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方法 对1996~2001年实施的有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7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1~5年,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1分,术后平均82分,优10例,良23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9%。并发症:假体松动下沉2例,关节脱位1例,假体柄下端穿出股骨1例,感染3例,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坐骨神经损伤,亦无其他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认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好,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熟练,术后处理得当,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效果,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相关的问题。(2)方法:对1995年3月-2000年3月实施的有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8例进行总结分析。(3)结果:随访1-5年,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9分,术后平均91分,优1例,良13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77.8%。并发症:假体松动下沉2例,假体柄下端穿出股骨1例,股骨大转子劈裂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例中髋臼不同程度磨损8例,患肢大腿深静脉不全栓塞1例,无1例术后感染、关节脱位。(4)结论:a.强调年龄的选择,对中青年患不能随意“砍头”。b.全髋置换后功能恢复优于股骨头置换,股骨头置换不适合于相对年轻患。c.重视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d. 进口假体明显优于国产假体,国产人工假体必须在假体材料、设计、加工手段及配套工具等方面加以改进,才能提高我国人工假体置换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HG生物复锁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HG生物复锁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5例单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随访8~30个月,根据Haris评分法及X线照片结果评定早期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早期疗效佳,术后Haris评分平均为94分,优良比例达14/15。无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大腿中段疼痛,发生比例为3/15。结论:HG生物复锁型人工髋关节初期固定牢固,假体钛丝层面骨长入良好,生物学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5.
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感染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早期伴发深部感染的医源性方面的失误及不足。方法 分析讨论1993 ̄1996年4a间176例189髋术后并发深部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本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并发深部感染率高达6.5%,其中6例为短期内施行第2次手术。结论 目前的手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条件方面存在极大的感染隐患,术后种种预示感染的临床征象及实验室检查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 ,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 ,只要轻微外伤就能引起股骨颈骨折 ,骨折后往往不容易愈合 ,恢复慢 ,给老年人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 ,我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人 ,可以早起床、早下地、早行走 ,而且并发症少。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本院手术的人工髋关节置换 35例 ,男性 16例、女性 19例 ,年龄 5 6~80岁。 35例中左侧 17例 ,右侧 18例 ;骨折 2 9例 ,类风湿关节炎 3例 ,股骨头坏死 3例 ;人工关节采用骨水泥型 2 9例 ,非骨水泥型 6例。术中置换成功率为 10 0 %。2 护理体会2 .1 术前准备2…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置换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假体,用以修复人体病损关节,以恢复人体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人工关节的研制和应用日趋完善,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就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减少或解除髋关节疼痛、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本院近来成功开展了13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坤祥 《湖南医学》2002,19(2):119-119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评价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1年6月该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157髋).男73例,女89例;平均年龄56.2岁.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7例,骨关节病32例,骨肿瘤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患者的情况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症状、体征、X线照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152例(157髋)患者其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142例(143髋)患者随访1.5~8.0年,平均4.1年.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5.8分提高到术后的95.0分,最后一次随访平均Harris评分为87.1分.骨水泥反应3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伤口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4例,股骨骨折3例,疼痛24例,下肢不等长2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患者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9年4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者共96例,股骨颈骨折49例,头缺血坏死3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4年,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疼痛6例,假体脱位3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股骨骨折4例,假体松动4例,髋臼磨损3例;双下肢不等长5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合理选择人工假体,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当髋关节因疾病导致破坏,出现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就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损害,疼痛及功能丧失等均可以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使医护人员面临挑战,手术前后的循证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翻修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要点。方法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共翻修人工髋关节16例,术后随访随访4~70个月,平均24.3个月。对其翻修原因、假体类型、骨缺损修补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心血管疾病于术后3年死亡外,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植骨愈合良好,Harris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在翻修过程中骨缺损的修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梁月妹 《吉林医学》2004,25(1):22-24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对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 18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整体护理 ,通过防褥疮、防感染及饮食护理等手段 ,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 ,术后 2周拆线 ,患者可下地锻炼行走 ,无褥疮、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系统的整体护理能够帮助该类患者早日康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使用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临床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住院14~21 d,平均16 d;均顺利通过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正确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无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人工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F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DS组)以及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FD组)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后采用PCIA。FS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DS组镇痛首剂给予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20 mg+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FD组镇痛首剂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托烷司琼2 mg,镇痛泵配方为氟比洛芬酯200 mg+地佐辛20 mg+托烷司琼4 mg。术毕前30 min给予镇痛首剂和托烷司琼2 mg,接静脉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12、24、48 h被动活动时和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静息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DS组明显高于FS组和FD组(P<0.05),FD组与F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活动时: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在DS组、FD组、FS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24 h DS组较FS 组明显降低(P<0.05);泵按压次数:术后12、24 h DS组较FS组、FD组明显增多(P<0.05);头晕的发生率FS组较DS组、FD组显著降低。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均可有效地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息痛,但对运动痛的制止效果前者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的协同镇痛效果不如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或地佐辛,且头晕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人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采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患有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髋螺钉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髋关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的总有效为65.0%,其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生活工作能力显著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手术入路与后外侧手术入路对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前外侧组和后外侧组,各30例;2组分别给予治疗前后评定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置换术前和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第10天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周径测量变化。结果: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和第10天A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和第10天周径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不大,但前外侧组疼痛与肿胀较后外侧组改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乔俊  陈天健  朴杰  黄小俊 《海南医学》2007,18(10):50-51,36
目的 探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至2006年选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选取采用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0例.随访3个月~72个月.结果 关节置换组全髋置换15例全部愈合,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无并发症,harris评分90%;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14例愈合,1例髋关节脱位发生,harris评分80%.对照组中:股骨颈空心钉15例,11例愈合,3例骨不连接,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harris评分65%;股骨颈动力髋15例,13例愈合良好,2例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受限;harris评分70%.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髋关节功能重建的治疗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有助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