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拟消囊饮治疗脑囊虫病30余例,均在服药1~3个月后获愈。现介绍如下。基本方:白芥子、玄参、法夏、僵虫、南星、枳壳各15克,牡蛎、竹沥各50克,海浮石25克,甘草10克。无竹沥,可用昆布代替;有条件者,可加贝母15克。病例一:徐××,男,34岁,农民。发现囊虫病12年,阵发抽搐10个多月.患者于1974年发病,全身有结节40多个。1982  相似文献   

2.
武运  李有成  章继红  张智 《河北中医》2010,32(9):1374-1375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即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所致的疾病。囊尾蚴亦称囊虫,寄生于脑为脑囊虫,其中癫痫型发病率最高,占脑囊虫病的50%~60%,发作形势多为大发作,而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也较为常见。往往反复发作,很少自行停止,一般抗癫痫药物难以控制。2000—01—2008-12,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164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1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囊虫病的发生多由于患者食用有绦虫卵的未经烧熟的蔬菜、肉类、瓜果后 ,虫卵寄生于人体而发育成虫。侵于脑则阻滞脉络 ,厥气生风 ,发为抽风 ,精神失常 ,继而发生阵发性头痛、呕吐等 ;藏于肌肤则发生结节增生 ;居于眼则可致失明。病与虫毒有关 ,而痰湿又是囊虫幼虫发育成长的必要条件。笔者用中药参槟丸治疗囊虫病 6 0例 ,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 ,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大者 6 3岁 ,最小者 14岁 ;病程最长者 8年 ,最短者 1年余 ;单纯皮下囊虫结节 13例 ,皮下囊虫结节并脑囊虫 30例 ,皮下未查出囊虫结节、脑囊…  相似文献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原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是治疗血痹之主方。其方药仅五味,即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据笔者临床体会,该方不仅善治血痹,对中风偏瘫、雷诺氏症、前列腺炎等病均有比较理想的疗效。这是由于这些疾病与血痹具有相似的病机,故可收到异病同冶的功效。病例一、偏瘫:刘××,60岁。患中风后,左半身不遂半年之久,曾用西药、针灸,治疗效果不好而来求治。就诊时可见,左上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28岁,左乳房肿物伴疼痛2年,于1995年4月30日就诊,疼痛不剧能忍,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与月经周期无关,肿物缓慢长大,不伴乳头溢液,既往无乳腺炎病史,查体:全身无特殊异常,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2×2×1厘米椭园形肿物,质地中等硬度,欠光滑,可动性差,轻微压痛,无波动感,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初步诊断;左乳房纤维瘤,于当日上午在局部麻醉下行纤维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腺叶间境界不甚清楚,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诊断为猪囊虫病,病理号(912)。 讨论:人体囊虫结节多见于头颈,四肢,躯干部表  相似文献   

6.
用“灵龟八法”治验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男54岁,干部。因右侧偏瘫并发吞咽困难,于1979年7月2日在天水×医院会诊抢救。患者曾有高血压病、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史。1975年复发,并出现假性球麻痹,于1979年4月9日入院。入院时检查: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血压200/120毫米汞柱。肺(-),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肝脾(-),神清,构音障碍,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四年间应用左家特产研究所配制的中药囊虫丸治疗囊虫病,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脑囊虫病60例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标准:近年来癫痫反复发作,皮下有囊虫结节,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确诊为脑囊虫病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  相似文献   

8.
囊尾蚴病简称囊虫病分布较广,囊虫寄生在皮下肌肉引起的病症不重,但脑囊虫病较严重。西药自吡喹酮1975年问世以来,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然而能引起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为此研究中药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减轻毒副作用,实有必要。我们  相似文献   

9.
囊虫病,在中外医学文献上记载较有效的内治法甚少,查阅国内近年来基本治愈的疗程均在一年以上。我们经八次诊治,仅用三个半月时间,治愈一例体囊虫症,疗效较好,特报告如下: 田××男26岁,沈阳市大东日杂商店工人主诉:去年十二月份,发现体内有结节。病史:七二年在农村曾吃过豆猪肉。从去年十二月,周身不适,巩膜发红,眼眵多。  相似文献   

10.
正廉辰,主任中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邯郸市中医院内四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至"十二五"重点专科邯郸市中医院脑囊虫病科学科带头人,全国知名脑囊虫病、脑病专家。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邯郸市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曾获邯郸市先进科技工作者、邯郸市科技创新能手、邯郸市名青年中医师、首届邯郸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廉辰主任创建了邯郸市中医院脑囊虫病专科,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省、市三级重点专科。率先提出了脑囊虫病早期诊断的论点以及脑囊虫病的分型、分期理论和脑囊  相似文献   

11.
狐惑并发肠痈、痃癖姜××,(住院号28038),女、35岁,教员。该患口、舌、眼、外阴多处先后发生溃烂,已有三个月,曾诊断为“白塞氏病”。因西药过敏,于1982年7月24日来我院治疗,住院第六天,患者突然发热,体温达38.5℃,右下腹郎有局限性疼痛,少腹亦痛。查白细胞:24400/立方毫米,分叶:79%。外科会诊:诊断为白塞氏病合并急性  相似文献   

12.
补骨脂,仙鹤草对猪囊尾蚴作用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尾蚴病简称囊虫病在我省分布较广,寄生干皮下肌肉的囊虫引起的症状不重,但脑囊虫病较严重。西药吡喹酮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然而能引起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因此研究中草药治疗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减轻毒副作用很有必要。目前我组对补骨脂、仙鹤草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囊虫病是人吃了带有猪囊虫、虫卵的食物而得的一种疾病。据文献报导这种病发脑囊虫病,约占发病率的80%左右。病变除累及肌肉、皮下、眼、骨骼等处外,脑囊虫病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抽风发  相似文献   

14.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部位所致的疾病。以皮下组织与肌肉多见,其次是脑、眼等。笔者在1990年10月~1999年2月用姜黄酊治疗56例囊虫病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56例患者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26~56岁,平均38.5岁;职业:农民28例,工人15例,职员13例;病程1~9年,平均4.6年;脑囊虫型37例,肌肉与皮下组织囊虫型10例,眼囊虫型9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戴自英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0-381),具有癫痫发作、颅  相似文献   

15.
脑囊虫是CNS(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猪带绦虫,60%~90%的囊虫累及CNS(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实质与脑膜囊虫病,本文通过一组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脑囊虫的MR(I核磁共振)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性,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8例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19岁,以青少年发病居多。1.1主要临床表现:18例患者绝大多数以阵发性癫痫样抽搐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脑囊虫病患者的MRI表现。结果脑囊虫病主要MRI表现:①小囊状及小囊内偏心点状病灶;②环状、环内点状、点状、结节状强化灶;③其他:大环状、大囊状病灶及脑积水等。根据虫体所在部位及MRI特性分为脑实质型、脑膜型、脑室型和混合型4型及活动期、退变死亡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4期。结论脑囊虫病的MRI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性,其分型、分期对临床合理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形成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高 压,可出现高颅压危象,造成脑组织移位并被挤入小脑幕裂隙或枕大孔中,压迫脑干、颅神经、血管而发生脑疝.因此,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是该病中表现最严重,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的一型.我院 2000年 1月~ 2004年 7月共收治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患者 280例,其中并发脑疝 8例,经及时抢救、护理得当,脱险 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苯咪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脑囊虫病患者先一般治疗,再病原治疗均采用甲苯咪唑联合吡喹酮三个疗程,并追踪随访观察。结果:治愈11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少数病例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甲苯咪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囊虫病为常见病,然为难愈之病,囊虫病为猪囊尾蚴在人体寄生的部位除横纹肌外,还常在心、脑、眼等重要器官而引发严重症状,不少病人还因而致死。脑囊虫是因囊尾蚴在脑内寄生,由于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囊尾蚴本身的情况与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也有差异,本病症状极为复杂多样,有的可全无症状,有的则极为严重,甚至突然死亡。脑囊虫病的治疗颇为棘手。于泗海老中医经过多年的临证探索,运用自制“囊虫酊”、“囊虫丸”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半身不遂、语言不清等症状,是由于脑部血管或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患者意识障碍和躯体运动感觉障碍的疾病。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足反射疗法对几位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中风的防治积累了不少经验。现举近期治疗的一例介绍如下: 张××,男,59岁,系市民政局调研员。1995年“中风”失语,1996年脑溢血入武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