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498±0.110;②最大吸光度(Amax)为0.250±0.050;③纤维蛋白原的浓度(S)为280±65(mg/dL);④FMPV/Amax比值为1.992±0.180;⑤反应延滞时间(DT)为25±5(sec)。结论: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操作简便,快捷,测出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与传统改良的Clauss法相比,无显著差异。FMPV/Amax比值稳定,表明正常人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与纤维蛋白的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纤维蛋白原 (Fib)检测技术的发展 ,对其研究逐渐深入 ,近年研究表明Fib与许多疾病有关 ,测定Fib在临床上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Fib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Fib的检测方法目前测定Fib的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五种 :冯·克劳斯法(Voncluss法 )属于功能测定 ,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NCCLS)推荐的Fib常规测定方法 ,是目前国外最常用的方法 ,但在我国尚未被推广应用。我国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和通过自动化的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进而推算F…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通常存在异常,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而这种高凝状态反过来对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为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能力,以了解其凝血功能。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发现20名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315±0.065)g/min;最大吸光度为(0.176±0.035)OD;纤维蛋白原浓度为(150±30)mg/dl;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最大吸光度比值为1.789±0.160;反应延滞时间为(-21±5)s。结果表明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增快,但其它各项指标均下调,表明患者出血与凝血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盆腔及下肢血管受子宫压迫和激素影响而扩张,血流缓慢,静脉压增高;分娩或剖宫产时易使血管内壁受损,故孕妇发生静脉栓塞的机率增大。近年来,时有产后静脉栓塞的报道[1-3]。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已获知妊娠妇女的多个凝血因子水平均增高,D-Ⅱ聚体和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病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以了解其凝血功能。方法: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结果: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病人10例,其①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O.315±0.065;③最大吸光度为0.176±0.035;③纤维蛋白原浓度为150±30(mg/dl);④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最大吸光度比值为1.789±0.160;⑤反应延滞时间为-21±5(sec)。结论: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病人的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增快,但其它各项指标均下调,表明病人出血与凝血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52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D-D及FIB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D-D及FIB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D-D、FI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高龄患者(年龄≥60岁)、功能状态评分≤70分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的基线D-D、FIB阳性率均升高(均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D-D、FIB阳性率亦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易处于高凝状态,且以高龄者、体能状况差者、临床分期晚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凝状态宫颈癌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蕲蛇酶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应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动态观测30例健康人和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功能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检测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凝血功能状态的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正>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形成Bβ142肽健,A、B、C、H附属物以及X、Y、D、E碎片,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FgDp),这些降解产物可自行聚合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sFMC),在凝血酶(FX)Ⅲa和Ca2+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除降解产生碎片X,Y,D和E外,还产生D-二聚体、γ-γ二聚体、复合物1(DD/E)、复合物2(DY/YD)、复合物3(YY/DXD)等,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以及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四肢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四肢单处骨折组和四肢多处骨折组各90例,分别于入院时、术后72h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Fg、D-dime。结果多处骨折组和单处骨折组术前的Fg和D-dim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处骨折组手术前和术后72hFg和D-dime明显高于单处骨折组(P<0.05),多处骨折组术后72hFg和D-dime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并发DVT组术前和术后72h血浆Fg值高于无DVT组(P<0.05),并发DVT组术后72h血浆Fg值高于术前(P<0.05);并发DVT组术前和术后72h血浆D-dime值高于无DVT组(P<0.05),并发DVT组术后72h血浆D-dime值高于术前(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多处于高凝状态,检测血浆Fg、D-dimer对预测、评估深静脉栓塞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纤维蛋白单体的制备及其引起细胞伸展的分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引起细胞伸展的机理。方法:通过2mol/LNaBr溶解纤维蛋白制成纤维蛋白单体。采用细胞粘附及抑制方法观察细胞伸展状况。结果:人神经胶质瘤细胞不能在固定的纤维蛋白原上伸展,但能在纤维蛋白单体上伸展,此伸展过程不能被外来的纤维蛋白原、片段E和D抑制,但能被纤维蛋白单体和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所抑制。结论:纤维蛋白单体引起细胞伸展的可能机理为纤维蛋白单体α链上的两个RGD序列Aα(95-97)和Aα(572-574)暴露,从而促使纤维蛋白单体与细胞作用,调节细胞伸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蕲蛇酶 (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原 ,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对 7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 6 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轻度妊高征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反应速率 (FMPV)、血浆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 (S)和最大吸光度 (Amax)分别为 0 77± 0 .10 ,(45 2 .33± 85 .96 )mg/dL ,0 .4 0± 0 .0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0 .6 6± 0 .15 ,(370 .89± 112 .2 0 )mg/dL ,0 .35± 0 .0 8],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重度妊高征组分别为 0 .5 7± 0 .14 ,(30 8.4 5± 93.97)mg/mL ,0 .30± 0 .0 8,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显著低于轻度妊高征组 (P≤ 0 .0 0 1)。结论 :应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动态监测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 ,对妊高征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并发症的判断及指导治疗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黄Zhe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Ⅷ因子抗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Zhe丸对特发性肾炎(MGN)肾病综合征(NS)Ⅷ因子抗原(ⅧR:Ag)、纤维蛋白原(Fbg)的作用。方法:选择MGN-NS患者60例,用美国IL公司生产ACT-200自动凝血机检测ⅧR: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Zhe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Zhe虫丸对MGN-NS患者血ⅧR:Ag、Fbg的影响,结果:实验组ⅧR:Ag、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ⅧR:Ag、Fbg与BUN呈显著正相关(P<0.001),Fbg与白蛋白(ALB)呈显著负相关(P<0.01)。经用大黄Zhe虫丸治疗手,MGN-NS患者血ⅧR:Ag、Fb、显著降低(P<0.01,P<0.05),明显优于潘生丁(P<0.05)。结论:大黄Zhe虫丸能显著降低MGN-NS患者ⅧR: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糖蛋白 ,由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 ,在凝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我院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2月检测的 330例住院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30例中 ,男 14 1例 ,女 189例 ;年龄 4 4~ 78岁 ,平均 5 9岁。其中急性炎症 5 0例 ,糖尿病 2 9例 ;糖尿病肾病 4例 ;心肌梗死 17例 ;冠心病 138例 ;脑梗死 92例。1.2 方法及原理 采用的方法为比浊法 ,其原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在 pH 6 .3的PBS缓冲液中加热…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二聚体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交联后再经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末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正常人血浆中基本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增高表明血浆发生凝固反应,纤溶系统被激活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分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有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②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143例,随机分为非溶栓治疗组70例;溶栓治疗组63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TIA)31例;病例对照组30例。在不同时间测定FMPV、Fg、FMPV/ODmax血小板粘附率。③结果 FMPV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急性脑梗死非溶栓组显高于TIA组(P<0.01),Fg在急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TIA及病例对照组(P<0.01)。持续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发病1周左右FMPV、FMPV/ODmax及血小板粘附率。④结论 Fg升高是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之一,持续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应监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分子活性,并及时应用抗血小板粘附聚集药物,以防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