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思维迟缓为主要表现的情感性精神病,突出表现为悲观厌世、自我贬值、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自杀企图.抑郁症病人除了应用抗抑郁药物外,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现将我们护理的3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预防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是两项重要的心理卫生任务.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其心理生理特点有关,如老年人易患多种慢性疾病,对健康或疾病产生的后果过分焦虑,社会角色的转换(如离退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如丧偶、独居)等容易产生失落、怀旧、猜疑、狐独和衰老感,尤其是性格内向、敏感而多疑的老年人更易产生各种紧张、焦虑和忧郁.长期伴有抑郁症的躯体疾病病人,其残疾率和病死率高于不伴有抑郁症的病人.因此,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和护理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注重了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抑郁症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抑郁程度与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细致化护理模式和心理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具有积极作用,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为主的情感性精神病。突出表现为悲观厌世、自我贬值、缺乏信心、自认为难以为人、生不如死等,易产生自杀企图。此类病人除抗抑郁药物应用外,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也很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现就临床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为1990年7月~1999年6月住院病人,符合CCMD-2-R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3~66岁,平均32.65±10.25岁,病程21天~6个月。12 病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律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影响人们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90例在我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及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SGL-90评分明显比对照组病人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认知力,还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治疗与护理技术在老人临终关怀服务中的重要性。方法:介绍临终关怀的释义和祖国医学中的临终关怀,探索中医心理治疗及护理技术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方式,评估其对老年人心身疾病的治疗、情绪状况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形成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老年病人的中医心理治疗护理方案。结果:结合不同类型临终关怀病人的心理特点,从不同角度分别说明临终关怀病人的心理护理,突出中医心理治疗与护理技术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对病人施行中医心理治疗与护理是临终关怀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结论: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关怀还应该有一个总的、一般的方法。如何将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心理治疗与护理技术应用于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工作实际,填补中医心理治疗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空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可提高护理质量,也可提高治疗效果,使病人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且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干预后4周睡眠状况明显改善,在干预后8周睡眠质量接近正常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78、4.24,P<0.01),干预后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56、3.74,P<0.01).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睡眠状况,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因情绪低落和负向思维导致的自杀、自伤行为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因而掌握病人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心理活动特点,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对避免意外,促进康复十分有利。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证。积极主动的与抑郁症病人接触交往,消除病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继发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45例脑卒中继发抑郁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心理护理组在普通护理治疗基础上由经过一定培训的护士给予专门的心理辅导。测量患者康复治疗前(治疗前)及病人出院前一周内(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HRS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心理护理组HR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脑卒中继发抑郁症的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更显著降低其HRSD评分,提示心理护理有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探老年抑郁症病人的特点及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老年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认知障碍、体重减轻和睡眠障碍有显著改善,焦虑、阻滞、日夜变化、绝望感有改善。结论老年抑郁症病人较好的与医护人员配合及积极的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姚巧玲  林东玉 《吉林医学》2010,31(21):3560-356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患者均有减少,治疗组减少明显,治疗组仍抑郁者18例(25.7%),对照组为60例(7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综合护理的方法,能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病情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予健康教育干预,抑郁自评表和焦虑自评表评定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观察两组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住院天数较少,病情也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住院天数,病情加快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并建立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案。方法将127例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外另加支持性心理护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按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治疗后2组HAMD评分则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同样,CS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S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则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给予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心理护理干预后,减少抑郁患病率的发生。方法:对5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护理干预)25例和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25例,均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性量表(SF-36)测试评分。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抑郁发病率下降8.14%(P<0.05);SF-36生活质量问卷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少MHD患者抑郁患病率的发生,从而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方案实施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保持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靶向心理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询问产生抑郁、焦虑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靶向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抑郁、焦虑程度等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心理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尽快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配合医生治疗,改善癌症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8-159,163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CR)对两组在入院初期或初诊时完成首次评分,然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GER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SDS和SAS-CR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两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GERD组患者的SDS、SAS-C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GERD组RD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DS、SAS-CR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GERD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科高龄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消化科高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消化科高龄患者初入院普遍存在中度或轻度焦虑及抑郁,进行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标准分(30.22±4.90)vs(37.18±4.43),P<0.001),SDS标准分(39.47±3.36)vs(54.46±3.94),P<0.001),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科高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很大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碧娟  王妙君  陈秀莹 《西部医学》2013,25(7):1103-1104,110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能有针对性地对放化疗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对82例住院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放化疗肿瘤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影响放化疗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治疗不良反应、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和害怕疼痛(86.6%,82.9%,75.6%,68.3%,65.8%和63.4%)最为显著。结论肿瘤患者放化疗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放化疗肿瘤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