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全血血小板CD41和CD6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儿,分为治疗前(急性期)和治疗后(恢复期),对照组为16例体检正常儿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41、CD61的表达水平。用超声心电图观察KD患儿心脏冠状动脉的变化并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和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结果 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CD41和CD61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D急性期CD41表达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D急性期CD61表达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组CD41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组CD4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6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CD41和CD6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KD的早期诊断及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D61和CD62P动态变化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及其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0例KD患儿按照冠脉损伤程度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患儿血小板CD61和CD62P在入院即刻、5d、10d、15d的表达水平及同时应用心脏彩超对冠脉内径进行测量,并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61、CD62p、冠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CD61、CD62p水平变化可有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及本病的诊治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全血血小板CD41和CD6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儿,分为治疗前(急性期)和治疗后(恢复期),对照组为16例体检正常儿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41、CD61的表达水平.用超声心电图观察KD患儿心脏冠状动脉的变化并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和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结果 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CD41和CD61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D急性期CD41表达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D急性期CD61表达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组CD41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组CD4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6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CD41和CD6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KD的早期诊断及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纯糖尿病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正常对照组49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早期糖尿病组CD62P、CD63阳性表达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CD62P、CD63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血和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FCM)观察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R).结果FCM测得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阳性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PAgR,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PAgR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r1=0.382,r2=0.329,P均<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及PAgR的测定对判断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提示在血管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62P、CD6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4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CD62P、CD6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活化血小板表达明显增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活化血小板的高表达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脑卒中患者病程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率,探讨血小板活化在卒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79例原发脑梗死、32例脑出血、3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2p、CO63、TSP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在脑梗死病程的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呈动态变化,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存在血小板活化,CD62p、CD63、TSP三者呈正相关。结论:CD62p、CD63、TSP均可做为血小板活化的监测指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防治胸梗塞中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急性期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40配体(CD40L)表达水平,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CD40L的变化,以期探讨IVIG治疗机制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法检测11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及1g/kg IVIG治疗后其PBMC表达CD40L阳性细胞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川崎病患者PBMC表面CD40L表面较正常对照持久;对1g/kg IVIG敏感者治疗后患者PBMC上表达CD40L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1g/kg IVIG不敏感者治疗后PBMC中高表达CD40L的细胞数增多,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例急性期已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其PBMC上的CD40L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者。结论:CD40L升高在川崎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中起一定作用,IVIG可能通过下调川崎病PBMC上CD40L表达水平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体内静态血小板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62p、CD63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免洗免疫直标法,用血小板CD41a、CD62p、CD63荧光单抗分别标记20例正常人、15例正常孕妇及16例先兆子痫产妇静息态与ADP活化后血小板,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其表达量。结果 先兆子病产妇组静息态与活化态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量均较正常孕妇组显著增高,CD41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静息态间及活化态间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a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先兆子病产妇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表达,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PA,PAI-1;统计学方法: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PAI-1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而t-PA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5);糖尿病组血小板表面CD41的表达,血清ET-1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血浆PAI-1水平均较不伴血管病变组增高(P<0.05);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序小板表面CD41的表达、血浆t-PA水平、血清ET-1水平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指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探讨血栓前状态若干相关分子标志物即血浆内皮素-1(ET-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及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19、CD56、CD2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表达情况及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AML初发患者130例,采用三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CD34/CD13/CD45/CD19、CD34/CD56/CD33/CD45和CD34/CD2/CD33/CD45),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初发AML病人骨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在AML中CD19阳性表达率为2.31%(3/130例),CD56为3.75%(3/80例),而CD2为1.25%(1/80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无表达。结论CD19、CD56、CD2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表达率很低;CD56、CD2可作为AML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指标;CD19在AML微小残留病检测中无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CD28+和CD8+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病人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CD8+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CD28-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CC病人CD8+细胞升高,CD8+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CD28-细胞数升高,CD8+CD28+细胞数降低;CD8+T细胞的升高是CD8+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免疫组化结果。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5年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存档的36份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来源的肿瘤CD117和CD34阴性,间质瘤是Desmin和Actin阳性反应以外CD117、CD34均为阳性表达,神经来源的肿瘤NSE和S-100均阳性表达。结论: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间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与胃肠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免疫组化常表达CD117、CD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验方结肠康I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 以5 %2,4,6-三硝基苯磺酸和50 %乙醇注入大鼠肛门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给药15 d后,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细胞黏附因子CD54.结果 造模后CD4、CD8显著降低,CD4/CD8、CD54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经结肠康I号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结肠康I号大、小剂量组CD4、CD8显著升高,CD4/CD8、CD54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结肠康I号具有调节CD4/CD8平衡及抑制细胞黏附因子CD54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10、CD133和CD15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9年3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105例,并取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组织作为癌旁 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的表达。随访至 2020 年9 月30 日,以患者死亡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计算患者总生存期。结果 癌组织CD10、CD133 和 CD157 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 <0.05)。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 优于阴性患者(P <0.05)。年龄[R^R=1.628 (95% CI:1.218,2.940)]、临床分期[R^R=1.982 (95% CI: 1.435,3.495)]、浸润深度[R^R=2.653 (95% CI:1.782,4.213)]、淋巴结转移[R^R=3.287 (95% CI: 1.989,5.456)]、CD10 阳性表达[R^R=2.081 (95% CI:1.297,3.241)]、CD133 阳性表达[R^R=1.768 (95% CI:1.190,2.879)] 和CD157 阳性表达[R^R=2.463 (95% CI:1.797,4.165)] 是影响胃癌患者预 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10、CD133 和CD157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对CD80、CD86、CD40在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上表达的影响,探讨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中与T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并进行OX42染色鉴定,当细胞培养达80%融合状态时分为正常培养组和LPS刺激组.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细胞CD80、CD86和CD40 mRNA的表达,硝酸还原法和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量.结果 RT-PCR检测显示,LPS刺激组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CD80、CD86和CD40 mRNA的表达较正常培养组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培养组的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有少量NO和TNF-α分泌,LPS刺激组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TNF-α的分泌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18.10±1.57)μmol/L vs (1.55±0.15)μmol/L,(51.07±4.30)pg/mL vs (2.37±0.3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培养的大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有共刺激分子表达,LPS刺激后表达上调,提示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可能与T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CD28、CD80、CD86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共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6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5例正常对照皮肤中CD28、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银屑病皮损中CD28在真皮乳头、表皮基底层及棘层有较强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0、CD86在表皮颗粒层、棘层的表达相对正常皮肤均有明显的增强(P<0.01).结论CD28、CD80、CD86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覃淑娟  柳广南 《医学综述》2009,15(19):2905-2908
CD40/CD40配体(CD40/CD40L)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息传递途径,通过诱导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细胞、体液免疫并参与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缺陷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免疫、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CD133、CD34、CD4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不同表达组合所构成的细胞亚群.方法 收集术前病理确诊的肺癌新鲜组织40例,外周正常肺组织10例,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选用CD133、CD34、CD44、CD117、CD43、CD45、LIN(CD2,CD3,CD31,CD64)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上述表面抗原在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细胞中的分布,通过流式双参数图分析CD133、CD34、CD44双抗原组合表达形成的细胞亚群.结果 肺癌实质细胞中(LIN系列及CD45阴性),CD133、CD34、CD44表达弱阳性,CD117、CD43阴性;非参数秩和检验示,CD133、CD34、CD44在肺癌及正常肺组织幼稚细胞中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肺鳞癌与肺腺癌细胞中,CD44 、CD133-CD34-、CD133 CD44 、CD133 CD44-、CD133 CD34 、CD133-CD34 及CD133-CD44 的表达量不同(P<0.05),其余表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显示,肺癌幼稚细胞可主要归类为4种亚型.结论 CD133、CD34、CD44可能是肺癌幼稚细胞标记,有利于更好研究肺癌细胞发育和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72例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计算CD+4/CD8+值,分析2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42±9,20±7,2.10±0.17,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16±8,11±6,1.3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