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苏勇李源张珊红龚卫琴郑昌柱一、对象和方法对象:选择1994~1995年间入院行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造影的老年病例116例,入选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以及服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史。根据冠脉造影结果...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病变与QT离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74例行冠脉造影且心电资料完整者,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A组)42例,病变组(B组)132倒。将B组:(1)据冠脉狭窄的程度分为①轻度狭窄组(B_1组)42例,②中度狭窄组(B_2组)48例,③重度狭窄组(B_3组)30例;(2)据病变的位置分为:①前降支组28例,②回旋支组16例,③右冠组26例,分别测定QTd及QTcd并进行比较。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QTd及QTcd均明显延长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②B_2、B_3组分别与B组相比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B_2、B_3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③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右冠组3组间QTd及QTcd相比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病变可引起QTd及QTcd延长,病变严重程度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病变的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 Q Td)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 6 0例 ,按主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 :A组 (单支病变 2 1例 ) ,B组 (双支病变 2 0例 ) ,C组 (三支病变 19例 )。分别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Q Td及校正 Q T离散度 ( QTcd)值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 Q Td和 Q Tcd分别为 A组 54 .7± 9.2 m s和57.8± 8.7m s,B组 6 2 .1± 8.1m s和 6 5.9± 9.0 m s,C组 70 .6± 10 .1m s和 74 .8± 9.7m s。三组 Q Td均较正常值增加。并且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以及三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相比 ,Q Td和 Q Tcd均有显著增大 ( P<0 .0 1)。Q Td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增加 ,Q Td增大。并且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 Q Td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QT间期及其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分析 13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 ,观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冠状动脉病变对QT指标的影响。结果 :无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QTd为 42 .0± 18.2 4ms,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的QTd分别为 48.42± 17.11,5 9.15± 2 2 .75ms ,P均 <0 .0 5 ;轻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的QTd分别为 48.6 7± 2 0 .45 ,5 8.12± 2 1.6 1ms ,P均 <0 .0 5。结论 :QTd延长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 ,并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5.
6.
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将经过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 ,按其冠脉病变支数分成三组 ,分别测量每组的QT离散度 (QTd)和较正QT离散度 (QTcd) ,以期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对QTd和QTcd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70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并全部符合以下标准 :1 有 1支及 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 (左主干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和右冠脉 )或其主要分支 (对角支、边缘支和后降支等 )狭窄≥ 5 0 % ;2 无束支传导阻滞 ;3 无急性心肌梗死 ;4 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明显心脏扩大 ;5 入院前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停用超过 3…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晚期心衰以及与心脏自主神经张力之间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冠脉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缺血状态下与QTd关系如何,少有报道.本文分析了132例心电图,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肌缺血对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根据132例患者冠脉造影(CAG)结果,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并分别从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测量得出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c间期离散度(Qtcd)。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QTd、QTcd在冠脉正常组(C组)分别是22.7±19.7ms与28.0±15.9ms,冠脉病变组(B组)分别是36.4±16.6ms与41.0±17.5ms,与前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QTc、QTcd分别是64.8±25.4ms、73.1±29.4ms,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果显示:不但急性心肌梗死组QTd增大,而且冠脉病变组QTd也增大。故认为心肌缺血是QTd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可能与缺血产生速度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 (冠脉 )病变范围与QT离散度 (QTd)之间的关系。方法 :5 2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常规同步 12导联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观察。结果 :显示有冠脉狭窄的 38例患者 ,其QTd及QTcd均比无冠状动脉狭窄者大 (P <0 0 5 ) ,而单支与双支血管病变患者之间无差异 ,3支以上血管病变患者比单支及双支血管病变患者的QTd及QTcd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 ,QTd及QTcd与冠脉血管狭窄累及的血管数有关 ,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 ,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 ,而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QTd及QTcd无相关 ,QTd及QTcd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对同步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126例CABG术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的QTd及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术前的QTd及QTcd均明显高于正常。术后QTd、QTcd均明显减少。较术前差异性显著。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QTd及QTcd可作为CABG后血管通畅率的无创性、有效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选择46例慢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狭窄与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关系,对86例冠脉单支狭窄>65%者和56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者及正常对照者的QTd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组较正常组QTd显著延长(86.72±10.12比28.20±7.2,P<0.001)。PTCA术后QTd降低,降低幅度以术后1~2d最显著,说明QTd与冠脉的通畅程度有关,提示QTd可以作为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和PTCA术后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测量100例(男8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5.6岁)冠状动脉造影者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组QTd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在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5%组和狭窄小于75%组间,QTd差异显著(P<0.05),说明QTd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P<0.01)。本文讨论了单支冠脉病变、多支冠脉病变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QTd的关系,其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QTd无明显差异(P>0.05),而LVEF>40%和LVEF≤40%两组间,QTd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QTd与左室射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变化。方法 对6 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75 %而成功行PCI术前、术后 (2 4h、1周 )进行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和QTcd ,还同期测量了 6 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2 4h、1周 )的QTd和QTcd。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组 :冠状动脉造影后 (2 4h、1周 )与冠状动脉造影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②PCI术组 :PCI术后 (2 4h、1周 )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均明显缩短(P <0 0 5 ) ,但术后 2 4h、1周之间的QTd和QTcd比较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成功PCI术不仅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 ,而且早期 (2 4h)即可改善冠心病患者QTd、QTcd ,并持续至少 1周 ,从而可能预防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功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考察 2 5 2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进行介入手术前后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结果 ,计算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5 2例冠心病患者经PTCA或加支架植入术共处理的病变有 383处 ,除 2 8例外 ,术后QTd缩短明显 ;介入手术前后QTd及QTc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流灌注术后均达到TIMIⅢ级与Ⅱ级 ,两组术前QTcd比较以及术后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支与多支病变术前QTc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下降幅度则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经成功的介入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减小 ,QT离散度可作为介入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成功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QT离散度与冠心病猝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5例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的冠心病患者和30例存活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T离散度及心率较正QT离散度加以比较。结果显示,QT离散度增大有预测猝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QTd对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 2 3例发生猝死的冠心病患者和 3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的 QT离散度及心率校正 QT离散度。结果 :猝死组 QT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QT离散度增大有预测猝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容易引起冠心病。心血管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当前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现对糖尿病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与QTd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与冬眠心肌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 QT离散度 (QTd)与冬眠心肌的量化关系。方法 5 3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核素心肌显像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 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1全组 QTd从术前的 65 .85± 2 5 .83 ms降至术后的 5 6.79± 2 9.73 m s(P<0 .0 0 1)。2有节段收缩功能改善的病人 (IP组 ) QTd显著小于无节段功能改善的病人 (NIP组 ) (P<0 .0 0 1) ;术前 QTd与术后左心室整体室壁运动指数 (WMSI)的变化呈中度负相关 (r=- 0 .48,P<0 .0 0 1)。 3术后 IP组 QTd显著降低 (P<0 .0 0 1) ,而NIP组无显著变化 ;术后 QTd降低的幅度与 WMSI的降低程度呈中度正相关 (r=0 .63 ,P<0 .0 0 1)。4冬眠心肌检测阳性组 QTd显著小于检测阴性组 (P<0 .0 0 1)。结论 QT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的冬眠心肌数量有关 ,并可预测PTCA术后冬眠心肌的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