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脆弱类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白细胞介 4素 (IL 4 )的影响 ,探讨脆弱类杆菌感染的机制。 方法 采用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株 (NCTC9343)提取的LPS ,以不同浓度作用于PBMC ,2 4h后收集培养细胞上清 ,运用ELISA法检测其IL 2和IL 4的含量变化。 结果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显著抑制作用 ,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r=0 .80 2 4 ,P <0 .0 1)。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 MC分泌IL 4有显著刺激作用 (P <0 .0 5 ) ,但无浓度依赖关系。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与标准菌株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和IL 4具有相同效应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r =0 .10 95 ,P >0 .0 5 )。 结论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抑制作用 ,而对IL 4的分泌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PBMC细胞数目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54名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月进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并以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IL1、IL6水平,计录PBMC细胞数目改变。结果利塞膦酸钠治疗组服药6月后,PBMC培养上清中TNFα、IL1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IL6较前增加,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BMC细胞数目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作为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口服治疗对PBMC分泌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及细胞数目并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利塞膦酸钠并未通过影响PBMC参与骨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3.
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皮下埋植避孕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 159例应用国产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妇女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 ) - 2、IL- 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 (IFNγ)的水平 ;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体外培养自发分泌和在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 ;T细胞总数及亚群 ,CD4 /CD8比值进行测定。方法 :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T细胞数量及亚群的测定采用改良的碱性磷酸酶抗磷酸酶桥联酶标染色 (APAAP)法。结果 :药物应用 <1.5年者 ,IL- 2和 TNFα水平有所升高 ,以用药时间 0 .5~年的水平最高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IL- 6的水平在早期有所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IFNγ未见明显变化。PBMC自发分泌 IL- 2和TNFα水平在用药时间为 0 .5~年最高 ,IL - 6的分泌水平最低 ,以上变化在 >1.5~ 4 .5年者基本恢复正常 ,并保持稳定 ,>4 .5~ 6 .5年者无明显波动。血清 IL- 2、IL- 6和 TNFα的水平变化与 PBMC自发分泌水平相关 ;PBMC在体外经 PHA刺激后 ,分泌 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CD3+、CD4 +、CD8+T细胞数及 CD4 /CD8比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避孕剂在药物的应用早期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影响 ,但未  相似文献   

4.
自体血液回收对患者红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自体血液回收对患者红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10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切皮前采集外周静脉血2ml,自体血液回收后采集回收血2ml,肝素抗凝。采用AFM观察红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结果回收血异型红细胞比例[(20.0±2.2)%]高于静脉血[(2.0±0.8)%](P<0.05)。静脉血和回收血红细胞AFM形貌、红细胞膜表面蛋白颗粒分布均存在差异。回收血红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高于静脉血(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可改变患者红细胞AFM形貌及膜表面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5.
反复自然流产病人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 (RSA)病人PBMC产生IFN γ、TNF α、IL 4和血清sIL 2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了 36例RSA病人、15例正常妊娠、13例经产妇以及 8例配偶白细胞免疫治疗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经PH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 ,IFN γ、TNF α和IL 4以及血清中sIL 2R水平。 结果 :RSA病人PBMC产生的IFN γ为 (0 .5 9± 0 .2 6 )ng/ml,TNF α为 (1.11± 0 .5 6 )ng/ml,较对照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经配偶白细胞免疫治疗者 (成功妊娠 )的IFN γ、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RSA病人妊娠后再次流产血清sIL 2R显著增高。 结论 :RSA病人某些细胞因子产生异常是妊娠的不利因素 ,sIL 2R增高与先兆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12基因修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各组T细胞上清中IL-12、IL-10、IFN-γ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DC表面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IL-12基因修饰使得DC高表达CD83和CD86分子,分泌高水平IL-12及IFN-γ,但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诱导激活的T细胞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增高、IL-10分泌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经IL-12基因修饰后的DC表型成熟,分泌IL-12及IFN-γ的能力增强,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影响,能抑制T细胞分泌IL-10因子,优化抗原提呈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oll样受体(TLR)2、4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103例急腹症手术患者包括SIRS组65例,非SIRS组38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TLR2、4mRNA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 α和IL 6的表达;分析TLR2、4mRNA与TNF α和IL 6的表达量、住院时间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TLR4mRNA、TNF α和IL 6表达均升高至峰值,随后随病程下降,TLR2mRNA自入院起持续高表达至第5天,TLR2、4mRNA的表达与TNF α和IL 6、住院时间呈正相关,且TLR2、4mRNA表达越高,发生MODS的危险性越大。结论急腹症SIRS患者PBMC内TLR2、4基因表达显著增加,提示TLR在急腹症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树突状细胞呈递肿瘤抗原的特性提高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s)对肾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方法 肾细胞癌患者骨髓来源的有核细胞体外经GM CSF和IL 4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 ,负载肿瘤裂解物后诱导自体CTLs产生。用细胞毒试验和ELISA测定CTLs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结果 肾癌患者自体来源的DC Tuly能 (1)增加CTLs增殖 ,16d时使T细胞增殖达 4 3倍 ;(2 )上调CTLs中CD3 和CD8 T细胞群 ;(3)诱导产生的CTLs对自体肾癌细胞具有高杀伤率 ,显著高于异体肾癌和异种肿瘤细胞 (P <0 .0 5 ) ;(4)上调TNF α分泌。 结论 DCs能呈递Tuly抗原。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CTLs,提示DC Tuly具有为肾癌患者制作疫苗和进行特异性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记忆性CD3 +CD8 +CD45RO +T淋巴细胞IL-2/IL-15受体β亚基(IL-2/IL-15Rβ)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相关性,以及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AGE 3抗原肽对肝细胞癌 (HCC)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微量细胞毒法检测HCC患者中HLA A2表达情况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MAGE 3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磁珠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分离出CD8阳性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将其余自体CD8阴性的PBMC与MAGE 3抗原肽 (FLWGPRALV)短暂孵育 ,经γ射线照射后作为抗原呈递细胞 (APC) ,与CD8阳性效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作为实验组 ,7d后再加入APC刺激患者效应细胞 1次。每周计数效应细胞数量 ,培养第 15天时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检测其杀伤活性。以表达MAGE 3和HLA A2的肝癌细胞系HLE作为靶细胞 ,采用IFN γ细胞因子分泌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具有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来反映CTL的杀伤活性。另设不加APC刺激的CD8阳性细胞 ,加IL 2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本组 2 5例HCC患者中 9例HLA A2阳性表达 ;9例中 3例MAGE 3基因mRNA阳性表达 ,6例阴性表达。培养开始时 ,效应细胞为 1 0× 10 6/孔 ,2周后细胞增殖 4~ 6倍。分泌IFN γ的CD8阳性细胞的频数 ,3例MAGE 3阳性患者平均为 2 2 0 % ,6例阴性患者为 0 5 %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MAGE 3抗原肽 ,能在体外从HCC患者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