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2.
浅谈《伤寒论》心下痞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所述心下痞,指病者自觉胃脘部痞塞满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曰:“痞者,心下满也。”《伤寒条辨》曰:“痞,言气隔不通而痞塞也。”痞作为临床常见证,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可见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之中。《伤寒论》对心下痞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后世辨证论治开辟了一条极有价值的途径。1 心下痞的病因病机 心下痞的形成原因纷繁复杂。《杂病源流犀烛》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伤寒论》所述心下痞的病因病机可简要归纳为如下。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对腹证的描述,有“心下痞”、“心下痞硬”、“胸胁苦满”、“少腹急结”、“腹满”等等。兹就常见腹证之诊法介绍如下: 1.心下痞:自觉心下胸胁痞闷堵塞,按心下部腹壁紧张,多为泻心汤证。2.心下痞硬:除心下痞外,按之坚硬有物,并有抵抗压痛,亦多为泻心汤证。3.心下急:指胃脘部有急迫不快之感,按心窝部有明显抵抗,为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4.
<正> 半夏泻心汤原医圣张仲景为心下痞所设。《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可见,本方主治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之证。此证乃脾胃不和,升降失序,寒热错杂,气机痞塞  相似文献   

5.
“痞”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为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证。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太阳病本为表证,误下而成“痞”。误下是“痞”的重要病因,但临床上不管外感内伤,不论寒热痰水、正虚邪实,只要是胃气壅滞,都可以发生“痞”证。“痞”证是以中焦脾胃的气机不畅为总的病机,临证需辨寒热虚实,更需与“结胸”、“心下支结”等病证相鉴别。仲景基于“辛开苦降”理论创立了“泻心汤”类方,实现了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自仲景以来,后世医家不断探索“痞”证之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提出了“塞因塞用”理论,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进一步完善了“痞”证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范畴。胃痞又称痞满,《黄帝内经》称否满、否膈、否塞,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汉代张仲景则称为“心下痞”。张介宾《景岳全书。痞满》中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意即人能正常饮食,得益于胃的通降功能正常,胃气无损,若某种因素致其通降失调损伤胃气,则形成痞满即慢性胃炎。近年来笔者遵贤者意,运用中成药辨治数例获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痞证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覆代赭汤始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篇,原文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方具有调补胃虚、和降胃气、化痰消痞之功,主治胃虚气逆痰阻之胃痞证。胃痞证是以胃脘部痞满不舒、闷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饮食、情  相似文献   

8.
<正>痞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相似文献   

9.
痞满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痞满辨治举隅吴永林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主题词痞满/中医药疗法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不痛,外无胀形而言。仲景《伤寒论》明确指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就临床所见,痞满证以慢性胃炎为多,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0.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11.
李宝丽 《陕西中医》2005,26(3):278-279
痞证,又称“心下痞”,乃心下胃脘部位堵闷痞塞不舒之证。《伤寒论》论述心下痞之病因证治十余条,载泻心汤方5首,关于痞证的成因辨证论治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徐灵胎说:“痞有二义:痞结成形之痞是病;胸膈痞满是证。痞结之痞,即积聚之类;痞满之痞不拘何病,皆有此证。”《伤寒论》关于痞的论述,主要是各种不同性质的痞证。虽然仅有二十余条条文,但对痞证的辨证、治疗、处方与用药等问题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证,对于临床治痞  相似文献   

13.
骆洪道 《四川中医》1993,11(10):28-29
心下痞之名首见于《伤寒论》,《实用中医内科学》以“痞满”列证。心下即胃脘部,痞乃阻塞之意。心下痞是指胃脘部有胀满堵塞感,触之无形而不痛的证候。心下痞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笔者自1989年9月至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14.
<正> 痞满系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不思饮食的证侯。有关本病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对本病的论述更为详细,其治拟有五泻心汤。其后历代医家对本病均有不少论述。笔者20余年来,治疗本证甚众,分型证治如下。 1 肝郁气滞型王某,男,72岁。1989年  相似文献   

15.
金荣耀  茹娅娟 《新中医》2019,51(9):338-339
简版:正文: 痞满,是指以心下胃脘处有胀满不适感,按之濡软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该病名首见于《伤寒论》,文中提出“满而不痛者”曰痞,又具体描述为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而满,故可认为痞满的病位在心下胃脘。 坍溪心法,痞》谓之“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乏形者,是痞也”。……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912-91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全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攻补兼施,配伍精当,是针对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之心下痞而设,其主证为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塞不仅限于因误下少阳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出现心下痞满。因此,半夏泻心汤也可应用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诸多病证。  相似文献   

17.
李宇铭 《陕西中医》2011,32(10):1418-1418
<正>过去对痞证的解释,多以《伤寒论》151条作为痞证的定义:"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七版教材《伤寒学》说:"痞证的特点是心下堵闷不舒,然以手按之却柔软无物",而《伤寒论讲义》则说:"痞证病机为无形之邪阻滞气机,故以心下痞塞,按之如濡软、不痛为脉证特点",两者观点基本一致,均认为痞证的表现必须有两种基本条件:1.闭塞堵闷感,2.按之柔软。但若以此观点解释痞证,则会出现许多矛盾,以下逐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论痞,历代各家注解虽不尽相同,但大都释其形成为无形之邪,内陷于里,结于心下,以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常,气机阻塞而成;临床以心下痞塞,但满不痛,按之自濡为特点。笔者细玩其味,觉得这种解释似欠允当,认为仲景在半夏泻心汤条文中所说的“但满不痛者,此为痞”之“痛”字,系“通”的假借字,痞证当有疼痛症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浅析痞证     
张兴国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5):43-43,57
痞证在很多疾病中都可见到,尤其是以脾胃肠道疾病最为多见,只有加深对痞证的认识,才能针对病证做到恰当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对痞证的认识和治疗做如下阐述。1对痞证症状的认识痞证发生的部位多在心下(即胃脘),故常有心下痞或胃痞之称。痞为患者自觉心下有压迫、阻塞感,似有一物,按之濡不软不硬不痛,触诊时腹部一般为软,但有时偶现压痛,腹肌较紧张,正如《伤寒贯珠集》曰:“痞者,满而不实之谓”,《金匮要略》“呕而肠呜,心下痞者”。2对痞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痞证之成因,多由热邪、寒邪、饮食内停、水饮、痰浊内阻、大肠燥屎、正气亏虚…  相似文献   

20.
<正> 祖国医学对腹诊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内经·腹中论》诸篇,就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腹证的病机与外候。《难经》又明确地把腹部疾患归隶于五脏。张仲景更给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腹证诊法的经验,在全书397条中,有关腹证诊治条文就有近百条,至今仍为腹证诊治的准绳。现就《伤寒论》腹证诊法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腹诊内容一、腹部证: 《伤寒论》中把腹部划分为心下、胸胁、胁下、大腹、少腹等部位。(一)心下证:心下指胃脘,胃属阳明,足阳明胃经脉循行于胃脘部。其病证有:心下痞、心下坚满、心下硬痛、心悸等。1.热入成痞:见于159条“心下痞,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