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人的内镜表现、病理分型及行支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经内镜诊断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均为病理证实,经支架引流术后病人的退黄显效率60.41%、支架平均引流186d,6个月支架阻塞率55.80%。结论 ERCP是诊断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行超声内镜及活检,免疫组化分析:CgA(+),Som(+)。诊断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经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类癌临床罕见,诊断困难,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壶腹部癌19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壶腹部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为壶腹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壶腹部癌患者以梗阻性黄疸和上腹部不适、疼痛为突出表现;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壶腹部肿物及胆、胰管扩张;内镜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及附近粘膜病变。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3例未行手术。结论:上腹部不适、疼痛是壶腹部癌的早期症状,超声及内镜检查,尤其是内镜检查和活检对壶腹部癌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加里  吴江 《临床医学》2006,26(9):47-48
目的探讨B超对各种类型的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与病理分析。方法总结和分析11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疽。结合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16例阻塞性黄疸中来源于胰头部占位43例,胆总管占位63例,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占位10例。B型超声检查对占位病灶诊断敏感性达87.61%,特异性100%.准确率85.34%。结论B型超声对各种病因所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是很好的显像方法,结合临床可提高该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乳头派杰病(Paget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探讨其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6例乳头Paget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6例乳头Paget病患者均为女性,乳头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有Paget细胞,均伴有导管内癌,其中1例局部可见浸润性导管癌.结果 乳头Paget病是一种发病率低的乳腺恶性肿瘤,易造成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aphy,ERCP),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或择期)行内镜治疗。结果:69例行ERCP,67例成功,成功率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6例,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18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总管癌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失败的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26例,2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一次成功,1例需2次取石.亦成功;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18例).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2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总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硬化性胆管炎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5例、逆行胆道感染1例,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梗阻性黄疸的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毅  吴佩  孟刚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3):217-2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1999年经治的32例原发性址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理类型为腺癌占75%,平滑肌肉瘤12.5%,类癌9.4%,恶性淋巴瘤3.1%。且56.3%发生于乳头区(均为腺癌)。32例均予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1.9%。手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9.2%,42.9%;行姑息性转注手术者,平均存活7.5个月。结论:十二指肠低张气钡造影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是本病的首选有效检查方法,结合病史并联用多项检查方法可望提高诊断率。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病量类型、发生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壶腹周围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5%,起源于壶腹部2cm以内的范围,包括Vater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虽然这些肿瘤来源不同,但其所在部位解剖结构特殊,因而有着相同的临床表现,相似的影像表现,手术时也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故常统称为壶腹周围癌(以下简称壶腹癌)。壶腹癌的早期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肿瘤体积多较小,早期诊断较困难。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已能较清楚地显示壶腹癌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仅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现就壶腹癌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管征与四管征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CP征象中双管征与四管征对十二指肠乳头癌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Marconi 1.5T磁共振成像仪对114例拟诊十二指肠乳头癌或胰头癌患者进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结果:本组114例中十二指肠乳头癌48例,胰头癌66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征”占82.5%(94/114);82.6%(71/86)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或胰头癌显示“双管征”,42.4%(28/66)的胰头癌显示为“四管征”。结论:MRCP图像中“软藤征”、“双管征”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征象;“四管征”为胰头癌的一个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71例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1-200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51例(71.8%),误诊胰头癌4例,误诊胆管末端癌5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2例,误诊为壶腹部结石1例,诊断胃扩张2例,提示胰胆管扩张,胆囊增大6例。超声在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与检查的手法及经验密切相关,本组超声定位准确率88.7%,高于CT(84%),低于ERCP(96%)。超声为目前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首选的最佳方法。结论 超声和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B超对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B超对各种非结石病因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20例非结石原因阻塞性黄疸,结合B超检查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20例阻塞性黄疸中来源于胰头73例,胆总管26例,十二指肠21例。B超对占位病灶诊断敏感性83.18%,特异性100%,准确率84.16%。结论:B超对各种病因所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是很好的显像方法,结合临床可提高该病变的病因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内镜诊断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胃肠道肿瘤的0.35%左右,占小肠恶性肿瘤25%~45%。我们总结了1988~1998年3月我院在内镜下确诊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4例,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有了进一步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4例均为内镜下诊断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28~72岁。 1.2 临床表现:14例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黑便、黄疸、消瘦、贫血等。14例中有8例临床分别诊断为胆石症、消化性溃疡、胰头癌、胃炎等。  相似文献   

13.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20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发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分析本院近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207例,探讨其主要疾病及临床特点,胃镜诊断情况。结果:降部病变男多于女;以降部溃疡最常见(40.6%),其次为降部息肉(16.9%)、降部癌(包括乳头癌)占14%、降部炎(11.6%)、降部憩室(4.8%),还有降部乳头炎、黏膜下肿块、钩虫感染、蛔虫、结石、血管病变等;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胃镜 病理可以发现病变位置、大小、形状、性质等。结论: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胃镜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胰腺类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类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我院10a间消化道类癌中l例胰腺类癌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胰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类癌极为少见.约占全部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1.4%。临床表现多样性.可有不典型类癌综合征表现。肿瘤细胞表达NSE.嗜铬索A(CgA),突触索及5-羟色胺等内分泌肿瘤细胞标志。胰腺类癌转移率高.5a生存率低。结论: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是胰腺类癌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根治性手术及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以胰腺炎为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以胰腺炎为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观察组)及同期收治的4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淀粉酶(AMY)、B超、CT,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核磁共振成像、X线及术后病理等检查,比较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腹部不适13例,腹痛为持续性疼痛、钝痛、隐痛,血AMY和术后病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先保守后手术,观察组较对照组为多,二者差异显著,P〈0.05;并发胰瘘者,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多,但组间无差异。结论:以胰腺炎为表现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是以持续性上腹痛、腹部不适为特异的临床表现,血AMY及术后病理为其诊断的主要依据,B超、CT为辅助诊断的方法。治疗应先保守后手术,且并发胰瘘者增多,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至2009年1月的5年间收治的7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头癌中BUS或CT的诊断阳性率高于ERCP(P=0.044,P=0.029)。十二指肠乳头癌中ERCP的诊断阳性率高于BUS和CT(P=0.005,P=0.03)。壶腹癌中ERCP的诊断阳性率高于BUS和CT(P=0.157,P=0.282)。MRCP在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00%、88.9%。结论BUS+CT检查是诊断胰头癌的最佳方法。ERCP是诊断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最佳方法。而MRCP检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中乳头部腺癌5例,管状腺瘤癌变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2例;其中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局部切除术,2例先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时容易误诊及漏诊。十二指肠镜检查加病理及ERCP、MRCP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手术及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3例早期乳腺癌所应用诊断方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本组有小于2cm肿块12例,乳头溢液为主6例,局限性腺体增厚3例,乳头糜烂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9例,早期浸润癌7例,非浸润性癌6例,原位癌1例。经5年以上观察,除1例因他病死亡外,22例均健在。结论:结合影像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手段应用,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乳房乳头部腺瘤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1991-2000年间15例乳头部腺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乳头部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数患者伴乳头溢液,镜下导管上皮细胞增生,以乳头状或腺瘤样增生为主,外周肌上皮细胞免疫标记,如SMA、S-100对肌上皮辨别有帮助。结论 乳头部腺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认识其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对湿疹样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汗腺样腺瘤和乳腺浸润性癌的鉴别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7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ERCP检查情况,插管成功率为96.3%。ERCP能为临床提供诊断或阳性病变资料的有88.1%。75例手术治疗,手术符合率92.0%。检查结果除发现胆道疾病外,胆管造影属正常的有36例,占20%。 本文对正RCP在监别阻塞性黄疽的性质和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病变所致黄疸的价值,ERCP胆管狭窄或阻塞性病变的影像诊断;胆囊不显影的临床意义和ERCP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