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海婴  李荔 《中国新药杂志》2012,(14):1636-1638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门诊确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组(n=76)和利培酮对照组(n=79),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帕利哌酮组治疗4周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低于基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帕利哌酮组PSP评分较利培酮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组相当,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利哌酮组显效率80%,利培酮组显效率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第2周起PANSS总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和P<0.01),而2组间在治疗各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高于帕利哌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魏晓云  胡俊 《中国药业》2013,22(5):64-65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4周、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时点PANSS总分及分量表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3~12 mg.d-1)组和利培酮(4~6 mg.d-1)组各46例,疗程为8周。于基线及服药2、4、6、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最终入组的患者为89例,其中帕利哌酮组45例,利培酮组44例,治疗4、6、8周末2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末,2组间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减分率为(68.3±11.7)%,利培酮组为(67.8±12.1)%;帕利哌酮组有效率为71.1%,利培酮组为68.2%,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少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起效快、锥体外系反应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前来我院就诊并确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和实验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给予药物连续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采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于治疗4周、治疗8周评价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4周、8周末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的PANSS评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SP量表于治疗后4周、8周末评价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较基线值均明显升高(P<0.01),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PSP值相似(P>0.05);奥氮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种类存在差异性,奥氮平主要不良反应是体质量增加及嗜睡,帕利哌酮缓释片主要是椎体外系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n=48)和齐拉西酮组(n=48),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及治疗8周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测定心电图、空腹血糖、泌乳素等指标。结果帕利哌酮组46例和齐拉西酮组45例患者完成全程研究,帕利哌酮组与齐拉西酮组在有效率、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利哌酮与齐拉西酮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但在社会功能改善方面帕利哌酮明显优于齐拉西酮。  相似文献   

7.
余雪芹  曾祥刚  高芳 《中国药业》2011,20(11):48-4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剂量6~12 mg/d,对照组予氯丙嗪片治疗,剂量400~600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结果所有患者PANSS评分和PSP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PANSS评分于治疗第4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P评分于第2周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较氯丙嗪片更显著地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徐琳  魏晓云  陈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79-2280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2、4周末PANS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临床疗效,并通过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MSQ)调查治疗满意度;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观察结束时总有效率为86.5%;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于治疗4 d起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于治疗1周末、2周末、3月末、6月末,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于治疗1周时有所下降(P<0.05),于治疗2周末、3月末、6月末,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不良反应轻微,多可自行缓解。社会功能明显改善,治疗满意度为81.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每组40例,进行为期12周的开放性、对照研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同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最终有67例患者纳入分析,帕利哌酮组35例,奥氮平组32例。治疗12周末时,两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7.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下降更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末,两组PSP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帕利哌酮组提高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帕利哌酮组体质量的增加较奥氮平组少(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且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43例)与利培酮组(42例),疗程6周。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中文版(PSP-CHN)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帕利哌酮组的早期疗效优于利培酮组,但2组总体疗效相当;而帕利哌酮组PSP评分以及对社会中有用的活动、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三项维度的改善优于利培酮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并能全面改善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15例,(10.1±2.6)mg.d-1]和奥氮平组[15例,(14.6±5.8)mg.d-1],疗程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和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帕利哌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1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从治疗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自第2周末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第12周末,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1/15)和67%(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7/15)和53%(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帕利哌酮组异常泌乳和(或)闭经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及糖耐量异常发生率高于帕利哌酮组(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奋乃静片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奋乃静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8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有利于长期巩固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罗汝琴  陈仁云 《中国新药杂志》2012,(18):2193-2195,220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6,9和12 mg口服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和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治疗的第2,4和8周末,4组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及减分率与基线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末,12 mg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3 mg组(P<0.01),治疗第8周末,6,9和12 mg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3 mg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头晕和头痛。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罗晓东  金妮妮 《海峡药学》2011,23(12):144-14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对照组给予与喹硫平,疗程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组嗜睡、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首发精神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1例,观察8周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77例患者完成随访,帕利哌酮组38例,利培酮组39例。治疗4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2.9%,利培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6.5%,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无明显差异,但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提出利培酮滴定渐换帕利哌酮缓释片以及其他抗精神病药渐换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用药建议。方法:入组2009年6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疗程满12周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儿,共55例。帕利哌酮缓释片采用利培酮滴定逐渐加量方法,在基线时及治疗后第2,4,6,8,10和12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并于基线和治疗后第4,8和12周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泌乳素、心电图检查,每周进行生命体征及体重测量。结果:全部患儿加药过程顺利,没有患儿因为帕利哌酮缓释片加量而出现耐受性问题。自第2周开始单用组、合用或换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低于基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用组、合用或换用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单用组对体重影响较小,两组对泌乳素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儿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安全性高,适合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青少年中使用时可尝试采用利培酮滴定逐渐换用和增加帕利哌酮缓释片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代江  吴胜 《中国药业》2013,22(5):82-83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帕利哌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利哌酮具有良好的疗效,8周末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90.00%,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心动过速。结论帕利哌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效果及对个人和社会功能影响。方法将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观察组)27例与奥氮平组(对照组)26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精神症状、个人和社会功能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组间PANSS总分大体一致;治疗第8、12周末组间P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帕利哌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治疗组,40例)和利培酮组(对照组,40例),对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开放性对照研究,观察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和8周末检测两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至研究终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总分及分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仅第2周末时帕利哌酮组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周末,血清泌乳素水平在两组受试者中均有明显升高(P<0.05),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更明显。帕利哌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治疗8周末较治疗4周末下降,且无月经紊乱及泌乳等相关症状。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更轻(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