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红波  白倩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6-1848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量表、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总分66.59±15.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6±8.2,40分以上者43%)和焦虑情绪(SAS平均分为34.5±7.6,40分以上者23.9%)明显;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51,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社会支持度可有效降低其负担水平,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并最终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2.
痴呆照料者照料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痴呆患者照料者照料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照料者负担问卷(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40例痴呆照料者的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定40例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痴呆严重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照料负担重CBI评分(32.9±5.6)分,照料负担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负担,发展受限负担,体力负担,情感负担,社会负担,其中女性较男性在时间负担和体力负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L-90测评显示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以焦虑、抑郁、躯体不适感为主,且照料负担与照料者SCL-90总分和患者的精神行为严重度呈正相关。结论:痴呆照料者负担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予以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量表、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总分66.59±15.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6±8.2,40分以上者43%)和焦虑情绪(SAS平均分为34.5±7.6,40分以上者23.9%)明显;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51,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社会支持度可有效降低其负担水平,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并最终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的照料负担特点及照料者出现抑郁的概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5月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中心诊断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料者76名,包括居家照料者24名、住院及养老机构照料者52名,调查内容为一般人口学资料,照料者负担量表、抑郁及睡眠障碍量表评估。分析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者的照料负担,以及照料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居家照料组照料负担总分为(47.31±14.87)分,显著高于机构照料组的(32.57±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料者的抑郁发生率为52.6%,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4.6%;照料者抑郁组中年龄>50岁,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以下水平、居家照料者的比率较非抑郁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疫情期间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料者的照料负担较住院及养老机构照料者重;照料者发生抑郁及睡眠障碍的概率均较高;照料者中年龄大、学历低、居家照料发生抑郁的占比大,需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如心理辅导和帮扶工作,以减轻照料者负担和心理问题,改善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其配偶常因照顾痴呆患者产生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文中研究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痴呆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照料者的基本资料。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90例痴呆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自评分为(42.5±10.9)、焦虑自评分为(38.6±11.4),且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P<0.05)。入组的患者配偶有抑郁症状者占52.2%,有焦虑症状者占42.2%,亦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配偶抑郁评分与患者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值(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社会支持利用度有相关性,其中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配偶焦虑评分与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和客观支持有相关性,其中与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驻黔部队离休干部痴呆照料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于2014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诊治的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n=92),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n=85例)作为对照组,釆用照料者负担问卷、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等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照料者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照料者所承受的负担更重,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所出现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要高度重视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注重给予其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尽所能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照料负担,帮助其保持心理健康,使其生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五省(市)老年痴呆患者照料状况及照料者现状,以期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方法 2011~2012年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MS)和知情人问卷在安徽、上海、山西、广东、黑龙江基线调查的基础上随访3 574人。经"10/66诊断程序"诊断335老年痴呆,通过描述性分析,描述老年痴呆照料者的特征、照料安排与投入等。结果需要照料的痴呆患者125人,照料者平均(55.88±15.31)岁,96人由1个或多个家庭成员负责照料。照料者为患者子女/媳婿占47.2%,配偶占23.2%;75.8%的照料者与患者生活在一起,90.3%已婚或同居,文化程度较低,多数为农民。需要照料痴呆与无需照料痴呆两组间性别、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的照料者已经减少或停止工作,平均停止工作时长(26.9±67.7)个月;照料者在过去的24 h,与老人交流、帮助老人吃饭、扶助去厕所、帮助洗澡和穿衣超过1 h的比例较大。结论对痴呆患者的照料,会占用照料者有偿劳动时间,造成时间负担和经济负担,应关注照料者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68例一线痴呆照料者进行调查,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养老护理机构的一线痴呆照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养老机构的重视,尽早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的负担.方法: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量表来评估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8例的家庭照料者的负担.结果:照料者的负担明显,主要包括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等方面;照料者负担水平与患者的性别明显相关,照料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略高于正常.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家庭照料者的影响和负担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0.
痴呆照料者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跨人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HL  Yu X  Levkoff SE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2966-2970
目的探讨不同人种痴呆照料者心理健康与其照料过程中的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121名痴呆照料者,包括29名美籍华人(CN)、29名美籍非洲人(BK)、32名高加索人(可汀)和31名拉丁族裔(LT),所有被试者接受“老年人照料者的预后”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照料者的认知状况问卷、受照料者的简短生活能力量表和工具性生活能力量表、照料者抑郁量表、照料者健康状况问卷,及照料应对方式问卷。结果BK、可汀和LT组照料者以女儿居多;CN组配偶、子女所承担的角色较均衡。照料者抑郁量表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组间差异不具显著性。不同种族照料者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接纳现状条目和寻找积极因素条目评分均为BK〉WT〉LT〉CN(P〈0.05),增加疾病知识条目评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照料者抑郁体验与照料者和受照料者的基本背景及照料应对方式有关(P〈0.01),不同种族照料者抑郁体验相关的应对方式不同。结论不同种族痴呆照料者心理状况与其应对策略有关,抑郁体验相关应对方式具有跨人种差异。有必要探讨适合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照料者应对策略培训和保健模式,以提高痴呆照料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家属照料者与非家属照料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家属照料者与常模相比,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强迫、敌对、精神病性有差异(P〈0.05或0.01),非家属照料者与常模相比,在焦虑、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有差异(P〈0.05或0.01),家属照料者与非家属照料者相比在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指标上存在差异(均P〈0.01),相关分析提示痴呆严重程度、病程、照料者自身因素与SCL-90各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良,主要表现为情绪方面的问题,家属照料者心理状况比非家属照料者差,影响因素既有照料者自身因素又与患者病情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希佳 《吉林医学》2014,(12):2644-2644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看护人员的抑郁症的发病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7例脑中风患者的家庭看护人员,采用汉弥尔顿抑郁量表,对9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看护人员进行抑郁症发病率的测量,运用专业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经济状况与抑郁症发病率高低的相关性。结果:年龄越大,患抑郁症的几率越高,患抑郁症的女性要高于男性,经济条件低的患抑郁症要高于经济条件高的。结论:社会应该更加重视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看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以期降低抑郁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减轻居家痴呆照顾者负担的护理干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发生率逐年增高,痴呆家属照顾者的负担逐渐加重,需要给予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以促进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外研究者在此方面的干预性研究,重点介绍了心理教育课程培训干预、环境调整干预、认知一行为干预、心理社会干预及综合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比较,目前国内的干预方式多以关注患者为主,对照顾者关注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尝试多种方式,将关注患者与关注照顾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失智患者照顾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以改善失智患者照顾者心理状况。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老年综合病房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65例失智患者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5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服药、安全指导等,出院后3个月接受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包括成立微信随访小组、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发布疾病相关知识、安排小组成员参与微信群聊等。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照顾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结果 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分别为38.09±4.96、39.14±7.76,对照组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分别为41.73±6.39、43.15±7.13,经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2、-2.170,P<0.05)。 结论 微信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方式既为失智患者照顾者提供专业的知识和心理支持,同时为不同照顾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提高失智患者照顾者心理状况有积极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SCL-90对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8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老年非痴呆病人照料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以及指导体系,认真做好本项疾病的宣传以及护理知识的指导,设法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社区和家户调查数据,选取397个社区的7 822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社区社会环境包括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三类,自评健康采用五个等级评分。采用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中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   结果   自评健康不好的比例为28.8%。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在城市和社区层面均存在差异,并且社区水平方差缩减比达到35.71%。中、高人均纯收入社区相比低人均纯收入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84,P<0.05;OR=0.70,P<0.05)。中、高文化程度社区相比低文化程度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8,P<0.05;OR=0.73,P<0.05)。实行失业补贴的社区其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7,P<0.05)。个体水平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差(OR=4.46,P<0.05)。城市的中老年自评健康状况较农村更好(OR=0.76,P<0.05)。   结论   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失业补贴与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呈正相关。需要特别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完善失业保障政策,促进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在应对疾病的过程中,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作为一个二元整体均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心理健康,而目前缺乏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关系的现状及相关性调查。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10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3所医院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共580对,采用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2%。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4(4)、0(1)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总得分为8(8)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知识、信念和资源维度得分分别为4(4)、3(3)、0(2)分。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与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rs=0.715,P<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均处于低水平且二者呈正相关,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同步教育,以期达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对策,为民政部门提供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9月入住长春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科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8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长期卧床病人照料者的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心理状况欠佳,部分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各级政府应关注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