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狼疮肾炎患者血与尿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和尿中白细胞介素8( I L8) 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及狼疮肾炎( L N) 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对47 例 S L E 患者( 含37 例 L N) 、13 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14 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和尿中 I L8 水平检测,比较分析其与 S L E 活动指数( S L E D A I) 、肾脏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  S L E 患者血清 I L8 水平活动期为553 pg/ml( 中位数,下同) 静止期为2638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54 pg/ml( P < 0001) ,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 P < 005) ,血清 I L8 水平与 S L E D A I正相关( r = 06003 , P < 005) ; S L E 患者尿 I L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67pg/ml( P< 005) ,且 L N 组2529 pg/ml 明显高于 S L E 无肾炎组为211 pg/ml 及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941 pg/ml( P 值均< 005) ;肾脏组织病理狼疮活动指数( A I) 高者其血清、尿 I L8 水平显著高于 A I低者( P < 005) 。结论 血清 I 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 L N)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 B M C) 白细胞介素12( I L1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10 - 5 mol/ L) ,川芎嗪(33 μg/ml) 对 L N 患者 P B M C 培养,以正常人为对照,分别采用 E L I S A 法和半定量 R T P C R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 I L12 和 I L12 P40 m R N A 表达。结果 L N 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 I L12 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 P < 0 .01) 。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 P < 0 .01) ,而川芎嗪仅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抑制明显( P < 0 .05) ,两种药物对正常人对照 I L12 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P > 0 .05) 。结论 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水平增高,这与 P B M C 处于异常活化状态有关;地塞米松、川芎嗪下调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提示它们通过免疫调节直接抑制了活化的狼疮肾炎 P B M C 表达 I L12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物(OXLDL)致EC损害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发病的关系及循环内皮细胞(CEC) 、OXLDL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ASO 患者29 例,间歇性跛行组15 例,静息痛组8例,坏疽组6 例。分别测其CEC、OXLDL及ABI值。结果 CEC及OXLDL值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坏疽组> 静息痛组> 间歇性跛行组),CEC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rOXLDL=0.963)。ABI值患者组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但静息痛组与坏疽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1)。结论 OXLDL是导致EC损害引发ASO的重要原因。CEC、OXLDL可作为ASO早期诊断及临床病情轻重判别的较好参考指标,以弥补无创指标ABI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狼疮肾炎终末期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时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87~1997年资料完整的71例LN的ESRD患者临床性SLE活动和血清学SLE活动的各项指标、死亡原因,分析比较LN的ESRD患者与非LN的ESRD患者的存活率。结果本组LN的ESRD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有648%已没有SLE临床活动表现。进行透析治疗后,SLE临床性活动渐趋静止状态,活动率从第一年563%下降至第十年28%;SLE血清学活动表现的消退,要比临床活动表现的消退缓慢;LN的ESRD透析治疗患者第2、5、10年的存活率与非LN透析患者相近,分别为796%、525%、305%,其死亡原因似与SLE活动无关。结论在LN的ESRD期间,SLE活动的静止趋势与时俱增,死亡原因与SLE活动性似无明显关系,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与非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相同。当LN发展至不可逆的ESRD时,需长期作肾脏替代治疗,无必要再应用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5.
环孢霉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死因,因此治疗LN是改善SLE预后的重要措施。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CTX冲击治疗,已经使LN的疗效大为改观,但仍有不少患者对此无效。我们通过观察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LN,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CsA治疗狼疮肾炎的机制、方法、疗效及副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1992年10月-1999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难治性LN患者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22~60岁,平均(36.7±9.7)岁。LN的诊断符合19…  相似文献   

6.
抗人精浆蛋白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构建抗人精浆蛋白单链抗体(γSmScFv),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抗体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从分泌抗人精浆蛋白单克隆抗体γSm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E4B7中提取总RNA,经RTPCR分离获得了γSmMcAb轻、重链可变区(VL、VH)基因,用连接肽将其构建成具有VHLinkerVL结构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构建的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结果经测序表明,VH、VL及Linker的序列均正确。ScFv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结论构建的抗人精浆蛋白单链抗体,为进一步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L-NIL对脓毒血症模型小鼠细胞能量代谢及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 抑制剂LN6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对脓毒血症小鼠细胞能量代谢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制作小鼠盲肠结扎穿孔(CLP) 动物模型,分别注射0-9 % 氯化钠溶液或LNIL或LNIL加L精氨酸(LArg) ,比较各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心肌ATP、ADP含量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LNIL使CLP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心肌细胞内ATP含量增加,ATP/ADP 比例增加,小鼠18 小时存活率由20% 增加至60 % 。结论 诱导型NOS抑制剂LNIL能改善脓毒血症小鼠细胞能量代谢及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AG数作为A-G图判断膀胱出口梗阻量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AG数能否作为AG图判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量化指标,对逼尿肌收缩力正常的14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163次压力流率测定,分别应用AG图、AG数、尿道阻力因子(URA)及直线被动尿道阻力关系(LPURR)对测定结果分析,并对AG数与URA、AG数与LPURR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AG数与URA及LPURR间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6与094,随逼尿肌压力增高,各压力分组中AG数与URA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随LPURR分级增高,以及AG图分区由非梗阻向梗阻移动,AG数相应逐渐增加。结论:AG数可以作为判断BOO的简易量化指标,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2( I L2) 与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 I L2 R) 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 O D S)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方法 应用 E L I S A 法动态监测59 例严重创伤患者血清 I L2 与s I L2 R 水平变化,比较 M O D S与非 M O D S组间 I L2 、s I L2 R 变化之差异。 结果 59 例患者血清s I L2 R 水平显著升高而 I L2 明显下降,且升高之峰值与降低之谷值在 M O D S组更为明显,与非 M O D S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I L2 与s I L2 R 血清浓度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创伤后 M O D S的发病过程;严重创伤诱发血清s I L2 R 过度表达进而抑制 I L2 依赖性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创伤后 M O D 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sELAM1)含量与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4例临床患者血清中sICAM1和sELAM1的含量。结果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血中sICAM1和sELAM1的含量均不升高(P>0.05);而它们在胃肠道癌患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伴有肝转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血中sICAM1的含量比无肝转移的癌患者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而sELAM1的含量相差无显著性(P>0.05)。结论sICAM1的含量与胃肠道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免疫轴稳定与否同狼疮肾炎(LN)发病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DNA测序法分析观察39例狼疮肾炎ACTH、皮质醇、糖皮质激素受体(GR)特性及其部分基因结构。结果ACTH、皮质醇在狼疮肾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无差别,GR位点在肾炎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但GR亲和性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39例狼疮肾炎中有8例呈现GR基因外显子9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异常,其DNA序列分析发现在GR基因的cDNA的第2439位点插入一个腺嘌呤核苷酸,此移码突变导致GR蛋白额外合成20个氨基酸。结论GR异常可能与狼疮肾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管炎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血管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分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0例各类血管炎作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定性及定量检测,同时应用PEG-紫外分光定量法作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测定。结果在结节性血管炎和变应性血管炎特别是前者的发病中,ANCA可能起较主要的作用,ANCA水平升高且定性呈阳性尤其是核周型ANCA阳性者,可能代表一组伴肾脏受累的血管炎患者。结论通过ANCA定性、定量及CI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血管炎的分类及诊断,并可用于判断器官受累的程度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sIL—10)水平改变与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T)测定38例LN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sIL-10水平,同时应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 LN患者进行疾病活动评分,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N患者 sIL- 10水平明显较正常健康对照组高(19.7±7.2 pg/ml vs 12.0±2,9 pg/ml,P<0.05),对SLEDAI与sIL-10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r=0.105,P=0.609(P>0.05),提示LN患者SIL-10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异常升高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的异常而与狼疮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微透析技术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动态地观测了NO对急性脊髓压迫伤后伤段脊髓局部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脊髓伤前30min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明显升高了伤段脊髓组织谷氨酸(GLU)及天门冬氨酸(ASP)的浓度,而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则降低了其上升的幅度。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早期NO的产生能促进EAA的释放,从而加重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 对离体兔肺脏保存的保护作用。 方法 30 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左旋精氨酸组(LArg 组) ,每组15 只,对照组兔肺脏给予Eurocollins 液进行灌注,LArg 组给予含LArg的Eurocollins 液进行灌注,灌注总量60ml/kg ,灌注压力1 .96kPa(20cm H2 O) ,灌注完毕整取下心肺组织浸入4 ℃保存液中冷藏,7 小时后取肺进行离体复灌,测定肺血管阻力、血气分析、肺血管对乙酰胆碱舒血管反应性、肺组织湿/ 干重比例及肺组织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指标。 结果 对照组肺血管阻力、肺组织湿/ 干重比例均高于LArg 组( P< 0 .05) ,肺血管对乙酰胆碱反应性对照组较LArg 组差, 血气分析肺静脉血氧分压对照组下降明显( P < 0-01) ,LArg 组肺组织形态轻微改变,而对照组肺组织水肿明显、渗出严重。 结论 LArg具有改善离体兔肺脏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尿白介素-8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准确合理地评估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客观指征。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在LN活动期和环磷酰胺(CTX)加激素冲击治疗后8周测定患者晨尿白介素8(IL8)的水平,以治疗稳定期的LN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LN活动期患者尿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LN患者(3256±1267vs1444±725pg/mg.Cr,P<005);CTX加激素治疗8周后的活动性LN患者,治疗后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967±904vs3256±1267pg/mg.Cr,P<005),同时狼疮活动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尿IL8水平与狼疮性肾炎的病变活动密切相关,并可作为LN活动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SLE、RA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骨钙素是骨形成的指标之一,为了解风湿性疾病患代谢状况,我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骨钙素进行了测定。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了40例SLE、48例RA患及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骨钙素水平。结果 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LE患血清骨钙素水平(3.499±1.793μg/L)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的SLE患血清骨钙素水平(3.046±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 I L2 R)水平与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关系,采用 E L I S A 法对 37 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 s I L2 R 进行检测,同期检测了 13 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 40 例正常人血清 s I L2 R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s I L2 R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术后 20 天血清 s I L2 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乳腺癌患者血清 s I L2 R水平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且术后 20 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由此提示,血清 s I L2 R 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与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等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96 例ASO 患者,采用密度梯度法检测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ET1 、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采用Griss 法检测血浆NO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高ET1、TXB2 、ATⅡ、粘附分子、CEC血症,存在低NO、CGRP、6KPGF1α血症,且以Ⅲ期病人最明显。结论 ASO 的发生发展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密切相关,ET1、NO 等血管活性因子的检测有助于ASO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  相似文献   

20.
黄芪当归合剂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脂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7,自引:2,他引:95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合剂降低肾病综合征(NS)大鼠血脂的机制。方法 采用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致NS模型。治疗组灌服黄芪当归合剂,正常组和肾病对照组灌水。检测各组血清脂谱,以Northern 杂交检测肝脏羧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 还原酶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 肾病大鼠呈高脂蛋白血症,该组肝脏HMGCoA还原酶的mRNA在早期呈短暂上调( P < 0-001) ,LDL受体mRNA 表达随病程逐渐下调( P < 0-001);黄芪当归治疗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低于肾病对照组,虽肝脏HMGCoA 还原酶mRNA 无明显变化,但LDL受体mRNA表达较肾病对照组显著上调( P< 0-01) 。结论 黄芪当归组显著降低NS大鼠血脂水平,这一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可能部份是通过肝脏LDL受体mRNA 表达上调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