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孔佩艳  陈幸华  张曦  刘红  刘林  高蕾  曾东风  高力 《重庆医学》2007,36(17):1729-1731
目的 总结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经验及疗效,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难治复发性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17例,其中HD 5例,NHL 12例,均成功出仓.随访6个月以上,17例患儿中有1例死于T细胞NHL早期复发,另1例死于放疗并发症,其余患儿均无病存活.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难治复发淋巴瘤患儿的疗效,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淋巴瘤患者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研究表明,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生长因子(rhG-CSF)广泛应用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最近,我们将国产rhG-CSF应用于2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获得成功且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近年已用于某些实体瘤 (如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 )治疗 ,且获得了较好效果。文献报道 ,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明显提高 ,患者生存期延长。淋巴瘤合并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很少见 ,用常规手段往往疗效和预后不佳。笔者应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合并黑色素瘤 1例。国内尚未见相同报道。1 病例摘要患者 ,男性 ,36岁 ,住院号 42 5 95 2。 1997年 7月发现右腋下肿块 ,在我院病理切片报告为弥漫性多形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化 :LCA (± ) ,L 2 6 (- ) ,UCHL 1(+ ) ,Ki 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恶性肿瘤20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19例,最终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出舱。结论: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随机抽取30名,2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进行治疗;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及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至2018年4月1日,观察组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化疗极大的改善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促进了造血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孔佩艳  严媚  陈幸华  刘红  刘林  张曦  高蕾 《西部医学》2007,19(5):811-812,814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初发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HD 12例,NHL 37例。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均成功出院。移植患者中有1例死于放疗并发症,其余患儿均存活。结论规范治疗是儿童淋巴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难治复发淋巴瘤患儿的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远期疗效。方法:我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39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霍奇金淋巴瘤7例,移植前状态:移植前患者达CR1 21例,CR。9例,PR9例。结果:移植后CR32例,PR7例,无移植相关死亡。全部病例随访至2014年2月,随访时间6~105个月,3年以上23例,5年以上16例。1例霍奇金恶性淋巴瘤Ⅳb期患者(病理分型为混合细胞型)移植后11个月出现复发,移植后13个月死亡。1例弥漫大B淋巴瘤移植后6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8例NHL患者分别于移植后21,25,26,27,31,32,63,83个月死于复发或进展。其余29例存活至今(CR22例,带瘤生存7例),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78.3%(18/23)和;5年EFS为56.2%(9/16);总生存率74.4%(29/39)。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比单纯化疗有更好的疗效,对提高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可能有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属高度恶性淋巴瘤。我医疗组2008年3月收治1例12岁男性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该患儿从发病至死亡为1年3个月,期间使用了联合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中药等治疗手段,但最终死于该病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对高危、复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恶性淋巴瘤经CHOP方案等化疗或局部复发病灶放疗达CR或PR后,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大剂量化(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22例恶性淋巴瘤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放)疗后均为CR,所有患者的骨髓抑制均迅速恢复,未发生严重出血、感染及治疗相关死亡,平均无病生存期已达26个月.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大剂量化(放)疗,对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有较高的CR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9例HIV相关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HIV相关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相关护理经验,规范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加强过程管理;加强职业防护,预防交叉感染;回输后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关注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做好健康宣教。结果 9例HIV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浆母细胞淋巴瘤2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9例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出现反复发热,2例出现腹泻。结论 加强对HIV相关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护理,对于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科2000-2011年采用异基因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7例,HLA配型全相合(6/6相合)10例,5/6相合5例,4/6相合2例.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120 mg/kg分2d静滴,马利兰12~ 14 mg/kg分4d口服,氟达拉滨30 mg/m2×5 d.全相合供体采用CsA+ MTX+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不全相合供体采用ATG+ CsA+ MTX+ MMF预防GVHD.移植物均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发生急性GVHD 9例(52.94%),发生慢性GVHD 11例(64.71%).随访12 ~ 120个月,6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8、11、15、19、21、34个月疾病复发而死亡,3例患者死于GVHD合并感染,余8例健康存活.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焕凤  张曦  高蕾  张诚  高力  李云龙  刘学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11,40(30):3042-3043
目的分析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进行第1次DAHSCT移植,以洛莫司汀(CCNU)+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其中5例加用洛铂;以上患者在第1次DAHSCT术后4~6个月进行第2次DAHSCT,预处理方案为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其中有7例加入洛铂。结果所有患者经DAHSCT治疗后均获造血重建,第1次DAHSCT的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2次,经24~63个月随访,存活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重度感染),2年无病生存率为91.7%。结论 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外周血或骨髓干细胞移植,以MAC或EAC方案预处理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结果:全部病例移植后重建造血,已无病生存5~26个月.结论:自体外周血(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即化疗缓解后 ,用白细胞分离器从病人的外周血采集干细胞 ,将干细胞冻存 ,在化疗 或放疗致骨髓衰竭时再回输病人体内 ,来重建造血功能。我院于 2 0 0 1年 1月为“淋巴瘤急淋变”患者进行了首例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 5a ,学生 ,1 999年 4月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在外院确诊“恶性淋巴瘤”。 2 0 0 0年 4月因病情恶化来我院诊断为“淋巴瘤急淋变”。经化疗后缓解半年 ,于当年 1 1月来我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入院…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等,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最有效的方法。无论是自体移植还是异体移植,在移植前均需接受预处理,即超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明显受到抑制,此时极易发生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我们从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16例移植患者,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2例罕见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患者。方法:总结2例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结果:病例1,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异常升高,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细胞遗传学示46,XY,(8;13)(p11;q12)。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病例2,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血常规异常就诊,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伴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细胞遗传学示t(8;9)(p11;q32),分子生物学检测CEP110-FGFR1融合基因阳性,淋巴结活检为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患者均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无病存活分别为移植后16年和6年。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成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病内科,于1996年5月5日,成功地对一例同时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进行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混合移植。这在国内是首例。患者为54岁男性,半年前...  相似文献   

18.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ABSCT).是指应用大剂量的化疗或(和)重组人造血强胞刺激因子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中,然后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浓集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含造血干/细胞)并冷冻保存.待大剂量化/放疗尽可能杀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再回输给患者以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力达治愈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目的。现将我院1998年1月~1999年2月进行的3例ABSCT在移植治疗中的护理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例,年龄26岁—65岁.男2例,女1例,2例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显例为小细胞性肺癌。自—7天进入空气层流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和风险.[方法]4例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数次化疗后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同胞供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4例中3例移植前部分缓解的患者移植后均获完全缓解,2例至今分别无病生存6年和2年,1例于 349 d死于淋巴瘤复发,1例于 205 d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方法,但有一定风险,应谨慎选择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放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造血重建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淋巴瘤经常规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后行APBSCT治疗,动员方案为VP-16 1 500 mg/m^2 +G-CSF 5 μg/kg.预处理方案: 1例采用单一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3.6 g/ m^2加全身放疗,其余17例采用BEAC+BCNU 450 mg/m^2+CTX3.6 g/m^2+Ara-C 1.5 g/m^2+VP-16 800 mg/m^2方案.结果: 18例患者行APBSCT治疗后均移植成功,重建造血功能,其中1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后血常规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其余17例均于干细胞移植后30 d内恢复正常.移植前14例病变达CR,4例达PR,移植后17例达CR,1例达PR.随访10(1~5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疗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