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核因子KappaB(NF-κB)在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中的的变化,探讨MNU损伤视网膜的机制。方法 给生后50d的雌性SD大鼠一次腹腔注射MNU60mg/kg.分别在MNU处理不同时间后处死动物。光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学变化;TUNEL试剂盒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NF-κB。结果 MNU处理后24h,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核固缩和光感受器细胞层外节部定向障碍:7d后.外颗粒层和光感受层几乎完全消失。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在MNU处理后24h达高峰。在凋亡发生的过程中,仅在MNU作用12h和24h后,胞核内有低水平的p65蛋白。相反,胞浆和胞核内的KB蛋白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地显著增加。结论 NF-κB/IKBa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介导了MNU所致的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1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DHA组,灌胃15d后造模,分别在造模后12h、24h和48h处死动物,取眼球行电镜观察。结果腹腔内注射一定量的MNU可以明显损伤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超微结构。而DHA可抑制MNU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 DHA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延缓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程进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所致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出生后35 d开始灌胃,DHA组和造模组每日分别灌服含有一定量DHA的脱脂牛奶或等体积的脱脂牛奶,持续15 d后行腹腔注射MNU 40 mg/kg.分别于造模后12,24,48 h全麻后处死相应动物,取眼球行光镜观察及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段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果:光镜下显示中周部视网膜在造模后24 h开始出现光感受器细胞排列紊乱,少量核固缩,48 h后光感受器细胞已大量溶解,而DHA组光感受器细胞的形态均接近正常,仅见排列紊乱、稀疏.造模组光感受器细胞在造模后12,24,48h的凋亡百分率(AD分别为(5.3±1.1)%、(60.6±4.1)%、(97.1±1.9)%,DHA组在造模后12,24,48 h的AI分别为(4.3±1.4)%、(44.5±7.8)%和(78.7±5.8)%,24 h和48 h后造模组和DHA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十二碳六烯酸40 mg/(kg·d)可以有效抑制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课题的目标是应用N-甲基-N-亚硝脲(MNU)构建C57小鼠视网膜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MNU诱导的视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本研究首先应用不同剂量的MNU腹腔注射给予C57小鼠,分别在注射后1、3、5、7 d等不同时间点,通过ERG、H-E染色等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的功能及形态结构的变化,选择建立稳定的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的MNU最佳浓度及最佳观察时间点;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局部注射给予MSCs,采用ERG、H-E染色、TUNEL染色等方法观察MSCs对MNU诱导的视网膜损伤的治疗效果。 【结果】 (1)60 mg/kg剂量的MNU给药7 d后,ERG检测波幅明显降低(P<0.05),而75、90 mg/kg均呈现熄灭型波形,视网膜损害十分严重;45 mg/kg剂量的MNU即可引起视网膜形态轻微损伤(P<0.05),而60 mg/kg及其以上剂量的MNU可使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结构混乱,内外核层融合,损伤严重(P<0.001)。(2)60 mg/kg剂量的MNU作用后1 d开始,视网膜功能即出现明显降低;第3、7天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1);60 mg/kg剂量的MNU作用后第3天,视网膜形态结构开始出现厚度变薄、细胞结构混乱、内外核层融合等损伤(P<0.01),第7天时,外核层仅有3~4层细胞,损害严重(P<0.001)。(3)60 mg/kg剂量的MNU作用1 d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7 d后视网膜形态结构出现厚度变薄、细胞结构混乱、内外核层逐渐融合等损伤;60 mg/kg剂量的MNU作用1 d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MSC 2.5x104个细胞/μL(2 μL),则呈现出一定的治疗作用,即内外核层厚度趋于恢复,视网膜组织整体厚度增加(P<0.05)。 【结论】 (1)60 mg/kg剂量的MNU可引起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结构的严重损伤,以此可构建良好的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2)60 mg/kg剂量的MNU作用1 d开始,视网膜功能即出现明显降低;而从第3天开始,视网膜形态结构出现损伤;注射后7 d视网膜功能及形态均受到严重损害,即为建模的适宜观察时间点。(3)经玻璃体腔注射给予MSCs,对MNU诱导的视网膜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氨酸兴奋毒性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的影响及牛磺酸干预对此的作用.方法于大鼠玻璃体内单眼一次注射40 nmol谷氨酸制备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毒性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溶剂(玻璃体内注射PBS)对照组,谷氨酸组,牛磺酸干预高、低剂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25 mg/kg及5 mg/kg牛磺酸),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g/kg MK-801-NMDA受体特异拮抗剂).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T-PCR检测玻璃体注射后24 h、3、7 d的大鼠视网膜谷氨酸、GFAP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玻璃体注射谷氨酸使视网膜内谷氨酸、GFA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于注射后24 h迅速升高,注射后3、7 d逐渐下降.25 mg/kg牛磺酸可有效拮抗24 h时的视网膜谷氨酸、GFAP蛋白及mRNA升高,并使GFAP的蛋白及mRNA水平于注射后24 h、3、7 d逐渐上升.低剂量牛磺酸作用不明显.结论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毒性使胶质细胞反应性一过性增强.一定剂量牛磺酸可降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并使胶质细胞反应性逐渐上调,可能有助于削弱谷氨酸兴奋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油对N-甲基-N-亚硝脲 (MNU) 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为防治视网膜变性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现代化中药。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灵芝孢子油治疗组、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治疗组、灵芝孢子油+DHA 治疗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 2 d 用不同的药物 ig 给药,第3天采用 40 mg/kg MNU 单次剂量 ip 造模,造模后继续 ig 给药至第10天,造模后1、3、5、7、10 d 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并取眼球进行眼病理检查。结果 不同用药组各时间点的b波振幅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5、0.01);灵芝孢子油组的a波振幅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5),但与 DHA 组和灵芝孢子油+DHA 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眼病理结果,不同用药组在各个时间点与相应的模型组比较,MNU 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损伤均明显减轻 (P<0.05)。结论 灵芝孢子油和 DHA 可减轻 MNU 对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程度,促进 MNU 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检测1、6、12、24、48、72 h各组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鼠视网膜在再灌注6 h逐渐出现细胞凋亡,12 h逐渐增加,24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然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但是,到了术后72 h,仍然可见视网膜内有细胞凋亡.结论通过结扎颈总动脉,可以见到大鼠视网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细胞凋亡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手术后72 h,损伤的视网膜尚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七叶皂甙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七叶皂甙钠组,每组30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七叶皂甙钠组腹腔注射七叶皂甙钠1.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分别检测1、6、12、24、48、72 h各时段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每时段大鼠各5只.结果 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再灌注后1、6、12、24、48、72 h对照组细胞凋亡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8±0.1,7.1±0.2,18.2±1.4,34.7±2.1,22.6±0.9,16.3±0.4,而在七叶皂甙钠组分别为1.7±0.2,4.2±0.6,11.9±1.1,17.8±0.9,13.5±0.7,6.8±0.4,七叶皂甙钠对细胞凋亡的平均保护效应为38.1%.结论 七叶皂甙钠可以抑制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用32只雄性SD大鼠,其中29只建立视网膜光损伤大鼠模型(光损伤组),另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取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以及光损伤组大鼠光损伤后0、6、12、24、48、72 h和7、14 d的视网膜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EPO、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观察EPO和EPOR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视网膜光损伤后,EPO和EPOR蛋白表达增加,光损伤后48 h达到高峰;光损伤组EPO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光损伤后12、24、48、72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光损伤组EP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光损伤后6、12、24、48、72 h和7、14 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RT-PCR检测显示:视网膜光损伤后,EPO和EPOR mRNA表达增加,分别于光损伤后24 h和48 h达到高峰;光损伤组EPO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光损伤后12、24、48、72 h和7、14 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光损伤组EP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光损伤后6、12、24、48、72 h和7、14 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显示:视网膜光损伤后24 h,光感受器内外段EPOR蛋白表达略增强,EPO蛋白表达相对较弱。结论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EPO和EPOR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有一定的时效性,提示内源性EPO和EPOR参与视网膜光损伤的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和研究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较强可见光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病理变化。方法:自制光损伤箱。取健康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d(D1)、3d(D3)、5天(D5)、7d((D7)组,每组7只,各组大鼠在12h明12h暗环境中饲养7d,然后暗适应36h。D1、D3、D5、D7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h间歇光照射,连续3d,总计36h,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饱饲养1d、3d、5d和7d。大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分别用4%多聚甲醛液3%戊二醛灌流固定,摘取眼球,制成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应用光谱、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内、外节视杆排列整齐、规则。内、外核层排列紧密,染色均匀。光照后各组均可见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其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D7组变化与D5组基本相似。主要变化为外核层变薄而稀疏。光感受器视杆外节排列紊乱,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变。外核层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分布不均匀,向中央聚集。结论: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较长时间(36h)间歇照射可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成功地摸拟了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在光损伤的早期,即出现光感受器形态的变化,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不同时段脑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前30min,腹腔注射NS39820mg/kg,同时设未注射组及假手术组对照,应用TUNEL染色方法及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于HI后24h、7d脑皮层及海马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假手术组组脑组织中偶见TUNEL染色阳性细胞;未注射组缺氧缺血(HI)后24h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多,至HI后7d明显减少;NS398干预组染色阳性细胞数较未注射组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于HIBD新生鼠,可以有效减少HI后凋亡细胞,提示NS398对发育期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以及锌离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及氯化锌干预组,每组24只,观察72h.在处理后24h、48h、72h取血和组织,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胰腺和视网膜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视网膜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的测定采用TBA法;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检测用放射免疫法.结果:正常组各指标含量无差别;模型组血糖值、视网膜MDA含量增高,24h点胰岛素水平升高,48h和72h则降低,胰腺和视网膜GSH含量降低,;干预组各时期测量指标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锌离子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GSH含量并降低MDA水平,增强其应激能力,有可能成为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胎盘细胞自噬在大鼠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黄芩苷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Wistar孕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正常妊娠组大鼠自妊娠13 d起连续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 mL/d至妊娠21 d;子痫前期组大鼠自妊娠13 d起连续皮下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100 mg/(kg·d)至妊娠21 d;黄芩苷组和自噬抑制组大鼠除了子痫前期组处理外,同时从妊娠16 d起,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黄芩苷50 mg/(kg·d)和3-甲基腺嘌呤15 mg/(kg·d)至妊娠21 d。在妊娠21 d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胎盘细胞Beclin 1、LC3-II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大鼠胎盘细胞Beclin 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05),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而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 <0.05);黄芩苷组和自噬抑制组较子痫前期组大鼠胎盘细胞Beclin 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 <0.05),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减少(P <0.05),而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胎盘细胞自噬可能参与大鼠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黄芩苷腹腔注射可显著抑制子痫前期大鼠胎盘细胞自噬,从而发挥对子痫前期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介三七总皂甙及抗坏血酸防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效果。方法:本实验于光照前24h及光照前立即给大鼠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及抗坏血酸,进行光损伤的防护研究,以视网膜光镜形态,外核层厚度及丙二醛含量检测作为评判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大鼠骨骼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mRNA表达、蛋白总量(t-PI3K)及磷酸化PI3K(p-PI3K)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分别进行1h/d和1.5h/d的游泳运动7周,最后一次运动结束恢复24h和48h取材,分为1h/d运动24h取材组、1h/d运动48h取材组、1.5h/d运动24h取材组、1.5h/d运动48h取材组。测定血液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骨骼肌t-PI3K蛋白表达、p-PI3K磷酸化水平;RT-PCR法分析PI3K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胰岛素浓度降低;各运动组p-PI3K升高;1h/d运动24h取材组和1.5h/d运动24h与48h取材组t-PI3K增高;PI3KmRNA表达变化发生在1h和1.5h运动24h取材组。结论运动干预提高大鼠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PI3K磷酸化、蛋白和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壬基酚对大鼠睾丸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壬基酚对大鼠睾丸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36只19d龄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1次注射0、11、44和176mg/kg壬基酚后,于6h、24h和48h每组各处死3只动物,取睾丸提取RNA后,用RT-PCR法对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雄激素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随所给NP剂量的增高而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6h各组中,ABP的表达量降低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24h各组中,与对照组比较,44和176mg/kg组的ABP表达降低有显著性(P<0.05或<0.01)。在48h各组中,仅176mg/kg组的降低具有显著性(P<0.05)。24和48h抑制素表达量,在44和176mg/kg剂量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壬基酚可以抑制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雄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低剂量的壬基酚可能并不影响Sertoli细胞抑制素的表达,但高剂量时,可以使抑制素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