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好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但套管内添加促进神经再生的因素是否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还不清楚。 目的:观察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在体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观察,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与胫腓神经分叉之间坐骨神经的中点处切断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中空圆柱形套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纺织科学院共同发明的一种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方法:SD大鼠20只双腿40根坐骨神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根。正常对照组:未做处理;单纯套管组:切断坐骨神经,作单纯海洋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缝合;神经生长因子组:桥接后在管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碎片组:套管中加入切碎的自体神经片断。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计数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量各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单纯套管组再生神经纤维的形态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增多(P〈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降低(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单纯套管组套管轮廓仍然存在:套管内可见大量连续的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再生神经纤维和髓鞘连续平直地通过管腔,远近端之间在纤维数量差别不大;神经组织之间以及与管壁之间出现大量血管组织。 结论:剪碎的神经片断和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套管小间隙桥接修复损伤周围神经过程中未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MSCs)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通过MSCs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神经套管,探讨其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和MSCs的体内分化去向。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培养纯化的成年大鼠MSCs,传代扩增。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缺损长度0.5cm,实验分3组,每组8只SD大鼠,各组均取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A组:复合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桥接组;B组:单纯神经套管桥接组;C组:造成神经缺损后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各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8周各组的再生的神经纤维已越过套管缝合口,A,B,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45.2&;#177;1.32,54.2&;#177;1.47,66.5&;#177;1.4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10&;#177;3.71),(32.89&;#177;4.01),(25.45&;#177;3.78)m/s。上述各指标及远端神经轴突面积各组间比较均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复合了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甲壳质套管组,单纯套管组优于神经移植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em,MSCs)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通过MSCs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神经套管,探讨其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和MSCs的体内分化去向。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培养纯化的成年大鼠MSCs,传代扩增。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缺损长度0.5cm,实验分3组,每组8只SD大鼠,各组均取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A组:复合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桥接组;B组:单纯神经套管桥接组;C组:造成神经缺损后原位神经移植组。术后4周和8周分别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各组动物均有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8周各组的再生的神经纤维已越过套管缝合口,A,B,C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45.2±1.32,54.2±1.47,66.5±1.4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10±3.71),(32.89±4.01),(25.45±3.78)m/s。上述各指标及远端神经轴突面积各组间比较均有: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了MSCs的甲壳质神经套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甲壳质套管组,单纯套管组优于神经移植组。  相似文献   

4.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C组:方法同B组,但束膜开窗。各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取材并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自体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端侧吻合的外膜、束膜开窗组(P<0.05);外膜开窗组与束膜开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其再生神经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筋膜管替代神经材料对面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面神经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2/07在咸宁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进行,选择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切去其双侧面神经上颊支0.5cm作为动物模型。肌筋膜管桥接组:以肌筋膜管桥接右侧面神经颊支的缺损;外膜直接缝合组:左侧面神经颊支被直接缝合,分别于术后5和8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组织学观察等,以比较两组(侧)面神经颊支的再生情况。结果:实验白兔24只均纳入结果分析。①术后5和8周形态及组织学观察显示肌筋膜管桥接组瘢痕明显少于神经直接缝合的对照组。②术后5周时组织图像分析显示桥接段再生有髓轴突数目和再生(恢复)率,肌筋膜管桥接组明显优于神经直接缝合组犤肌筋膜管桥接组:(1032±234)根/片和(23.72±7.26)%,外膜直接缝合组:(678±193)根/片和(15.70±5.23)%,t=2.52,P<0.01犦。③术后8周时电生理检测两组桥接段再生轴突的电传导速度显示肌筋膜管桥接组明显快于神经直接缝合组犤肌筋膜管桥接组:(17.69±0.14)m/s;外膜直接缝合组:(14.82±0.12)m/s,t=2.390,P<0.01犦。结论:在面神经损伤修复术中,肌筋膜管桥接治疗神经缺损的效果好于神经张力下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定向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可以按需分泌各种因子,提供神经再生的基质和基础细胞。 目的:研究桥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复合神经导管在神经端侧吻合中的作用。 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3组,切断右后侧腓总神经中部分支,近端结扎,翻转缝合于肌肉内,对照组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与胫神经以30°-45°夹角行传统端侧吻合,支架组以同等间隙及夹角桥接壳聚糖导管于胫神经-腓总神经端侧吻合口间,细胞-支架组以同等间隙及夹角桥接填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壳聚糖复合导管于胫神经-腓总神经端侧吻合口间。术后12周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和抗S-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细胞-支架组壳聚糖复合神经导管完全降解,神经直径接近正常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与支架组(P <0.01);抗S-100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支架组可见大量棕红色增殖的许旺细胞排列在再生神经纤维周围,支架组与对照组棕红色物质少而稀疏,许旺细胞生长情况较差。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端侧吻合中对神经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诱导轴芽生长,加快再生纤维生长速度,促进许旺细胞生长及成熟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人胚雪旺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组织工程方法用PLGA导管和polyglactin 910纤维负载人胚雪旺细胞预先构置好人工神经,然后用于修复大鼠2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并与神经切断后原位缝合以及用单纯的PLGA导管进行修复的实验组进行对照.通过活体肢体功能观察、靶器官肌肉测量、电生理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连续组织切片图像分析以及透射电镜等检查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人工神经修复组神经再生良好,效果接近于神经原位缝合组,明显优于单纯的PLGA导管修复组.结论人胚雪旺细胞构建的人工神经可以修复20mm的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横断伤外膜修复后促进神经再生的效应及途径。方法 96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缝合对照组和缝合手法组,每组32只。后两组建立坐骨神经横断伤外膜缝合模型,缝合手法组给予捻揉手法及跑台训练,每天1次。分别于干预后2、3、4、8周各组取8只大鼠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轴突数及施万细胞数。结果与缝合对照组比较,缝合手法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在干预后4周、8周加快(P0.05),轴突数目在2周、4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万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可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
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尚咏  张正之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77-2078
目的 比较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与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Wister大白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切断左侧腓神经1cm,造成神经缺损,取对侧相应的腓神经桥接缺损。B组:切断左侧腓神经,在邻近的胫神经干外膜上开一1mm小窗,将腓神经远端吻合到胫神经干侧方开窗处。C组:方法同B组,但束膜开窗。各组分别于术后8、12周取材并进行大体、组织学、形态定量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 自体神经移植体修复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端侧吻合的外膜、束膜开窗组(P<0.05);外膜开窗组与束膜开窗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其再生神经纤维质量优于端侧吻合法。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再生神经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并探讨改善微循环对早期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成A、B2组,用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右侧8mm长的坐骨神经缺损。术后2周A组开始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3ml,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B组无任何治疗。术后6周,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微循环和组织学检测。结果:2组的再生神经均已越过远端缝合口,A组再生神经的微循环指标与有髓神经纤维数、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B组。结论:在周围神经再生的早期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并促进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result of a choice to Live a Legacy or Live a Lie. The choic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inical practice model (CPM) designed to create a healthy, healing integrated practice culture. The focus i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l that is a unique ongoing process called the Core Belief Review. The purpose of the review is to uncover those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for both those who give and receive care. The ongoing open communication process provides insights and truths about reality and a sense of direction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the work necessary to create and sustain the best places to give and receive care. The results of the review feedback from 2500 providers and recipients of care are correlated to the actions taken to address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point-of-care reality and the clinical outcomes reached as a result of collabor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Nazarko L 《British journal of community nursing》2008,13(8):354, 356, 358 passim
Around 7500 people in the UK have a urostomy. A urostomy is normally performed if a person has bladder cancer, congenital bladder abnormalities. Many people who have a urostomy have long term conditions and may require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community nurs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urostomy including stomal complication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dermal complications. Although stoma complications are common and can affect quality of life, many people with a stoma tend not to seek help. Community nurses can provide care and support to optimize stoma management and enable the person with a urostomy to enjoy the best possible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