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84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4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精心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84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认为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可促进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探讨和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退热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22例,占88.0%;有效2例,占8.0%;无效1例,占4.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14例,占56.0%;有效5例,占20.0%;无效6例,占24.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两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腹泻,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对EV71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采用口服利巴韦林,部分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呕吐、惊跳、抖动、嗜睡等症状,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入院的155例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以及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结果]155例病人住院时间为8.7 d±2.1 d,除2例迅速发展为脑干脑炎致死以外,均转好或痊愈出院。[结论]给予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针对并发症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HFMD)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少数患儿可引起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为了能早期发现重症患儿,提高疗效,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故将本院收治的23例HFMD合并神经系统受累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年滨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应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版)》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7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者占81.10%(145/179)。临床特点:皮疹,持续发热(部分病例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易惊、嗜睡、昏迷、肢体抖动,部分患儿伴呼吸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四肢无力;外周血中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心肌酶谱异常,高血糖。经降颅压、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少数病例应用激素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177例,遗留有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者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多为EV71感染,均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及时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甘露醇及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危重症患儿及时行机械通气,积极维护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叶俏  梁丹静 《全科护理》2011,(16):1434-1435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总结6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观察和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引起的各项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HFMD)是因某些不同血清学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其传染性强,可致爆发性流行.HFMD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发病后临床经过顺利,数日后自愈,不致威胁生命,无后遗症[1-3].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EV71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献  徐咏书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306-306,286
今年3月上旬,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经卫生部、安徽省和阜阳市专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目前患儿死亡人数已增加到19人,感染人数增至数百人,存在传播扩散的威胁。EV71本身是肠道病毒71型,这个病毒是引起称之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体之一,手足口病这个病传染性比较强,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如美国、英国、日本,包括台湾地区与香港也有.在前些年国内也出现过类似的疫情。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上旬,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的疾病患者,少数伴有脑、心、肺严重损害。经卫生部、安徽省和阜阳市专家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目前患儿死亡人数已增加到19人,感染人数增至数百人,存在传播扩散的威胁。EV71本身是肠道病毒71型,这个病毒是引起称之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体之一,手足口病这个病传染性比较强,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如美国、英国、日本,包括台湾地区与香港也有.在前些年国内也出现过类似的疫情。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中,轻症患儿470例均痊愈出院;重症患儿48例中转送上级医院治疗13例,痊愈出院34例,死亡1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延缓或阻断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HFMD)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2008年,我国局部地区爆发HFMD疫情,重症患儿的致死致残率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病毒,尤其是感染EV71后危害更重。  相似文献   

13.
张蕾  鲍莹  孟慧 《护理管理杂志》2017,17(6):427-429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在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及高热、血糖及白细胞监测等方面的预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病程、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缩短(P<0.01);观察组患儿体温、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家长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预警护理策略可有效缩短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病程,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探讨危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的指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对2010-05~2010-09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4例患儿平均年龄(2.7±1.1)岁,男:女为2.4∶ 1.均表现为发热、皮疹(占100%),伴有惊跳44例(81.5%),四肢抖动31例(57.4%),呕吐25例(占46.3%),精神差14例(占25.9%),烦躁5例(占9.3%),嗜睡5例(占9.3%),惊厥4例(7.4%),四肢弛缓性瘫痪2例(3.7%).血糖升高25例(占46.3%),外周血WBC升高26例(占48.1%).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阳性44例(占81.5%),柯萨奇A16型(CoxA16)检测阳性13例(占24.1%),二者混合感染3例(占9.3%).52例临床治愈(占96.3%),2例死亡(占3.7%).结论 EV71更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四肢抖动及惊跳是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早期明显表现,尤其小于3岁儿童,在高热期出现四肢抖动、惊跳,应警惕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2~6月收治住院的77例经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完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方面的初步经验.结果 7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71例轻症患儿痊愈出院.6例重症患儿,4例转送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在本院抢救治疗14 d治愈.结论 对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and Footand Mouse Disease,HFMD)是由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与抗病毒治疗药物[1]。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但少数患儿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采集37例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包括皮肤黏膜型20例、神经系统损害型17例。以同期2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分别测定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皮肤黏膜型及神经系统受累型两组的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2.18、2.45、2.58、3.29,P均<0.05),而IgM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2.44、2.28,P均<0.05),C3、C4水平无明显差异(F分别=1.38、0.48,P均>0.05)。皮肤黏膜型和神经系统受累型的患儿IgG、IgA、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5、1.05、0.34,P均>0.05)。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应答存在异常,但与感染后病情轻重及不同临床转归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以手、足、口多发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自限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具有噬神经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文将对EV71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进行讨论,以便更加深入了解EV71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和EV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可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81年我国发现该病,在今年的5月2日我国卫生部又将该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1 岁1 个月,以"发热2 d,皮疹1 d"之代诉入院.患儿2 d 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 ~39 ℃,偶流涕,在外院治疗2 d 仍发热,最高体温39.9 ℃,无寒战,1 d 前患儿手足、肛周出现散在红色米粒大小丘疹,不痛不痒,食纳差,偶有易惊,来我院门诊以"手足口病"收住.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好,按计划免疫接种.发病前曾参加幼儿早期教育课程.入院查体:T 39.5 ℃,P 120 次/min,R 40 次/min,BP 85/55 mm Hg,神志清,精神可,双手足掌及肛周可见散在红色米粒大小充血性丘疹,不痛不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