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面部神情和气色状况。面色是心之外候,通过面部望诊即可诊察心的情况。面部望诊主要包括望神和望色,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初步判断,在心血管病的中医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人的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易于观察,所以面部望诊常被作为中医推断心之气血、功能盛衰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心的面部望诊部位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心脏虽居于胸腔,不能直接进行望诊,但通过外在形体诸窍的状况可以推测体内五脏的精气盛衰,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开展心血管病与面部望诊关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对探讨心脏结构和循环功能与面部望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脉学     
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环节,为中医“四诊”之一,主要是从脉象的变化来考察气血的正常与变异,脏腑的强弱,正邪的消长等,为临床找出方向,为治疗提供根据。切脉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它的实际意义,是必须继续发扬的一门科学。脉为血之府。血在脉中,随气流行,肢体百骸,无所不到,所以又说“脉为气血之先”。正常人气血调和,环流不止,脉亦往来和匀,雍容活泼,是为无病。如果气血受了内在或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面部神情和气色状况。面色是心之外候,通过面部望诊即可诊察心的情况。面部望诊主要包括望神和望色,可以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行初步判断,在心血管病的中医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人的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嫩,易于观察,所以面部望诊常被作为中医推断心之气血、功能盛衰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心的面部望诊部位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心脏虽居于胸腔,不能直接进行望诊,但通过外在形体诸窍的状况可以推测体内五脏的精气盛衰,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开展心血管病与面部望诊关系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都对探讨心脏结构和循环功能与面部望诊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诊法之一大特色。通过舌诊不仅可以测知气血之盈虚,病邪之寒热,病位之深浅,病势之进退。预后之良恶,有时甚至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故《临证验舌法》云:“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  相似文献   

5.
舌象是中医诊断疾病重要手段之一,“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熏蒸”。由于舌粘膜上皮薄而透明,乳头反应灵敏,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为丰富,故消化系统,体液变化及机体情况,能及时反映在舌象上,本文目的是经纤维胃镜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病变,同时望诊舌象变化,探讨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儿指纹     
小儿脉部短小,切脉根据较差,再加小儿惧怕生人,哭闹不安,常给医生切脉带来困难。因此,儿科脉诊尤要结合望诊。除一般的观察神色形态以外,在儿科临床中,指纹望诊有重要意义。指纹望诊,早在宋人的《水镜诀》中就有记载。陈飞霞谓十二经络始诊于手太阴肺经。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起于食指之端,汇于太渊脉(即与手臂并行的鱼际络),最后交通营卫于手阳明大肠经。在解剖学  相似文献   

7.
程××男40岁社员1972年5月4日来诊。望诊:两目皮肤发黄,色泽鲜快,舌苔黄腻边红。问诊:患者曾与肝炎患者同进食两次,少腹时作疼痛,大便稀而灰白,小便黄涩,多食善饥,近几日喜食生姜,并自五天前感到饮食无味,有12天病程。切诊:脉洪而滑;紧数。诊断:阳黄根据中医辩证:脉洪滑紧数为脾寒胃热,脾寒则饮食无味,大便溏稀,胃热则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二、局部望诊亦称分部望诊,包括对头与发、颜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乃至二阴的观察。(一)望头面及发从生理而言,头为诸阳之会,中藏脑髓,为肾所主;发为肾之华、血之余;面为心之华、心主血,且阳明经之气血荣于面。故望头、发、颜面可了解肾及气血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很早就发现“心主血脉”,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而对于分阴阳,定虚实,明部位,订治则,则均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  相似文献   

10.
观察舌象是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份,反映了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特点和经验。古人对望舌非常重视,指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侯”,“舌苔以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如病情的深浅、脏腑的虚实、津液的盈亏、气血的盛衰,均可迅速的反映在舌象上,所以在辩证论治过程中都常结合辨别舌象的变化来确定诊断及治疗,推测病情的轻重,估计病情的予后。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11.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颜面五官的色泽变化,来判断整体及各相应内脏的健康状况,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中医认为:“色为气血所荣,面为气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贵莫显于面,故望诊首察色,察色必重于面也”。这充分说明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法中的重要性。 1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面部色诊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确立。《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是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前提。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即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神色、形态的变化以获得病情资料。它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象及望排出物等。《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望诊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就望诊在中医妇科中的临证运用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依据之一。舌象与脾胃的关系密切,“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所熏蒸”,验之临床,脾胃病在舌象反应上的确迅速而灵敏。现将我科于1982年2月至9月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经纤维胃镜与舌象观察41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最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相似文献   

15.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舌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反映全身的气血津液的变化。仝小林教授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都能在舌诊上反映出变化,糖尿病不同阶段的舌诊特点各有不同,舌诊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48例,空腹12h后,收集其清晨静脉血2ml,采用HITACHI718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ApoAⅠ、ApoB100水平。结果:患者ApoAⅠ和ApoB100水平较对照组检测结果显著下降(P<0.01)。结论:ApoAⅠ、ApoB100的水平变化可以较准确反应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病变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舌诊是四诊中望诊的主要内容 ,是中医诊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通过对舌质、舌苔的观察以测知脏腑气血的病变 ,察舌辨证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一大特点 ,并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主要内容。慢性胃炎为内科常见病之一 ,其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调、情志刺激、素体阳虚和复感外寒等因素而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临床上慢性胃炎与舌质、舌苔的关系甚为密切 ,前人曰“苔为胃气之熏蒸也。”故观察舌象变化对慢性胃炎的护理尤为重要。本人在工作实践中观察了 2 0例慢性胃炎的舌象变化 ,以下是一点粗浅体会。1 临床资料2 0例患者中 ,男 14例 ,女 6例 ,年…  相似文献   

18.
从月经周期的脉象变化探讨月经生理的气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结合中医理论,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将育龄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机制概括为“气血转化”,并将其运用于月经病的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月经周期脉象的变化规律与月经生理气血转化机制及其关系作一论述。1育龄女性脉象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育龄女性脉象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已为临床研究所证实[1]。这种变化规律主要表现是:月经周期第1、2周的主要脉象为弦脉或弦滑脉,第1周以弦脉为主,第2周以弦滑脉为主,其中以左弦右滑脉最为多见;第3、4周脉象主要为滑脉;月经期的脉象随着时间后移由滑脉转为弦脉、弦滑脉。按照各脉象分…  相似文献   

19.
营卫和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营卫和气血一直分别描述,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鲜有论述。通过“药群法”解析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证治,并根据方证相关理论,以方剂治法反证病机(即“以方测证”),进而探讨营卫、气血之间的关系。认为营卫出于中焦,经脾上输心肺后的上焦气化而方为气血,即“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因此,营卫出于中焦,变化于上焦,与气血同源但不同质。从这个意义上看,营卫的实质就是气血。  相似文献   

20.
我院名老中医彭桂鸣医生积数十年的妇科脉诊经验:他认为:“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男女脉象各有不同,阴阳各有盛衰,反应在左右两手脉搏各有差异,左为阳右为阴,男子阳气偏盛,左手脉稍大为顺,女子阴血偏盛,右手脉稍大为好。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男女均在脉象上有所反应。这是妇科诊断中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