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左室肥厚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讨控制晨峰血压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意义。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SBP)、自昼平均收缩压(dSIBP)、24h平均脉压(24h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晨峰组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MBPS与LVDd、IVST、LVPWT、LVMI均具有正性相关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者与晨峰现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5-7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选择240例患者分为晨峰现象组120例和无晨峰现象组120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对实验患者进行筛查比较各种不同类型患者的评分差异。结果:有晨峰现象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更为显著。结论:降压治疗应控制晨峰现象以防治老年轻度的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128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被分为左室肥厚组49例和非左室肥厚组79例,经体检排除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测定其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左室肥厚组24 h收缩压、24 h脉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负荷、左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而24 h舒张压、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负荷值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显著性。左室肥厚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小于10%(非杓型高血压),占75%;非左室肥厚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大于10%而小于20%(杓型高血压),占79.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不同,将其分为反勺型组(<0%,n=10)、非勺型组(0%~9%,n=21)、勺型组(10%~20%,n=23)...  相似文献   

5.
邓凯 《河北医学》2011,17(6):813-8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需测量身高、体重,化验空腹血糖、血脂,连续测量3次诊室血压,取3次平均值为诊室血压,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左室肥厚(LVH)的评价指标.根据脉压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比较各组LVH发生率.结果:LV...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与左室肥厚发生率的关系。方法观察了 2 5 1例老年EH的 2 4H动态血压 ,心脏B超。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左室受累多见。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是判断高血压数左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其血压波动曲线 ,选择有效的药物 ,确定服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 87例高血压病患者及 2 6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和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病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组的LVMI与 2 4h平均收缩压 (2 4h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及舒张压 (n DBP)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r =0 .183,P <0 .0 5 ;r =0 .2 75 ,P <0 .0 1;r =0 .2 4 3,P <0 .0 5 ) ,与 2 4h收缩压变异性 (2 4h SBPV)、白昼收缩压变异性 (d SBPV)呈显著负相关 (分别为r =- 0 .2 5 3,P <0 .0 1;r =- 0 .186 ,P <0 .0 5 ) ;高血压病组伴左室肥厚 (LVH)者 2 4h SBPV显著低于无LVH者 ,而d SBPV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n SBPV)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2 4h SBPV对预测高血压性LVH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永城  陈育海  吴兴强 《广东医学》2016,(12):1876-187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7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A、B、C 3组各59例。 A组在清晨先服用氨氯地平,然后在晚间服用氯沙坦钾;B组在清晨同时服用氨氯地、氯沙坦钾;C组在晚间同时服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对比各组治疗效果、24 h血压变化、晨峰变化情况等。结果 A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63%(34/59)、94.92%(56/59),均显著高于B组的35.59%(21/59)、81.36%(48/59)以及C组的37.29%(22/59)、79.66%(47/59)。3组治疗前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晨峰阳性比例、血压晨峰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别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并且A组24 h SBP、24 h DBP、晨峰阳性比例、血压晨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C组(均P<0.05)。而B组和C组间血压水平以及晨峰阳性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晚分服氨氯地平、氯沙坦钾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并且显著改善晨峰现象,降低昼夜血压变化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EH患者98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3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和室壁相对厚度(RWT),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FSI),并根据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IRI=FSI×FSG/22.5,正常个体平均值为2.1~2.7。结果: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存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并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宁肝合剂配合常规降压药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160例病例均为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与晋中市中医院心内科病房确诊为高血压的住院患者,遵照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上午6时依那普利组(6时依那普利组)、上午6时依那普利合宁肝合剂组(6时依那宁肝组)、下午6时依那普利组(18时依那普利组)、下午6时依那普利合宁肝合剂组(18时依那宁肝组)4组,每组40例。分别服用依那普利10 mg成合宁肝合剂1剂治疗,4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给药时间及中药辅助控制血压的效果,评价试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采用时间疗法,能明显控制清晨血压高峰,防止"谷峰值"过度偏差和夜间低血压,且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高。加用宁肝合剂辅助治疗较单用依那普利更能持续有效地控制24 h血压。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宁肝合剂时间疗法较传统疗法能明显控制清晨血压高峰,能防止"谷峰值"过度偏差和夜间低血压,且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杨继刚  江岩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41-2242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测值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左心室肥厚分成无左室肥厚组(A组)和左室肥厚组(B组),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其测值。结果: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比较,24h血压负荷值和夜间血压负荷值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白昼血压负荷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显著性意义(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助于减轻靶器官损伤,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18-1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有无左心室肥厚分成无左心室肥厚组和左心室肥厚组,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其检测值。结果左心室肥厚组24h平均收缩压(24hMSP)、夜间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收缩压(nMSP)、24h收缩压负荷(24hSBPL)、24h舒张压负荷(24hDBPL)、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夜间舒张压负荷(nDBPL)、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显著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不仅与血压升高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压超过正常值的次数(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节律的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利用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2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分为昼夜节律失与节律明显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24hABP)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10年以上病史、经冠脉造影或64排CT证实无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别作24hABP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CG)检查,观察24hABP,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脉压(24hPP)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的关系。结果24hSBP、24hPP与IVST、LVPWT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随着24hSBP增高及24hPP增大而肥厚。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日渐增多,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伴随着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简称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与LVH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97例,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367例及LVH组13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相关指标、24 h动态血压,分析上述指标与LVMI的相关性和LV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三酰甘油(TG)、入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24 hSBP、24 hDBP、24 h脉压(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I与SBP、DBP、CSBP、CDBP、中心动脉脉压(CPP)、24 hSBP、24 hDBP、24 hP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CSBP、24 hSBP是LVH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LVH与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相关,血清胱抑素C、CSBP、24 hSBP是LVH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90例,行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EH伴LVH组(n=37)、EH不伴LVH组(n=23)和对照组(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LVMI的相关性。结果:(1)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伴LVH组EH不伴LVH组对照组;(2)LVMI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云  梅松柳  郭红霞 《医学综述》2011,17(10):1585-158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果。方法 5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氢氯噻嗪12.5 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M、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钾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降压以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比单用厄贝沙坦更好。  相似文献   

18.
李维  夏豪  庞明  史文  苏卫红  郭清  梁湘琪  周芸 《广西医学》2010,32(4):398-40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脉压指数(PPI)分为A组68例,B组62例。统计并计算各组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EF)、射血分数(FS)。结果年龄、病程、PPI、PP、SBP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DBP与LVMI负相关(P〈0.01)。PPI≥0.5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PI〈0.5的患者(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性为观察指标,分析其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对11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成伴LVH组和不伴LVH组两组,分析比较全天(24h)、白天、夜间的血压、血压负荷及其变异性与LVH的相关性。结果(1)EH伴LVH组24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均显著高于不伴LVH组(P〈0.01);(2)EH患者LVMI与24h、白天、夜间的SBP、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SBP变异性相关性最强(r=0.45);(3)24hSBP负荷〉25%预测LVH发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7%、89.7%、91.7%。结论(1)在LVH的形成过程中,SBP负荷及其变异性增加比舒张压负荷及其变异性更为重要。全天尤以夜间影响最大;(2)24h血压负荷〉25%可能是中国人群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并左室肥厚临床观察中的应用。方法:用24小时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观察了51例老年EH与46例非老年EH患的血压动态变化及左室结构改变。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在老年EH组多见,尤其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非老年EH并发左室肥厚多见。结论:老年EH多有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与并发左室肥厚相关,多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较偶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