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艾灸足三里、神阙穴对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0例予外科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艾灸足三里、神阙穴进行术后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神阙穴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且安全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白萝卜蜂蜜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排空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实验组术后第24h后肠内营养管滴入蜂蜜汁,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和腹胀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滴入白萝卜蜂蜜汁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张红  杨彤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331-1331
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病情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多采用待其自然恢复的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其严重的腹胀影响呼吸和腔静脉回流,而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生活质量。足底按摩作为一种保健手段,使腹部手术后患者的医疗护理更具主动性。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粘连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后的患者采用足底按摩的方法,通过对术后排气时间的观察,初步了解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对阑尾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阑尾手术病人随机分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于术后6h开始功能锻炼,对照组于术后24h,开始常规法锻炼.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阑尾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排气.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而梗阻术后由于手术对肠道的直接损伤、机械性牵拉以及麻醉药的作用,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术后长时间不能进食,影响患者体能的恢复,因此笔者在临症时,采用电针配合按摩疗法治疗此症,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不同腹部疾病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前瞻、双盲、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观察。结果以肛门第一次排气为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准,观察组48h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小腿部肌肉的收缩效应,还可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灌胃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阿托品组、姜黄素+阿托品组、L-精氨酸组与姜黄素+L-精氨酸组。墨汁灌胃法检测小鼠小肠推进率。结果姜黄素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小肠推进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品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而姜黄素+阿托品组和姜黄素+L-精氨酸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分别与阿托品组和L-精氨酸组比较有显著提高(F=9.50、21.31,t=3.93、10.51,P<0.01)。结论姜黄素并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胃肠蠕动;姜黄素可明显对抗阿托品和L-精氨酸所致小鼠胃肠蠕动减弱;姜黄素可能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和阻止NANC神经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的作用来促进胃肠蠕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胃肠道促动力药物西沙必利对糖尿病性胃轻瘫 (DGP)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胃电图(EGG)体表描记法 ,分别描记DGP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EGG的数值 ,间接判断DGP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前DGP与对照组胃体、胃窦部的平均振幅 (AP)、峰值频率 (FP)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治疗后 2组比较 ,除胃窦AP外 ,胃体AP、FP及胃窦FP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西沙必利是治疗DG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对结肠术后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肠切除病人服用西沙比利 ,观察肠蠕动恢复 ,进正常饮食 ,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38例西沙比利治疗组患者 ,肠蠕动恢复 ,进正常饮食。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 <0 .0 5)。结论 西沙比利可以促进结肠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西沙比利对新生儿呕吐的疗效。方法  96例呕吐新生儿 ,用西沙比利混悬液 0 .3ml/(kg .次 ) ,每日 4~ 6次。对照组 10 0例呕吐新生儿 ,用常规方法治疗 ,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西沙比利治疗组有效率 91.8% ,对照组有效率 4 0 .0 %。呕吐消失时间 :治疗组 1.0 8± 0 .5天 ,对照组 2 .56± 1.53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呕吐以胃食道返流疗效最好 ,可针对新生儿内科性呕吐在病因治疗基础上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的两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第二次剖宫产产生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分成传统手术组(A组)、新式手术组(B组),各45例,A组第1次手术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第1次手术术式为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二次手术盆腔粘连情况、切皮至胎头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出血量、伤口愈合效果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盆腔粘连明显较B组粘连轻(P<0.01)。A组在切皮至胎头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A组伤口愈合效果与B组比较,A组伤口愈合效果差(P<0.05)。结论:首次选择新式剖宫产者,二次手术时盆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情况,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选择合适的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三种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A组38例(前次术式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B组36例(前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术)和C组35例(前次术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对三组进行多项指标对照。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娩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最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次之,改良新式剖宫产最轻,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其重要因素是首次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及再次剖宫产的增加。如何降低重复剖宫产率是产科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对93例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阴道试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81例试产成功并经阴道分娩(占87.1%),试产失败再次剖宫产分娩12例(占12.9%)。先兆子宫破裂2例(占2.1%)。无1例孕产妇死亡。93例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5例(其中1例早产儿死亡)。提示:恰当的选择有剖宫产史者试产,阴道分娩的成功率高且对母婴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在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间,首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950例作为观察组,首次为新式剖宫产4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产妇的影响。结果首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的观察组的腹壁及腹腔粘连、总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首次为新式剖宫产的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时对产妇的影响明显低于首次为新式剖宫产者。  相似文献   

17.
谭卫强 《华夏医学》2001,14(3):403-405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手术方式也不断改进,目前剖宫产术的廉洁包括腹膜外剖宫产术,传统的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色列剖宫产术及周氏新概念剖宫产术等。通过对各种剖宫产术式的比较,深入探讨手术的改进方法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较理想的剖宫产术方法。方法:对82例改良新式剖宫产和44例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少,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缩短5d,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是目前较理想的剖宫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普瑞博思混悬液在小儿胃食管返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8例病人作为用药组,12例病人为对照组,用药组病人于哺乳前15-30分钟给予普瑞博思混悬液0.2ml/kg口服,比较两组及组内用药前后积分变化情况。结果用药组治疗前后有显性差异,对照组差异不显,两组之间亦有显性差异。结论普瑞博思可减少返流次数和促进返流物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