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光、声及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癫痫病例已为临床所习见。但国内外病员由自身某部的动作成为癫痫诱发因素的病例为数尚少,亦未引起应有重视。现将我们所见3例(其中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瞬目诱发相关癫痫的电-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24 h-VEEG)监测, 且符合瞬目诱发诊断标准的癫痫患者, 分析瞬目诱发相关癫痫的电-临床特点, 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其预后。结果共纳入伴有瞬目诱发相关的癫痫患者42例, 其中1例失访。41例患者中男性18例(44%), 女性23例(56%), 24 h-VEEG监测期间出现瞬目诱发现象者的年龄为3~12(8.1±2.6)岁, 其中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自限性癫痫(SeLECTS)35例, 伴自主神经发作的自限性癫痫3例,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伴睡眠期棘慢波放电3例。其中31例(76%)伴有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 10例(24%)不伴有ESES。32例患者做过2次以上24 h-VEEG, 按最后1次复查脑电图时有无发作分为无发作组(23例, 其中14例瞬目诱发消失, 9例持续存在)和有发作组(9例, 其中3例瞬目诱发消失, 6例持续存在), 两组间瞬目诱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查24 h-VEE...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 4例光敏性癫痫病人的资料 ,以提高对荧光屏诱发癫痫发作的认识。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来院求诊的 4例光敏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中 2例仅由转换电视频道诱发发作 ,1例看电视中诱发发作 ,另 1例是玩计算机游戏诱发发作。 4例中 2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GTCS) ,1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 ,1例为失神及部分性发作。结论 荧光屏诱发癫痫可以有多种发作类型 ,不仅有GTCS ,还可以有部分发作及失神  相似文献   

4.
自1901年Gower描述了癫痫“发作能够由有意识的运动”诱发以来,国内报告尚少。家族性发病的病例较少见,现将我们见到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禁睡联合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禁睡联合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8例有多次发作性症状患者,应用禁睡联合自然睡眠作诱发脑电图描记。结果 阳性结果者14例(17.95%),其中发作性头痛17例中3例,抽动18例中5例,眩晕11例中5例,腹痛3例中1例。结论 禁睡联合自然睡眠作诱发脑电图描记对癫痫和非癫痫性发作的鉴别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4例光敏性癫痫病人的资料,以提高对荧光屏诱发癫痫发作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来院求诊的4例光敏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2例仅由转换电视频道诱发作,1例看电视中诱发发作,另1例玩计算机游戏诱发发作。4例中2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1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1例为失神及部分性发作。结论:荧光屏诱发癫痫可以有多种发作类型,不仅有GTCS,还可以有部分发作及失神。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惊吓性发作是由突然不可预知的刺激诱发的癫痫发作。诱发因素主要是突然的声音刺激,本体感觉和少数的视觉刺激也可能诱发发作。"惊吓"为受到出乎意料的突然刺激的结果,作为一种诱发因素,是刺激和发作的链接。2001年国际癫痫分类方案中将惊吓性癫痫列为反射性癫痫的一种综合征。大多数患有该综合征的患者有症状性癫痫。病因学、脑结构异常、临床发作类型和脑电图(EEG)特征往往存在很大的变化。惊吓性癫痫相对少见,其相关研究主要为个案报告。Tibussek等最近报道了22例惊吓性癫痫患者的症状学和电生理特征。本文对11例惊吓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电生理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2~1996年收治颅脑损伤病人780例,其中发生癫痫者60例,占同期病人7.5%。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晚期两类,早期发病38例,晚期发病22例。本组病人发病率7.5%较文献报告少,外伤性癫痫病人的治疗应首先去除诱发癫痫的因素,根据损伤部位是...  相似文献   

9.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36例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观察36例PK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和脑电图改变,并综合文献,简述其发病机制及遗传规律。结果36例均由运动诱发,呈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30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6例,发作时意识清楚,影像学有异常者4例,脑电图1例放电。抗癫痫药疗效好。结论发作性运动障碍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表现类似癫痫,可能是一种离子通道病,与基底节区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大部分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分癫痫病人的痫性发作无明显触发因素,其中约5%的病人可由特定条件诱发痫性发作。明确这些诱发因素有助于控制痫性发作,进一步探究痫性发作的发生机制。曾报道运动诱发与特发性全面性发作和症状性额叶癫痫有关,与颞叶癫痫的关系尚未被广泛认识,本文报道2例运动诱发的颞叶癫痫。  相似文献   

11.
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作性运动障碍(PMD)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发作性运动诱发舞蹈手足徐动症(PKC)和2例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肌张力障碍(PE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PKC发作均南突然运动诱发,表现肌肉僵直、肌张力增高3例,表现肢体扭动、肌张力不全3例(其中1例先为肢体僵直后扩展为周身扭动)。2例PED由持续运动诱发,表现为肢体不自主运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缓解。脑电图(EEG)或动态脑电图(AEEG)示痫样放电5例,头部CT或MRI检查正常5例,异常2例。4例PKC予卡马西平治疗有效,1例PED予较大剂晕丙戊酸钠有效。结论PMD表现为发作性锥体外系症状,多由突然运动诱发。大部分病例的EEG有痢样放电,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提示PM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癫痫类似或相同。  相似文献   

12.
麻将游戏诱发癫痫发作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玩麻将诱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0年在我院癫痫中心诊治的14例因玩麻将引起癫痫发作的患者。结果 2例患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余12例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检查13例正常,1例呈爆发性双侧对称性同步高波幅3次/s的棘慢波综合。14例均未服用抗癫痫药。结论 玩麻将诱发的癫痫属于反射性癫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打麻将时思考、空间任务和决定有关,是一种良性癫痫,避免打麻将则癫痫发作停止。  相似文献   

13.
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一组由突然动作所诱发的非随意运动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度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家族性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RRT2基因被证实为其致病基因。迄今为止,共明确56种PRRT2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大部分为无义突变,但无明确的基因型和表型关联性。有关PRRT2蛋白功能尚未阐明,但其与突触相关蛋白25的相互作用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带来提示。  相似文献   

14.
一般不伴有躯体抽搐的属简单部分性发作性癫痫,也称单纯感觉性癫痫,多在儿童期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我院遇9例误诊,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9例中,男7例,女2例,其中4~5岁3例,6~10岁4例,10岁以上2例,误诊时间1个月~3年,其中1年者5例,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首次非诱发癫痫发作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成人首次非诱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159例,分为复发组(n=54)和非复发组(n=105)两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颅脑损伤史、脑电图、脑部影像学、发作时间、癫痫发作形式、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首次癫痫发作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脑损伤史(P=0.033,OR=5.547)、发病时间晚上(P=0.001,OR=33.660)、影像学显示病灶在皮质(P=0.004,OR=14.865)为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首次非诱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若既往有颅脑损伤史、脑皮质影像学异常、睡眠中发作其1年内复发风险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8例患者,男14例,女4例;均为青少年发病,1例有家族病史,其外祖母、母亲年青时(〈20岁)、妹妹均有类似发作史,1例25岁发病.后证实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病均由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眼肌、舌肌等)的不自主运动.多持续数秒钟自行缓解。发作中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期无异常表现。18例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均行头CT和(或)MRI检查,3例有影像学异常。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EEG)检查,其中3例有痫样放电,余正常。诊断为特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PKD),经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PKC由突然运动诱发.表现为发作性不自主运动等锥体外系症状。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散发;可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多发性硬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部分患者EEG有痫样放电,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提示PK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癫痫类似,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分析癫痫状态310例,男稍多于女,30岁以下为1/3,大发作状态占82%;诱发因素以停药或减药居多;有原发病者142例,最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和颅内感染,而东北地区则为脑囊虫病;死亡66例,死因以肺部感染和脑水肿多见。指出控制癫痫发作、处理原发病和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反射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随访患者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癫痫门诊1999年1月~2006年6月就诊的反射性癫痫患者37例。结果:麻将、扑克诱发者16例,电脑游戏、电视诱发者13例,麻将、扑克、电脑游戏、电视均能诱发者4例,象棋诱发者1例,狗叫、电话等刺耳声音诱发者1例,进餐诱发1例,阅读诱发1例;对33例随访研究显示;6例仍有发作。结论:反射性癫痫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抗癫痫药物治疗,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癫痫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的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增加和异常同步。由于神经细胞电活动的异常同步化,癫痫发作表现为行为学的改变。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对癫痫病新定义为:(1)间隔超过24 h发生的、至少2次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痫性发作;(2)未来10年内,与2次非诱发性痫性发作总体再发风险(≥60%)有近似再发可能性的、单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痫性发作;(3)诊断为癫痫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癫痫性痉挛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7月~201 1年10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癫痫门诊的5例诊断为痉挛性发作的癫痫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幼儿期发病的患儿3例,首先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后表现为成串样的点头,伴有双上肢抬起外展,两侧不对称,右侧肢体为著.老年期发病的癫痫性痉挛患者2例表现为一侧肢体短暂性屈曲样动作,呈串样发作,伴有肢体的僵硬,每天10余串发作,每串10余次.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到1~2串痉挛发作,相应脑电见泛化性高波幅负相慢波,随后见低波幅快活动,相应肌电见爆发性肌电活动且电位递减,似“菱状”改变.结合其临床发作特点及相关脑电检查诊断为“癫痫症(痉挛性发作)”,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结论 癫痫性痉挛并非仅见于婴儿West综合征,可由诸多严重的脑部疾病引起,常合并其他部分性或全面性发作,相对广谱AED仍为本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