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颅脑损伤后应调控的血糖阈值。方法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GOS4~5级,45例)与预后较差组(GOS1~3级,34例)。按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分为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组(67例)与对光反射消失组(12例)。分别比较GO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与入院时血糖及术后血糖的关系。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4分组入院/术后血糖较5~6分组、7~8分组均明显偏高(均为P〈0.01)。预后良好组(GOS4~5级)入院/术后血糖均较预后较差组(GOS1~3级)明显偏低(均为P〈0.01),并且入院时血糖≥8.3mmol/L,术后血糖≥11.1mmol/L的患者,预后较差。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组较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组入院血糖明显偏高(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升高的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能够作为早期预测预后的简易指标。入院血糖≥8.3mmol/L,术后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者,预后欠佳,应予降糖处理。  相似文献   

2.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为三组:重型组(3~8分)21例,中型组(9~12分)30例,轻型组(13~15分)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三组的血糖值,并将三组的血糖值与GCS、GOS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血糖≥11.1mmol/L,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监测既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又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根据。入院后血糖≥11.1mmol/L可作为治疗干预的阈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EKG)异常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关系。方法选择9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组(GCS3~8分,34例),中型颅脑损伤组(GCS9~12分,19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GCS13~15分,39例);入院24h内、72h、7d和15d抽晨血测定CKMB、cTnI,并行EKG检查;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GOS),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23例)、残疾组(GOS3~4分,18例)和预后良好组(GOS5分,51例)。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不同发病时间CKMB、cTnI、EKG的异常变化以及发病早期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24h内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分别为35.9%、50.0%和51.1%,72h异常率达到高峰,分别为54.5%、55.7%和68.2%,以后逐渐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中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中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清CKMB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和残疾组(P均<0.05),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残疾组血清CKMB、cTnI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普遍存在血清CKMB、cTnI异常升高和EKG异常,其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清CKMB、cTnI监测和EKG检查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11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的格拉斯哥(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13~15分)37例、中型组(GCS9~12分)35例、重型组(GCS3~8分)4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个时间段的血清hs—cRP含量。结果各组在入院时,入院1、3、5、7、15d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预后不良患者在入院时、1、3、5、7、15d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动态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判定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入院时GCS评分判定病情分成3~4分组(34例),5—6分组(38例),7~8分组(44例),人院后12h内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浓度与GCS评分的关系。并对血糖变化与预后(良好、差、死亡)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明显增高,GCS评分三组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院时GCS评分越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高血糖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型颅脑外伤的亚型分类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总结我院自199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的728例中型颅脑外伤病人,我们将中型颅脑外伤分为4个亚型,即中a型:单纯轻度颅脑挫裂伤,GCS 12分;中b型:轻度脑挫裂伤 颅盖骨骨折,GCS 11分;中c型:轻度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GCS10分;中d型:轻度脑挫裂伤 颅底骨折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无蛛网膜下腔出血亦属此型)GCS9分。结果治疗结果按COS评定,中a型84例,COS全部Ⅴ级;中b型116例;GOS全部Ⅴ级;中c型223例,COST级:221例,Ⅳ级:2例(1例一侧下肢轻瘫,1例3月后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而愈);中d型307例,GOSⅤ级:298例,Ⅳ级:9例(其中下肢一侧轻瘫者2例,面瘫3例,脑脊液鼻漏2例,嗅觉丧失2例)。结论中型颅脑外伤的亚型分类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头颅层厚8mm、层距8mmCT连续平扫,测量CT图像计分及依据临床GCS标准进行GCS评分。结果依CT图像计分将颅脑损害分为轻型(≤5分)占43.3%(65例),中型(6-10分)占31.5%(47例),重型(≥11分)占25.3%(38例);依据GCS标准进行颅脑损伤评分为轻型(13-15分)占40.7%(65例),中型(9-12分)占33.3%(50例),重型(3-8分)占26%(39例)。颅脑损伤两种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存在较好的一致性。CT图像计分能为颅脑损伤的临床病情评价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余莉  曾劲松 《护理研究》2002,16(3):134-136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将98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3分-8分)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入院时即刻使用机械通气;B组(58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PaO2,R,PaCO2,SaO2)变化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B组有48例(82.8%)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并使用呼吸机;两组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OS预后判断,A组预后优于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缺氧症状,正确合理地应用呼吸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纠正损伤后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外伤后椎-基底动脉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28例重型脑外伤(GCS3-8分)和26例轻中型脑外伤(GCS9-15分)患者在伤后2周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研究其与颅内压(ICP)、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预后(GOS)等的关系。结果:重型脑外伤组V-BA的受伤当天血流速度即明显加快(P<0.05),伤后第3天到达峰值,12天以后恢复正常;而轻、中型脑外伤组仅在伤后第2天有血流速度加快。重型脑外伤组60.7%的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痉挛(V-BAVS)(流速≥60cm/s),轻、中型脑外伤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BAVS组患者预后不良率(GOS≤3)为61.9%,而无V-BAVS组患者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颅内压与颅内血管流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V-BAVS的比例很高,V-BAVS与脑外伤预后不良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急性期的血糖水平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方法 将98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组(3~8分)26例,中型组(9~13分)44例及轻型组(13~15分)28例,测定入院时及伤后第1、2、3天、伤后1周的空腹血糖值.回访患者3、6、12个月后康复情况.结果 入院时血糖检测结果 与正常值比较,轻型颅脑损伤者血糖水平与正常值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伤后第3天血糖显著升高,伤后1周血糖仍保持较高水平且比首次检测结果 高.结论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预后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志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91-2991,299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24h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为两组:A组31例(GCS 3~5分),B组50例(GCS 6~8分);测定入院12h和24h内血糖,出院时根据GCS预后评分表(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C组,GOS 4~5级),预后较差组32例(D组,GOS 1~3级)。结果 A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10.87±3.94)mmol/L,B组为(6.43±2.30)mmol/L,A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14.46±2.83)mmol/L,B组为(8.53±3.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愈低者血糖值愈高,持续时间愈长,两者呈负相关;C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6.37±2.51)mmol/L,D组为(10.73±3.76)mmol/L;C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8.76±2.12)mmol/L,D组为(14.32±2.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高者预后较差。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伤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PSH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诊治信息。按照是否合并PSH将患者分为PSH组(n=27)和对照组(n=99),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分析PSH对中重度颅脑损伤预后[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26 例(男性 82 例,女性 44例),共有27例发生了PSH(21.4%)。与PSH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OR=3.21,95%CI=1.31~7.87,P=0.011),GCS<8分(OR=4.34,95%CI=1.73~10.93,P=0.002),创伤后急诊CT提示存在脑挫裂伤(OR=4.29,95%CI=2.55~8.26,P<0.001),颅内出血量≥50 ml(OR=2.33,95%CI=1.42~5.13,P=0.003)以及后期出现脑积水(OR=3.57,95%CI=1.36~9.37,P=0.010)。而PSH又与住院时间>1个月(OR=5.21,95%CI=2.88~7.42,P=0.002)和GOS 1~3分有关(OR=1.75,95%CI=1.24~3.78,P=0.009)。结论 PSH是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PSH的发生与入院时收缩压较高、GCS较低、合并脑挫伤以及后期合并脑积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合并PSH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分型及综合治疗。方法将本院自2005年5月~2010年5月开颅手术中发生脑膨出的66例患者分5型:对侧硬膜外血肿型(Ⅰ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型(Ⅱ型),对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型(Ⅲ型),大面积脑梗死型(型),弥漫性脑肿胀型(Ⅴ型)。分析各型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预后,Ⅰ型GOS 1患者7例,GOS 2~3患者1例,GOS 4~5患者6例;Ⅱ型GOS 1患者4例,GOS 2~3患者1例,GOS 4~5患者1例;Ⅲ型GOS 1患者7例,GOS 2~3患者2例,GOS 4~5患者1例;Ⅳ型GOS 1患者9例,GOS 2~3患者2例,GOS 4~5患者1例;Ⅴ型GOS 1患者22例,GOS 2~3患者2例,GOS 4~5患者0例。经过Ridit分析,认为5型之间的预后差异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能反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高早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发生进展性颅内出血(PIH)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TBI患者,按GCS评分分为重型TBI组(GCS3~8分)和轻中型TBI组(GCS8分);按病情进展分为PIH组和非PIH组;治疗15d后,按病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内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急性TBI患者在发病24h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重型TBI组PT、FBG和PLT异常较轻中型TBI组明显,PIH组PT、APTT、FBG和PLT异常较非PIH组明显,预后不良组PT、APTT、FBG和PLT异常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患者急性期常见凝血功能异常,早期监测PT、APTT、FBG和PLT对判断TBI的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预测进展性颅内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复温速度对重症颅脑外伤亚低温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9例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13,复温速度0.1℃/h)、Ⅱ组(n=13,复温速度0.2℃/h)及Ⅲ组(n=13,复温速度0.3℃/h)。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每日测定血糖、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每日进行GCS评分,并于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复温达36.5℃时及达标后24 hⅢ组颅内压监测(ICP)明显高于Ⅰ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达标后72 h GCSⅠ组、Ⅱ组均高于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高于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Ⅰ组、Ⅱ组GOS明显优于Ⅲ组(P<0.05),Ⅰ组与Ⅱ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复温达36.5℃时及达标后24 hⅢ组血糖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慢的复温速度可改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有效保护神经功能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分为轻度脑损伤组(53例)和重度脑损伤组(39例)。同时,根据患者入院1周内有无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39例)和无感染组(53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3、5、7天检测前降钙素水平,比较轻度脑损伤组与重度脑损伤组、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患者的前降钙素水平;同时采用 Kaplan-Meiers 生存分析比较入院前降钙素水平正常和升高患者的28天生存情况。结果重度脑损伤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的前降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脑损伤患者(均 P <0.05);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前降钙素水平呈负相关(r=0.532,P <0.05);感染组患者入院第3、5、7天的前降钙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患者(均 P <0.05);入院时前降钙素水平正常的患者28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入院时前降钙素水平升高的患者(χ2=5.821,P =0.016)。结论动态监测前降钙素水平变化情况,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评估、感染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GCS3~8分组26例,9~12分组11例及13.15分组63例,测定入院次日空腹血糖值。结果:血糖水平与GCS评分有明显关系,GCS评分13-15分组血糖为(6.59±0.33)mmol/1,9~12分组血糖为(7.18±0.45)mmol/1,3-8分组血糖为(13.96±1.61)mmol/1,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则越高(P〈0.05),而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控制高血糖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NGF治疗组(n=33)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3=30),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转归、CCS评分变化、伤后半年GOS评分情况。结果NGF治疗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7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半年门诊随访GOS评分NGF治疗组(4.31±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12±0.97)(P〈0.05),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NG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改善预后起到明确、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将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根据基本情况平衡的原则,分为HBO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伤后1d、7d、14d、21d测定外周血WBC和PMN;并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预后评分。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WBC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伤后1d,两组患者WBC和PMN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14d,HBO治疗组WBC和PMN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4d、21d时WBC和PMN恢复正常;(2)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3)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HBO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的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伤后6个月,HBO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和改善患者预后,它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HBO能尽快、较好地恢复外周血WBC和PMN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80例需要开颅手术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及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常规治疗并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恢复期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压氧同时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