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22岁,未婚。主因“左侧阴囊坠胀不适5年”入院。专科查体:阴茎发育正常,站立位时可见左侧阴囊较右侧松弛下垂,可触及左侧精索内静脉曲张似蚯蚓光团,平卧后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缩小,Valsalva试验阳性,右侧阴囊内可触及米粒样硬物,活动可,无压痛。生殖系超声提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附睾头囊肿,有侧阴囊内可见一大小约4mm×2mm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见图1)。诊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右侧附睾囊肿、右侧阴囊结石。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腺癌右附睾转移一例张天禹1陈辉2(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B超室2桂林市541001)关键词腺癌;前列腺;附睾患者,男性,60岁。因前列腺增大伴尿潴留行射频治疗术后10个月,右阴囊肿大3月于1995年3月入院。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正常,阴...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72岁。发现右附睾包块 3d入院。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右侧附睾头部一个约 3.5cm× 3cm× 1cm囊肿,分界清楚。病理检查:附睾头部灰白色类圆形囊肿一个,大小 3.8cm× 3cm× 1.5cm,囊壁薄,内壁光滑,内容物为清亮液体。镜检:囊壁为薄层纤维组织,由单层扁平或低立方上皮被覆,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内壁亦无乳头形成。   病理诊断: (右侧 )附睾浆液性囊腺瘤。   讨论:附睾肿瘤很少见,其中 80%为良性,国内外报告以平滑肌瘤及腺瘤样瘤多见。而浆液性囊腺瘤仅占良性肿瘤的 40%~ 90%。本例组织结构和细胞均无异型,亦…  相似文献   

4.
患者,38岁。3月前偶然发现右睾丸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疼痛,无发热,肿物生长缓慢。入院前2月肿物生长迅速,曾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右侧附睾可及4.0cm×2.5cm肿块,质硬无压痛,与睾丸界限不清。血生化检查、尿常规、血常规、VU正常。B超示右侧附睾低回声区及高回声区,血供丰富,约.0cm×cm,边缘尚规则,睾丸大小、形态正常,于睾丸鞘膜可见量液区,腹膜后未探及肿大淋巴结。拟诊为右侧附睾恶性肿瘤。硬膜外麻醉下行右阴囊肿块探察术,术中见少量鞘膜积液,睾丸大致正常,整个附睾肿大,以头部为甚,精索睾丸联接部可见一3cm×2cm大小肿块,质硬,与附睾…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9岁。活动后右侧睾丸不适3个月余,于2009年10月14日以"右附睾实性肿物"收入院拟手术治疗。查体:右侧附睾尾触及约4.0 cm×5.0 cm大小质韧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肿物与右侧睾丸、附睾界限不清,右侧精索  相似文献   

6.
周昌东  董秀哲 《吉林医学》2008,29(9):777-778
目的:提高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1例原发性附睾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后4个月出现后腹腔淋巴结及盆腔转移,经全身化疗后转移灶消失。结论:附睾恶性肿瘤无特异性,其诊断应综合病史、体检、影象学检查及术中、术后病理确定。手术是治疗附睾肿瘤的昔选方法,可根据患者情况辅助化疗和(或)放疗。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6岁,因“右上颌窦癌术后1年,骨转移6个月,行化疗入院”而收入放疗科。患者2005年11月因“右侧鼻塞,涕血2个月余”在本院就诊,诊断:右侧上颌窦癌(T4aNOM0,ⅣA期)。2005年11月28日全麻下行“鼻侧切开右上颌骨大部分切除+右全蝶窦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2006年2月28日复查MRI示:右上颌窦癌术后,考虑复发。鼻内镜取病理示:  相似文献   

8.
例1,男,3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块伴疼痛3个月余入院。入院前曾先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约20d,效果不佳。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右侧睾丸及附睾明显肿大,分界不清,有轻微触痛。血常规:WBC11.1×10^9/L,N0.66。胸片及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AFP及HCG均在正常范围。B超示:睾丸大小约50mm×40mm×30mm,形态不规则,其内见多个异常回声,最大约28mm×28mm,内回声不均质,以等回声为主。加彩后内探及少许短棒状血流信号。经积极准备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精索、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右睾丸非霍奇金病淋巴瘤,免疫组化示:LCA(++),PLAP(-)。切口愈合拆线后转入我院血液科,行骨髓穿刺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术后2周应用CHOP化疗方案行4个疗程的化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9.
精索肉瘤临床少见,本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16岁。因发现右半阴囊无痛肿块渐增大1个月,于1993年6月入院。体检:右半阴囊内可触及一6cm×4cm×3cm、质硬如石样肿块,与右附睾、睾丸分界不明显,左侧无异常。B超示:右睾丸上有一54cm×33cm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4d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与右睾丸、附睾粘连,表面光滑,质硬。术后病理诊断为右精索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例2 17岁。1994年因右精索肿块半年,局麻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病理报告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附睾结核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附睾结核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显示,57.1%(8/14)的附睾结核位于附睾尾部,14.3%(2/14)位于附睾头部,混合型(同时累及附睾头、体、尾二个部位以上者)占28.6%(4/14),超声表现为附睾结节,内部呈低回声,边界欠清,分布不均匀,内见点状、斑片状钙化强回声,同时累及阴囊壁者7例,并有2例阴囊皮肤破溃形成窦道,累及睾丸者4例,5例精索增粗,5例见少量鞘膜积液;彩色多普勒显示3例附睾结节血流信号增多,11例结节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无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附睾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脐尿管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尿管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体征观察、膀胱镜检活检、经腹壁穿刺活检、B超、CT检查进行确诊,手术切除,术后随访观察。结果:7例患者采取上述诊断方法全部于术前确诊为腺癌,术后病理细胞学检查发现7例腺癌全部来源于脐尿管,其中低分化腺癌5例,高分化腺癌2例,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包括覆盖腹膜及脐部腹壁大块切除,2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仅取活检,术后随访1-5年,5例肿癌切除者2例健在,另3例分别于术后2年6个月、3年2个月肺转移,3年3个月肝转移而死亡,2例肿癌未切除者分别于术后1年1个月及1年8个月死于肿癌腹腔转移。结论:①脐尿管腺癌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体征、膀胱镜检、活检进行确诊。②B超、CT除协作诊断外,能显示肿癌位置大小、浸润程度及有无转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②膀胱前壁或底部肿癌有钙化灶,提示有脐尿管腺癌可能。④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癌及部分膀胱包括覆基腹膜及脐部腹壁大块组织为佳。⑥脐尿管腺癌以低分化腺癌居多,且恶性程度高,愈后差。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78岁。1992年曾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腺癌。1995年发现右腋下肿块,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组织来源不明。以乙状结肠癌术后右腋下淋巴结转移联合化疗两疗程。1年后右腋下病灶复  相似文献   

13.
男孩,2岁,右侧睾丸肿大已2月,无任何不适,以睾丸鞘膜积液于1965年2月9日入院。体格检查见右侧阴囊有一无痛性表面光滑的5×5×5厘米圆形肿块,张力大,无波动,透光试验阳性。于乙醚麻醉下行睾丸精膜积液翻转术,见睾丸肿大,乃行活检,诊断为胚胎癌。而将同侧睾丸、副睾、精索一併切除。伤口一期愈合,术后15天经钴60治疗一疗程后,因白细胞下降而停止治疗。术后半年右腹股沟、下腹有转移肿物,于1965年9月4日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附睾结核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左侧10例,右侧9例,双侧2例.结果:21例患者全部行手术病灶切除,术后肿物病理检查均为结核.术后患者均以异烟肼、利福平巩固治疗4~6个月.结论:尿常规、精液检测、PPD试验、B超及CT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要根据病例特点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应抗痨巩固治疗,并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原发性附睾淋巴瘤(PEL)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探讨PEL早期诊断标志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PEL以及国内杂志近10年(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表的有关文献共24篇29例PEL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个案资料描述较完整,年龄35~81岁,40岁以上占73.3%;中位病程4.1个月。首发症状:阴囊无痛性肿块73.3%,阴囊肿痛26.7%。体征:附睾肿块质硬100%,触压痛20%,与睾丸界限不清40%,伴同侧精索增粗20%,浅表淋巴结肿大6.7%;肿块直径0.5~5.5 cm,平均2.9 cm,位于头部53.3%,尾部20%,整个附睾26.7%,位于左侧26.7%,右侧46.7%,双侧6.7%。免疫组化检查:B细胞淋巴瘤66.7%(其中MALT型5例,DLBCL型3例,未分亚型2例),T细胞淋巴瘤13.3%。治疗方案:29例报道手术方式,睾丸根治性切除术55.2%,睾丸、附睾切除术17.2%,附睾切除术24.1%,附睾活检术3.5%。21例报道术后辅助治疗,单纯化疗52.4%,单纯放疗28.6%,化疗加放疗4.8%。术后随访19例,9例死亡,中位生存期2年。结论我国PEL罕见,多数中年后发病;起病隐匿,临床无特异性。依据组织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治疗首选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建立个体化化疗和(或)放疗方案,应重视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6.
刘山  周永清  房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95-1596
患者女性,37岁。7年前B 超检查示:右侧卵巢畸胎瘤,直径2 cm。平素月经规律,无自觉症状,每年B超随访。近2年出现便秘,对症处理不见好转,必须使用开塞露。2013年5月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约6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超声示:右侧卵巢畸胎瘤。于2013年5月21日拟“右侧卵巢畸胎瘤”入院,未做肿瘤标志物检验。5月24日行腹腔镜右卵巢肿瘤剔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为囊实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盆腔未见种植和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5月28日巨检:组织6.5 cm×5.0 cm×1.5 cm,内见毛发和骨样组织;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部分区域为甲状腺肿瘤,髓样癌不能完全除外,建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证实。5月31日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会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降钙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突触素+,肿瘤增殖抗原<3%(见图1、2);特殊染色:刚果红-,甲基紫-;病理诊断:右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消失。于5月31日行右附件切除+腹膜活检+部分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转移病灶。术后随访无便秘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7.
唐晨野  孙春  翟孟贺  蔡丹丹  金轶刚  郭晓 《浙江医学》2023,45(15):1662-1663,1667
在附睾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肿瘤较为常见。嘉兴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9月21日收治结肠癌术后8年孤立性附睾转移患者1例,予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术中高位切除左侧精索,术后恢复良好。当有恶性肿瘤既往史的患者出现附睾部位病变时,应仔细评估以明确是否为转移灶,一旦确诊则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病儿,男,3岁,因右侧阴囊进行性长大5个月,于1964年9月3日入院。检查:右侧阴囊可触及5×6×6厘米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皮肤发红,具有压痛,肿物与皮肤粘连,两侧腹股沟无肿大淋巴结。曾于外院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右侧睾丸胚胎性癌。手术探查见肿物与睾丸分界清楚,睾丸附睾正常,肿物由精索而来,将精索结扎后,肿物及右侧睾丸附睾一併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输精管移行上皮癌,乃行X线放射治疗,每周5~6次,一次剂量100r,总量2800r。病儿情况恢复良好,于1964年10月9日出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52岁,男性,以“右阴囊内肿物七月余,近日逐渐增大”入院。查体:近右附睾尾端可触及约3×4Cm之囊性肿物,无触痛,于右附睾头部下方之睾丸实质内可触及黄豆粒大小肿物,质硬,亦无触痛。胸透及腹平片无阳性所见。临床诊断:右精索囊肿,睾丸肿物。于1987年2月17日局麻下手术予以切除之。术中见精索靠近附睾尾部有3×3Cm囊性肿物,并将睾丸实质内肿块一并完整切陈。 病理:睾丸肿物约0.6×0.5Cm,质硬韧,包膜完整,切面呈灰黄色。镜下所见: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右下腹转移性疼痛1天入院。入院时查体,形体消瘦,营养欠佳,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B超检查提示阑尾脓肿。诊断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回育部见一囊性包块,未见阑尾,包块向右侧升结肠旁沟结肠后向上延伸,其表面局部见局限性透明状肿物。剥离包块时包块破裂溢出胶冻状粘液。考虑为阑尾粘液性囊肿致阑尾粘液性囊腺癌。因麻醉平面低无法行肿块切除,故修补裂口,清洗腹腔,留取癌性组织送病理切片诊查。病理报告:(阑尾)粘液性囊腺癌。2讨论粘液性囊腺癌,在病理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