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单用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时病情缓解慢,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比例小.为探讨IFN-α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我们对21例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CML的患者进行了追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种临床观察肯定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其可明显延长白血病的慢性期及患者生存时间。树突状细胞(DC)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有效递呈白血病抗原,逆转机体对白血病抗原的耐受,启动特异抗白血病的T细胞应答。IFN-α用于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DC,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用IFN-α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分化成为具有较强功能的"临床型"DC被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对干扰素-α(IFN-α)治疗无效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5例IFN--治疗无效的CML患者经HHT+LD-Ara-C方案治疗后观察其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结果:80%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32%患者产生细胞遗传学反应。结论:HHT+LD-Ara-C方案对于IFN-α治疗无效的CML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方法 分离慢性期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 ,用细胞因子GM CSF及IL 4在体外诱导培养DC ,检测细胞表型 ,并观察其诱导的CTL体外抗肿瘤效应。用酶联免疫 (ELISA)方法测定CML D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上清液中IL 12及IFN γ的量 ,并与正常DC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GM CSF及IL 4可诱导CML细胞分化为CML DC ,CML DC的CD1a、CD80、CD83表达率均低于正常DC ;CML D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IL 12及IFN γ含量均低于正常DC ;CML DC能诱导出对自身CML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CTL。结论 CML DC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免疫功能 ,能诱导抗白血病CTL反应。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u CY  Zhang LS  Zhang YF  Chai Y  Yi LC  Song FX 《癌症》2005,24(4):425-431
背景与目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作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淋巴瘤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等,并取得良效,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作为体内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激活初始型T细胞和维持细胞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FN对CML患者的有效性是否也与诱导活化DC有关以及DC在IFN治疗CML中起何种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含IFN的因子组合,体外培养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有无DC产生,进而探讨IFN治疗CML新的可能机制。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BMMNC),体外添加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7天,相差显微镜及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MTT法测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结果:诱导7天后的BMMN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突起且表达较高的CD1a、CD83、CD86、HLA鄄ABC、HLA鄄DR、CD54;与IL鄄4/GM鄄CSF培养组相比,含IFN鄄α培养组表达较高的HLA鄄ABC、DR(P<0.05),而CD86表达率及MLR在IFN鄄α/GM鄄CSF/IL鄄4组最高(P<0.05)。干扰素耐药组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率及MLR较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有效组均明显减低(P<0.05),但3组CD86表达率及MLR在IFN鄄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脐血、健康人及慢性柱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3种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及其抗白血病效应。方法:分离3种来源的单个核细胞(MNC)并在细胞因子(GM-CSF IL-4 TNF-α)作用下诱导培养DC。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免疫表型(CD1α、CD80、CD83、HLA-DR);将所得DC经CML细胞可溶性抗原负载后和其同源T细胞混合诱导抗原特异性CTL,MTT法检测其杀伤活性。结果:3种来源MNC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均可获得形态典型的DC,且高表达CD1α、CD80、CD83、HLA-DR,经抗原负载后的DC诱导的CTL对CML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也较强。结论:脐血、健康人及CML患者外周血均为理想的DC来源;有较好的诱导CTL杀伤白血病细胞效应;应用DC瘤苗免疫治疗白血病必将成为一种崭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流感疫苗对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GM-CSF和IL-4诱导培养7 d,将所得细胞分为4组:完整失活流感疫苗(WIV)组;裂解流感疫苗(SIV)组;TNF-α组;对照组,用不同培养方法再培育24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DC免疫表型,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2浓度。结果 CML源性DC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上清液中IL-12浓度在WIV及SIV组较TNF-α和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IV组高于SIV组(P<0.05),而TNF-α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感疫苗具有刺激CML源DC成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两种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干扰素-α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XM  Chen HC  Liu XF  Wu YH  Cao YF 《癌症》2003,22(10):1047-1052
背景和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α)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淋巴瘤的有效治疗剂之一。然而,IFN-α仅可使约70%~80%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不同的CML患者对IFN-α反应性不同的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CML细胞株KA-1/A3、K562对IFN-α的不同敏感性。方法:(1)采用MTT、半固体集落形成和台盼蓝染色液体培养细胞检测,不同浓度IFN-α(100、500、1000、5000和10000u/ml)对KT-1/A3及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2)IFN-α(1000u/ml)诱导KT-1/A3、K562细胞48h后,采用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ry,FCM)、荧光染色和DNA片段检测细胞凋亡;(3)加入IFN-α(1000u/m1)培养KT-1/A3、K562细胞48h后采用相对定量RT-PCR分析细胞bcr/abl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IFN-α呈剂量依赖性(从100u/ml到10000u/ml)抑制KT-1/A3细胞生长;(2)IFN-α(1000u/m1)诱导48h后使KT-1/A3细胞凋亡率从3.3%升到11.8%,并使KT-1/A3细胞中bcr/abl嵌合基因的表达水平降至对照组的66.7%;(3)IFN-α对K562细胞的生长、凋亡及bcr/abl嵌合基因表达无明显调节效应。结论:不同类型的CML细胞对IFN-α的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海梅  张连生 《癌症》2009,28(1):39-42
背景与目的:我们先前的实验证明,在适宜的刺激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分泌可溶性的细胞因子。本实验旨在研究MSC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上清液中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方法:采集健康供者骨髓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三代MSCs表面标记。将MSCs与不同浓度的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mononuclear cells,CML—MNC)共培养;每天收集各组CML—MNC计数取均值,绘制生长曲线。于实验的第3天和第6天收集各培养组的上清液,ELISA法测IFN-α。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呈大的长梭形,增殖旺盛:细胞表面标记:CD44阳性,而CD45阴性。生长曲线示:与MSCs培养的CML—MNC增殖受抑。ELISA法检测结果示:对照组CML细胞生成IFN-α极低,显著低于各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Cs与CML细胞共培养时可以分泌大量的IFN-α,且随着MSCs浓度的增加和共培养时间的延长,生成的IFN-α量增多。结论:MSCs与CML细胞共培养时能产生大量IFN-α抑制CML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IFN-α)对不同亚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免疫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5例初发AML患者(其中M2 1例、M4 2例、M5 2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GM-CSF、IL-4、TNF-α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11 d,其后加入IFN-α-2a(1 000 U/ml)继续培养3 d,获得DC(IFN-AML-DC),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同种异体混和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的免疫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白血病细胞培养14 d后均转化为IFN-AML-DC,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由GM-CSF IL-4 TNF-α培养获得的DC(monocyte-derived DC,MoDC)及AML细胞由GM-CSF IL-4 TNF-α培养获得的DC(AML-DC)相比,IFN-AML-DC具有典型成熟形态的细胞明显增多,表达CD83 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HLA-DR、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增高,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激活能力明显高于MoDC及AML-DC。结论:IFN-α能够促进AML-DC的体外成熟,形成更强的免疫激活能力,为AML的免疫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探讨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体内IFN-γ、TNF-α、Anti-MUC1的影响。[方法] 入组15例接受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DC)治疗的胃癌患者,细胞治疗前检测患者体内IFN-γ、TNF-α、Anti-MUC1滴度,治疗后30天复查患者体内IFN-γ、TNF-α、Anti-MUC1滴度。同时设立对照组。[结果] 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内IFN-γ、TNF-α,CD8+细胞内TNF-α,患者血清Anti-MUC1滴度,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D8+细胞内IFN-γ,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回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2.
Zheng SE  Jin J  Tong XM  Qian WB  Xue YQ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2):920-923
目的研究STI571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发育的影响。方法分离CML患者及正常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实验分为CML实验组、CML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CML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培养;CML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入药物STI571培养。于实验第8天,各组加入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进一步刺激成熟。Wright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抗原递呈功能;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各组均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CML实验组CDS0、CD86、CD83和HLA—DR的表达均显著高于CML对照组(P〈0.05),经FISH证实,CMLDC来源于白血病细胞;各组DC均具有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CML实验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高于CML对照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CML实验组VEGF的浓度较CML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STI571可促进CML骨髓来源DC的活化,可能与其抑制了CML细胞VEGF的过度分泌,从而解除了VEGF对CMLDC的分化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载自身肝癌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CIK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并观察抗原致敏DC(Ag-DC)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裂解物;悬浮细胞经IFN-γ、IL-2、抗CD3单抗、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将Ag-Dc与CIK共培养,观察CIK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杀伤活性;24例患者接受Ag-DC+CIK的过继免疫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Ag-DC与CIK共培养后,CIK体外肿瘤杀伤活性明显提高;2)Ag-Dc联合C1K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3)除一过性发热、畏寒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联合CIK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常规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在羟基脲(hydroxycarbmide,O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中对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EOS)抗白血病免疫效应的增强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解放军第148中心医院诊治的46例BCR-ABL阳性的CML初治患者,分为OHU单独治疗组(20例)和OHU联合IFN-α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范围和疾病分期等基本均衡;同时采集本院查体中心30名健康志愿者的标本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12、IL-17和IFN-γ的水平;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过氧化物酶(peroxydase,POX)的活性,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检测CML患者骨髓中IL-12、IL-17A和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er,MR)的表达情况。结果:CML患者血清IL-6、IL-12和IL-17含量较健康志愿者显著升高[(116.13±15.16)vs(90.98±12.32)pg/ml,(189.26±22.14)vs(96.60±4.92)pg/ml,(34.42±2.16)vs(23.74±1.36)pg/ml;均P<0.05]。单纯OHU治疗后,CML患者血清中IL-6、IL-12和IL-17的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87.14±13.37)、(60.22±20.16)、(17.03±2.16)pg/ml,均P<0.05];与单纯OHU治疗组相比,OHU联合IFN-α组患者血清中IL-6、IL-12和IL-17的水平显著上调[(122.04±10.25)、(101.12±27.16)和(40.16±4.11)pg/ml,P<0.05或P<0.01]。CML患者骨髓中EOS阳性表达IL-12、IL-17A和MR。IFN-α联合OHU治疗能减轻OHU对EOS的免疫抑制效应,患者骨髓中IL-12、IL-17A水平和MR阳性EOS数量较单纯OHU治疗组显著增加,且POX活性增强。结论:CML患者的EOS能分泌IL-12和IL-17,并表达MR。IFN-α联合OHU治疗能增强EOS的抗白血病效应,减轻OHU对EOS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冻融抗原(CLA)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的作用。方法: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负载,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组、CIK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CLA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能够延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延长患者生存期。方法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_C)联合干扰素(IFNα_2b)治疗CML慢性期25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5例中17例获血液学完全缓解,5例获得部分缓解,有效率88%。其中获得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1例,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5例,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6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发热、乏力,轻微恶心。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IFNα_2b)为治疗CML慢性期的有效方案,对部分患者可延长其生存期。该方案不良反应轻微,较易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mRNA及TLR9 m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内的表达及pDC分泌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的能力。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30例CML患者(初诊未治组15例,缓解组15例)和体检中心的15例健康对照者,运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外周血pDC,利用real time-PCR检测pDC内TLR7及TLR9 mRNA表达水平。CpG ODN 2216刺激pDC 24 h后,ELISA检测上清液中IFN-α水平。结果:初诊组CML患者外周血pDC内TLR7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0.34±0.11)vs(0.93±0.21),P<0.05],初诊CML患者TLR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0.44±0.15)vs(0.94±0.18),P<0.05]。CpG ODN 2216刺激后,初诊组pDC产生的IFN-α明显低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408.61±77.11)vs(611.39±84.86)、(651.67±93.39)ng/L,P<0.05]。结论:CML患者pDC内TLR7和TLR9 mRNA明显降低可能是pDC功能缺陷的主要原因,提示TLR7和TLR9可能参与CML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取得了明显进展,包括骨髓移植(BMT)及干扰素的应用。最近世界各地的研究单位临床观察了干扰素α(IFN-α)在CML治疗中的效果,并于1993年召开国际会议进行了讨论。 M.D.Anderson癌症研究所于1981年~1988年分别用未完全纯化的IFN和重组IFN-α治疗96例早期CML病人,剂量分别为3~9MU/d和5MU/m~2/d,70例(73%)获血液学缓解,19%Ph染色体消失,获遗传学完全缓解(CR),7%Ph减少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10 例胃癌患者PBMC分别用GM-CSF 100 ng/ml联合IFN-α 500 IU/ml(命名为IFN-α DC) 或GM-CSF 100 ng/ml联合50 ng/ml IL-4(命名为IL-4 DC)体外培养,然后用CD40L、LPS诱导DC成熟。Giemsa染色法观察IFN-α DC和IL-4 DC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IFN-α DC和IL-4 DC表面CD1a、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情况,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不同的成熟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结果: IFN-α DC和IL-4 DC均呈现典型DC形态。IFN-α DC和IL-4 DC分别在诱导第3天和第5天时,细胞表面CD1a、CD80、CD83、CD86和HLA-DR表达达到较高水平,成熟IFN-α DC表面CD83\[(78.25±15.36)% vs (50.14±10.24)%,P<0.05\]和CD86\[(84.84±10.12)% vs (62.93±15.12)%,P<0.05\]的表达均高于成熟IL-4 DC。成熟IFN-α DC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未成熟IFN-α DC(P<005)。在DC与T细胞数量比为1∶40和1∶20时,成熟IFN-α 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强于成熟IL-4 DC\[(39.43±9.21)% vs (27.34±10.63)%,(60.31±7.86)% vs (48.63±6.25)%;均P<0.05\]。 结论: 相比常用的IL-4联合GM-CSF诱导方法,IFN-α联合GM-CSF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将胃癌患者PBMC诱导成具有更强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DC细胞,这可能与其表面CD83和CD86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经过脂质体负载后体外转染自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CML-DC),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免疫反应。方法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ML-BMMNC)在rhIL-4、rhGM-CSF、rhTNF-α细胞因子联合培养诱导出CML-DC。采用Trizol法提取CML-BMMNC的总RNA;反复冻融法制备CML BMMNC抗原。于CML-DC培养第5天,加入脂质体转染的CML总RNA、CML总RNA、CML肿瘤冻融抗原及不加抗原。倒置显微镜观察DC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器检测免疫表型变化;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用MTT法检测CTL作用。结果CML BMMNC诱导成CML-DC, CD、CD83表型表达较诱导前明显上调,形态学有典型的DC形态,且均存在Bcr-abl基因带和Ph1染色体,提示CML-DC为白血病源性。总RNA经脂质体转染CML-DC、CML肿瘤冻融抗原负载CML-DC、总RNA不经脂质体转染CML-DC、未负载抗原CML-DC分别致敏的CTL及IL-2培养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的杀伤效率依次降低。结论CML BMMNC来源的 DC既具有CML白血病源性,又具有DC细胞的特性,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作用;总RNA经脂质体转染的CML-DC诱导的CTL杀伤性对CML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