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院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二级医院的急诊救治和空运后送的组织与实施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维和部队批量伤员救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马里加奥“4·26”车祸事故和基达尔“5·13”地雷爆炸中,批量塞内加尔伤员在中国二级医院急诊救治和空运后送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抢救和空运后送模式的可行性及救治效果。结果经二级医院迅速、合理、高效的组织与救治伤员,本组14例伤员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成功获救。结论联合国维和部队二级医院对批量伤员采用快速分流救治,损伤控制手术,及时安全的空运后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外伤伤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赵炜  冯聪  陈力  黎檀实 《临床急诊杂志》2013,(7):304-305,307
目的:实现地震批量伤员的科学救治,提高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水平。方法:根据芦山地震医学救援的基本情况,结合汶川、玉树地震的救援经验,综合总结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分级别阶梯救治;分阶段重点救治;多学科协作救治;海陆空立体救治;信息化高效救治。结论:根据目前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现状,应进一步健全国家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完善各级灾害医学救援预案,重视空运后送和信息化救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救治中如何提高青少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紧急救治及后送能力。方法2008年5月在地震灾区汶川县漩口中学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全程参加了33例脊柱外伤患者的现场紧急救治,空运多名脊柱外伤患儿至成都军区总医院并随机护理。结果33例脊柱外伤患儿成功现场救助,空运转送过程顺利,途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青少年脊柱外伤患者的正确现场救治,对病情发展及预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的良好应变能力、对患者的妥善管理和及时的病情观察,是成功空中转运重症脊柱外伤患者的必备条件。后送途中对外伤青少年早期开展心理干预救助,将降低灾害所致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平战时提供一套适合担架、野外救护的多功能输液、供氧固定装置。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旋转式急救输液架进行院前急救、模拟战伤救治和空运后送。结果 成功地对438名模拟伤员进行了战地救护及空运后送;有效地完成了院前急救及家庭救治患者467例。结论 本急救装置可固定在任意器件上多场合使用,可旋转,有防脱、防晃和氧气固定装置,为快速转运伤员维持救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空运又称空中转移、空中转运或航空医疗后送,属于空军卫生勤务保障的范畴.1910年法国女飞行员马尔文格在沙隆第一次完成了用飞机运送患儿的飞行,掀开了现代航空后运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战争中,如何安全及时地将伤病员转移到医疗条件良好的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是医疗后送中的一大难题。而空运后送因能够及时、快捷地将伤员送达指定地点并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备受关注。但是空运后送不同于地面伤病员的后送,在飞行过程中因飞机的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出现的低气压、缺氧、晕机、噪声等会对伤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抢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维和部队二级医院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张翼  周红红 《护理学报》2005,12(5):40-41
笔者报道中国首支维和医疗队驻刚果(金)第5战区二级医院13例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总结后送前掌握后送标准及时机、后送程序、后送人员职责,做好伤病员的心理准备、生命体征的评估、充分物品准备以及从医院至机场后送过程中的护理,为我军伤病员分级救治和后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军队空运后送护理人员空运救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军队空运后送护理人员空运救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德尔菲函询专家判断系数为0.950,熟悉程度系数为0.875,权威系数为0.913。第1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72、0.116,第2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512、0.230。最终构建的军队空运后送护理人员空运救护能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军队空运后送护理人员空运救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严谨,涵盖了空运后送不同阶段,内容全面,能为军队空运后送护理人员空运救护能力的评价、考核、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未来战争空运后送的护理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军事高科技化及国防战略格局多极化的现代社会里,战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空军卫勤保障尤其是护理卫勤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认真审视未来战争联合作战空运医疗后送的保障需求,认真疏理空运医疗后送的研究成果,认真部署空运医疗后送准备任务,认真研究空运医疗后送保障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护理工作贯穿于卫勤保障的始终,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病死率、伤残率的多少和伤员的预后效果。即直接关系到空军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战伤空运后送救护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杀伤武器的种类不断增多,杀伤效应也相应增大,呈现杀伤强度大、致伤作用时间长、复合伤、多发伤增多等特点[1-2]。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空运后送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护方式[3]。但是,空运受到高空飞行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难度较大[4-5]。如何有效展开救护工作,一直是我军卫生工作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次参加大型联合作战演练和救护训练的实践与体会,浅谈空运后送救护工作的特点,以期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1高空飞行对伤员病情的影响现代飞机虽然已经有各种类型的密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600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分析并比较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伤病员的医疗后送特征,以期为将来应对特大地震伤病员医疗后送的组织实施提供借鉴。方法全面收集源于汶川、玉树地震伤病员医疗后送的现场调研、卫生部工作报告、国内外官方网站,以及数据库文献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从汶川到玉树,伤病员后送原则趋于早期后送、全部后送;后送层级逐渐简化,由灾区一线经公路、铁路直接后送至后方医院,或以空运作为主要后送方式;分级救治概念弱化,力求早期进行专科治疗。结论早期确立适宜的后送原则、建立简化的后送体系、保证充足的卫生运力、科学评估各级救治能力是保证特大地震安全迅速有效的伤病员后送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震中区映秀镇首批伤员检伤救治与后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第三军区大学西南医院医疗队在"5·12"汶川地震震中区映秀镇大批量伤员的检伤救治与后送转运工作,探讨地震灾害现场大批量伤员的医疗救援模式.方法 结合映秀镇救援现场实际,根据CRASHPLAN原则将救治区分为检伤分类区、轻伤区、重伤区和后送区.医疗队工作分组分区实施,检伤、治疗和后送在统一协调下展开.结果 到达后的3 d时间内,医疗队共计分类救治批量伤员415例,其中危重伤员251例,行清创手术153例次,紧急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12例次,直升机空运后送伤员317例.救治工作有序高效,所有伤员在救治过程和后送途中无一例死亡.结论 根据现场救治能力和医疗资源情况科学地把握检伤分类后送原则和分级救治原则,对地震灾害大批量伤员的医疗救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飞行护士是空运救护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运后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分析国内外飞行护士的职业发展现状,有助于促进飞行护士在我国的发展和成熟。本文归纳总结了飞行护士的职业特点及其在空运后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飞行护士的实践与研究现状,提出了飞行护士在我国的职业发展展望,以期对我国飞行护士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返回着陆后院前紧急救治体系建设是航天医学的重要内容。着陆现场环境复杂, 返回舱着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院前救治面临很多现实难题, 及时高效的伤情筛查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提高救治能力的基本前提。美军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TCCC)概念及指南[1], 对于严重创伤人员, 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治与后送过程中的联动救治可以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 600 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后,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通过空运迅速抵达指定地点,积极协助并指导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主要收治重灾区北川县、清川县、平武县下送的大批伤员。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力大,我们克服当地余震不断、医疗药品和器械设施匮乏带来的不便,积极组织救护工作,成功抢救了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现将救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研究群体烧伤病员远距离空运后送的护理组织与实施.方法 对2006年34例烧伤伤员空运后送护理的全过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34名伤员全部为男性,病重25人(占73.53%),病危3人(占8.82%),100%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重度吸入性损伤16人占47.06%,中度吸入性损伤18人占52.94%.空中飞行距离约1 600km.按空运申请、空运前医疗护理准备、运送伤员到达登机点、组织伤员登机、实施空中医疗护理、组织伤员离机与交接、进行飞机的清洁与消毒、补充药材等8个阶段逐步展开救护.结论 对于群体烧伤伤员空运后送,转运前的护理准备非常重要;对群体伤员进行分类编号管理,是防止护理工作混乱的基础.空中转送的医疗与护理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监护增加了转运的安全;统筹使用空中与地面的护理力量,可以提高护理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赴刚果(金)第五批也就是兰州军区第一批维和医疗分队,自从2005年12月20日部署到刚果(金)南基武省布卡武地区,共医疗后送伤病员27人。伤病员空运后送是指根据伤病情需要后送金沙萨比利时三级医院或戈马印度三级医院、报请部队医务官或行政主任军官批准后用救护车送伤病员至卡乌姆机场的空运医疗小组的过程。现将后送至机场途中的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返回着陆后院前紧急救治体系建设是航天医学的重要内容。着陆现场环境复杂,返回舱着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院前救治面临很多现实难题,及时高效的伤情筛查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提高救治能力的基本前提。美军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概念及指南[1],对于严重创伤人员,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治与后送过程中的联动救治可以最大可能地挽救生命[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