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3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肠外营养组(PN组,tn=50),给予静脉营养;(2)肠内营养组(EN组,n=51),早期鼻肠管要素饮食;(3)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组(CEP,n=52),自配制营养液,简易鼻肠管注入,配合静脉营养,相互补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组和CEP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CEP组和EN组明显延长(P〈0.05),住院费用较EN组和CEP组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体质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似,但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王桢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81-188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胃癌且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肠内组和行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肠外组。对比观察两组胃肠道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胃肠道功能(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情况上,肠内组明显优于肠外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1)肠外营养(PN)组;(2)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3)对照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和PN组(P〈0.05)。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EN—PN组和PN组明显延长。而EN—PN组较其它两组显著缩短(P〈0.05)。EN—PN组和PN组术后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体重下降缓慢。结论胃肠道恶生肿瘤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肠外营养相似,并有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的作用,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12月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为肠外营养组。早期肠内营养组早期(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从排气时间、进食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且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术后营养指标早期肠内营养组均较肠外营养组改善明显,2组术后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的康复、减少住院时间与治疗静用,而且可以明显政善术后营兼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发表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类文献,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以独立、双盲的原则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最后数据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研究中,Meta分析表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加权均数差为1.55,95%C1(0.81,2.29);患者术后血清转铁蛋白的加权均数差为0.34,95%CI(0.30,0.38);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加权均数差为-20.66,95%CI(-23.91,-17.40)。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可以提供患者术后恢复足够的血清蛋白原,并能较早恢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外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我院1999~2000年间的胃癌术后病人44例,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研究,发现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无显著差别,术后均无明显体重丢失,但肠外营养组由于伤口愈合较慢,住院天数明显多于肠内组,且肠内营养费用低,为肠外营养的1/3。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符合生理、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胃癌术后肠内外早期营养支持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倩予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61-116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外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我院1999-2000年间的胃癌术后病人44例,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研究,发现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无显差别,术后均无明显体重丢失,但肠外营养组由于伤口愈合较慢,住院天数明显多于肠内组,且肠内营养费用低,为肠外营养的1/3。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符合生理、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袁昌翠 《当代护士》2014,(10):83-8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与肠内营养组(EN组)各34例。PN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营养等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住院天数、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结果 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和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因进食量不足和肿瘤本身的消耗,常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据报道,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改善营养对促进胃癌术后患者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与肠外营养支持(PN)二种方式作一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应用,阐述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所特有的优越性,强调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早期的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胃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打击可导致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明显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尤其行全胃坷除术后,经口进食营养有限,因此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内和肠外两种,肠内营养具有改善门静脉系统循环,改进空肠功能,增进肠蠕动,促进肠道激素与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利于肠粘膜的渗透性,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同样情况下肠内营养患者体重增加和氮潴留优于静脉营养患者。  相似文献   

13.
刘雪芹 《全科护理》2011,9(19):1729-173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将2008年1~11月在我院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后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与肠外营养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指数、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正>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早期胃癌多无症状,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已经存在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手术创伤和术后应激反应可以加剧分解代谢。因此,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及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极为重要。传统肠外营养存在缺陷,疗效不及肠内营养。我院近期对胃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效果满意。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恢复效果的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胃癌患者,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将其作为实验组;将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在术后行肠外营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并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手术效果得到了保障,也使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7年5月的92例行肠外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86例行肠内营养的上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术后患者安全、有效,既可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又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增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进而确定胃癌术后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台并分析.结果 (1)共纳入29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胃癌根治术患者2407例.(2)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合并后的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的OR(95% CI)值为0.51(0.14,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OR(95%CI)合并值为0.42(0.32,0.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的OR(95% CI)合并值为-18.43(-19.68,-17.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血清白蛋白恢复更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更短,所以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为目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最佳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武蕊 《天津护理》2014,22(6):527-528
目的:通过对肠内和肠外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应用的比较,探讨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3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9例。对照组行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试验组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平均术后住院日、营养支持费用、术前术后体重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较TPN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及初次进食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营养支持费用少;EN组患者术后Alb水平与术前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患者术后Al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体重变化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维持机体营养指标的稳态,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安全、有效、合理,可以作为胃癌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腔喂养管与普通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中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反应;并随机抽取2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放置普通胃管,术后采用肠外营养作对照。2组均在术后2d及1周查肝肾功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比留置普通胃管采用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及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