,分为2组,比较机采1 U(相当1个治疗量)与2 U血小板前后血常规变化与机采质量并分析。结果 1 U与2 U血小板采集前后捐献者的外周血RBC与Hct均有明显差异,Hct上升2%—2.5%,RBC增高约0.25×1012/L;1 U和2 U的血小板总容量比较U=10.25,P<0.01;血小板比较χ2=7.52,P<0.01;合格率为96.48%;142人采后Plt最低为115×109/L;捐血者除轻度低血钙症状,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捐献者条件选择合理,采集方法适当,效果稳定、安全、可靠,血小板制剂质量符合要求[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以达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找出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在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中加以控制。结果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质量得到控制,保证了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和产品质量。结论实施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献血服务质量体系在单采血小板采集全过程的规范实施,有利于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7.
机采血小板招募采集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机采血小板以单袋血小板计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较少,在一定条件下保存时间长,无效输注出现迟,止血效果好等,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青睐。但机采血小板受设备、场地、采集时间长、捐献者静脉条件好等因素的限制,其工作开展一直是各级血站的难题。去年卫生部出台了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这对采供血机构来说确实是个很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对本站近年来开展机采血小板的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用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为临床提供了浓度高.体积小,纯度高的血小板制品,有效地满足了临床需要.现将我站使用MSC-3P血细胞分离机对收集血小板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操作规程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在国内主要用于采集单个供者血小板制剂为临床服务,但是,应如何进行献血者筛选,采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和按怎样的操作规程,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本所应用6台CS-3000plus进行了7000多例次的血小板单采,...  相似文献   

10.
2007-01/2008-12我们对20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采集过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机采血小板输注大幅度增长,如何使血小板收集顺利进行,确保血小板的采集质量,在为采供血机构工作中的新难点.经过对我站近年来机采血小板成功采集与失败过程进行了分析汇总,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57-2858
招募104名志愿献血者,用Trima血细胞分离单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评估献血者捐献后的血小板计数水平,献血不良反应,以及献血者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控制分析。104名双份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21.04±44.987)×109/L,符合国标要求(100×109/L);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小板计数与性别、身高、体重无关;随机抽检53例,符合质量标准42例(79.2%),符合要求(75%)。对于体重≥55kg,PLT≥250×109/L,压积≥0.38的多次献血者,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是可行的,不会影响献血者身体健康,产品质量抽检也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要求,采集双份单采血小板可提高血站的血小板供给能力,同时也可节约招募和采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成功采集机采血小板不仅终末采集袋装约250 ml容量的血小板,更关键的是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血小板外观微黄,无乳糜,呈云雾状,血小板含量≥2.5×1011,红细胞、白细胞含量少,无细菌生长,采集过程顺利,献血者感到满意,并有再次捐献的愿望.笔者将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招募方式.从低危献血者招募,多次献血对献血认知程度高,对机采成分献血易于接受,一旦他们尝试并熟知后又带动亲朋好友,呈现夫妻、父子、姊妹、兄弟、好友、同事、母女同献的良好局面.有人相陪,可以减轻对机采献血的恐惧和顾虑,易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机采血小板(plateletpheresis)也称单一供者血小板(single-donor-platelet,SDP),是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1名健康献血者血循环中1次采集1位患者1次治疗剂量的血小板,该献血者的其它血液成分即刻回输。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和塑料采血袋的使用。成分输血飞速发展,机采血小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血小板的制备、保存、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相当的经验和进展,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优点和疗效。得到普遍认同。与手工血小板相比,机采血小板突出的优点是:血小板数量高、纯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献血员血小板数量及处理血量对机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响。方法应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00名献血者的双份血小板。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献血者采前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容量(BV)与血小板采集量之间存在回归关系,其标准偏回归系数β值分别为-0.370和-0.201,P<0.01。结论对采前的Plt和BV水平较低的献血者,可采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  相似文献   

16.
研究单独采集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和浓缩血小板在保存期中的活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两种血小板的CD62 p和CD41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在保存 0 ,1 ,3和 5天时 ,单采血小板的CD62 p阳性率和CD41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 (1 8 91± 6 2 5) % ,(1 9 48± 8 2 7) % ,(2 2 82± 6 0 6) % ,(56 71± 1 1 79) %及 (8 0 9±2 38) % ,(8 1 3± 2 45) % ,(8 44± 2 51 ) % ,(1 9 87± 6 1 3) % ,而浓缩血小板的分别为 (30 65± 1 2 33) % ,(31 46± 1 1 86) % ,(32 51± 1 3 0 5) % ,(63 55± 1 3 2 7) %及 (1 0 33± 4 37) % ,(1 1 0 9± 6 61 ) % ,(1 3 46± 9 69) % ,(2 4 41± 1 0 1 5) %。二项指标均随保存时间推移而上升。对这两种血小板的计数和 pH值测定显示 ,二者均随保存时间推移而下降。在保存 0 - 3天内两种血小板的计数 ,pH值 ,CD62 p和CD41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第 5天血小板计数和pH值出现显著下降 (P <0 0 0 1 ) ;而CD62p和CD41表达量出现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单采血小板优于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17.
采用5%或6%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存血小板是浓缩血小板(PC)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这个浓度的DMSO对血小板没有毒性。虽然冷冻和融化过程由于血小板膜完整性丧失,引起血小板激活和细胞溶解,但冷冻保存血小板能被安全地输注,其止血功能优于22C保存5天的PC,且回收率相似。  相似文献   

18.
采用5%或6%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存血小板是浓缩血小板(PC)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这个浓度的DMSO对血小板没有毒性。虽然冷冻和融化过程由于血小板膜完整性丧失,引起血小板激活和细胞溶解,但冷冻保存血小板能被安全地输注,其止血功能优于22C保存5天的PC,且回收率相似。  相似文献   

19.
100例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计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因其制品纯度高、剂量大,临床治疗效果好,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及输血副作用小,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100例献机采血小板者采前和采后12d的血小板数量进行对比,对2次机采的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伟  余鑫  林莉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56-757
随着国内输血技术的发展,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持续增长.因此,不断探讨、总结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多种情况导致采集失败原因及对策[1],提高采集技能,减少采集失败的人为因素,合理利用献血者资源,确保单采血小板质量[2],向临床提供安全优质的血小板制剂,为提高献血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献血者保留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显得尤为重要.现对2010 ~2011年27例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常见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