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我市201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201例喹诺酮类药物的ADR中,女性发病率62.69%。临床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占48.26%,加替沙星32例,占15.92%。给药途径发生ADR频率最高的是静脉注射,其次是口服给药。给药后,皮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占总数的42.79%,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起丘疹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住院药房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300份2008年8月至9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出院患者病历,对其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菱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2):143-144
目的:众所周知,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光毒性、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及软骨损伤等。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将会大大降低其药效,影响临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期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指导意见。结果及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药物理论学习,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自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合成后,国内外对这类药物进行了不断的研制与开发,现已发展至第四代.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此类药物先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光毒性、心脏毒性、软骨毒性、肝肾毒性等. 相似文献
5.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查我院1997年7月~1998年6月门诊处方6212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从用药调查中发现,与喷诺酿类药物不合理并用的药物有多价阳离子或抗酸剂、抗胆碱药、H。受体桔抗剂、氨茶碱、陕哺胆陡及芬必得等。也有婴幼儿、孕妇使用了本类药物。1不合理井用1.1口服睦诺酮类与制酸剂或多价阳离子药物:诺氟沙星与多价阳离子可形成螫合物而影响其吸收,特别与氢氧化铝并用时血药浓度明显降低。因此在使用本品前6小时及用药后2小时之间避免使用多价阳离子药物。另外,抗酸剂能影响胃液酸度,也可减少本品的吸收。1·2口服峻诺酮类与… 相似文献
6.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149-150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统或肠道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主要包括全身(50.8%)、神经系统(20.0%)、消化系统(15.0%)。结论采用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良反应情况后,再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仇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3-4
目的为熟悉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协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本院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综述。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用药过程应严密监视其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结论通过合理使用可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12年来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该院1989-2001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表。结果:喹诺桐类不良反应有逐年增加趋势,总数占全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表的32%,皮疹,静脉炎等不良反应最多见,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疗程等,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44例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38~58岁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注意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的预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今后应重视总结新一代氟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临床上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将喹诺酮类药物分为4代。第1代为已被淘汰的萘定酸;第2代是应用于尿路和胃肠道感染的吡哌酸,现亦趋少用;第3代的主要特点是在母核6位碳上引入氟原子,并在侧链上引入哌嗪环或甲基恶唑环,使抗菌活性明显增强,血浆药物浓度提高,组织和体液内分布广;第4代在第3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笔者主要对其在临床应用时值得注意的问题及其给药方案设计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氟喹诺酮类(fluroqunlones)是新一代合成广谱抗菌药。目前临床常用的有6种,环丙沙星(CPFX)、诺氟沙星(NFLX)、依诺沙星(ENX)、培氟沙星(PFLX)、氧氟沙星(OFLX)、氟罗沙星(FLOX)。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医院用量上已排第2位,而且呈?.. 相似文献
13.
14.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朱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6):333-334
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的螺旋酶表现出杀菌活性。该类药物在体内具有以下特点:①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相对较高。②半衰期较长,如芦氟沙星半衰期可达35h,第4代喹诺酮类药可每日1次给药。③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多为10%-35%。④体内分布广泛,在组织以及体液中药物浓度高,可有效地达到抑菌和杀菌浓度。但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5.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机制,抗菌作用,耐药性,价格诸方面均优于其他类抗生素。随着品种的增多,临床各科室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为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现将近几年的不良反应报道汇总,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品种较多,抗菌谱广,具有多种临床优点,但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亦多,临床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特点,掌握合理应用要求和用药注意事项,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临床资料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从性别来看,男性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来看,38~58岁年龄段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当充分认识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全面保障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的肌体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笔者列举了临床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临床使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09年10月~2010年4月门诊149例患者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神经、消化、呼吸、免疫、泌尿系统等,其中变态反应、消化及神经系统症状较多也更加突出。结论:合理选用喹诺酮类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减少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Fluoroguinolones)抗菌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众多品种.该类药物的抗菌活性系特异性作用于细菌的DNA聚合酶,阻碍DNA的复制而引起细菌死亡.抗菌作用为杀菌型,抗菌谱广泛而且作用强,有较高的组织、血浆浓度和高清除率,化学及生物学性能稳定,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1,2].因而大量用于治疗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等被细菌感染的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