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嬛  王文倩  郭辉  刘晓  蔡皓  蔡宝昌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1):2289-2294
近年来,中药药动学——血药浓度法为方剂配伍合理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上的崭新思路。从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规律,包括吸收速率、吸收程度、消除速率的改变及正常和模型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差异4个方面阐述了该方法在方剂配伍合理性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方剂药动学研究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证治药动学(PK)思路。在9年验证该假说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了优先而长期进行方剂药动学(PK)研究的依据、理由、基础、目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药方剂药动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目前方剂药动学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三个问题:①选择合理的化学分析方法;②确定科学的血清预处理方法;③样本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药动学原理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侃侃 《中外医疗》2009,28(8):114-114
本文从药动学的一般原理出发,概述了生物半衰期、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血清肌酐清除率等在临床给药方案中的应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药对配伍对其成分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在临床上由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用药组方形式。药对研究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切入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中药药对配伍对其化学成分体外溶出等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以血药浓度法研究中药药动学中的血样预处理方法并作简要评价,特别介绍了水浴法作为方剂血样预处理的方法,为中药药动学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0名健康人服用氨茶碱后的血浆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服用氨条碱0.3g后4h时血浆浓度超过10mg/L者4人,其余均在5~10mg/L之间,而8h时有3人的氨茶碱血浆浓度低于3.5mg/L。20名受试者的血浆半衰期波动范围在1.88~10.94h之间,其中5人在6~9h之间,而12人的半衰期低于6h.说明服用同等量的氨茶碱后个体血浆浓度及半衰期差异甚大。因此在应用氨茶碱时应常规测定血浆浓度,以调整用量达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比较当归的不同配伍药对当归-川芎和当归-白芍中阿魏酸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复方配伍后药物作用的改变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提示中药代动力学可作为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中医复方用药的内在规律,揭示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原则科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葛根芩连汤配伍黄芩苷在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葛根芩连汤剂和黄芩单煎剂灌胃后犬血中黄芩苷的含量,分析配伍对其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犬血浆黄芩苷的含量,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芩连汤全方及黄芩单煎剂中黄芩苷在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单)=(18.44±0.53)h·μg/ml,AUC(全)=(17.25±0.13)h·μg/ml,Tmax(单)=(8.92±0.02)h,Tmax(全)=(8.95±0.36)h,Cmax(单)=(1.01±0.03)μg/ml,Cmax(全)=(1.02±0.01)μg/ml。CL(单)=(130.47±2.5)L/h,CL(全)=(93.97±0.96)L/h。结论葛根芩连汤配伍后黄芩苷入血的Cmax、t1/2(K01)及t1/2(K10)没有明显变化,而AUC降低、清除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0.
茵陈术附汤出自《医学心悟》,主治阴黄证,现代临床多应用于肝炎、慢性肝衰竭等肝脏疾病,疗效显著。基础研究显示,茵陈术附汤对阴黄证、胆汁淤积模型动物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逆转胆汁酸紊乱、抑制炎症反应、抗肝细胞凋亡、促进胆红素代谢等有关。药动学研究揭示其效应成分以及体内代谢过程的特点。作为该方君药,茵陈及其有效成分在多种肝损伤模型上显示出保肝效应。对茵陈术附汤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药动学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疾病治疗及该方的深度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比较当归的不同配伍药对当归-川芎和当归-白芍中阿魏酸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复方配伍后药物作用的改变同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提示中药药代动力学可作为研究中药复方配伍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中医复方用药的内在规律,揭示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原则科学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组学的系统论方法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具有相似的属性。近年来,随着其迅速发展,代谢组学已应用于中医“证”及其模型的研究、中药及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中药毒理研究等。研究内容侧重于“证”,关注内源性代谢组的应答(药效学与毒理学);较少涉及“方”,即方剂本身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药动学)。而“辨证论治,方证对应”正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为此,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浅析应用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方法,希望借此对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研究丙泊酚在不同年龄组全麻手术病人中的药动学.方法 按年龄将病人分为3组:青年组(18~44岁)11例(男6例,女5例);中年组(45~59岁)13例(男10例,女3例);老年组(≥60岁)12例(男11例,女1例).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后不同时间取血以HPLC-ECD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应用3P87软件包求算药动学参数,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丙泊酚药动学参数①Vc:老年组<青年组[(0.13±0.05)vs(0.33±0.07)L·kg-1,P<0.01)];中年组<青年组[(0.163±0.028)vs(0.33±0.07)L·kg-1,P<0.05)];②t1/2β: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220±32)vs(252±48)vs(285±30)min,P<0.05)];③CLs:老年组<青年组[(0.018 4±0.00l 0)vs(0.023 9±0.001 6)L·kg-1·min-1,P<0.05)];④AUC0-∞: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115±10,vs(91±6)vs(90±7)mg·min·L-1,P<0.05)];AUC0-540: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103±9)vs(76±5)vs(78±7)mg·min·L-1,P<0.05)].结论 HPLC-ECD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方法较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丙泊酚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老年病人丙泊酚的代谢减慢,提示丙泊酚在老年人麻醉用药时需减量.  相似文献   

14.
氧氟沙星又称氟嗪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中喹诺酮环上有(口恶)嗪环,使其水溶性比其他新喹诺酮类高出10倍以上,由于有氟原子而提高了喹诺酮对菌体膜的透过性,因而进入菌体对细菌原核细胞DNA旋转酶和DNA复制发挥很强的抑制作用,使细菌失活,具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特点,尤其对临床上多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等显示出强有力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1991年至今,我们提出并发展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思路,包括证治药动学假说其六要素、方剂血清成分说翅民分概念、脾主PK假说和方剂治疗药物监测设想等。本文介绍了上述思路及其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蒙光义  王柳萍  严明  许盈  杨斌 《广西医学》2010,32(2):133-137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研究单剂量口服不同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3组SD大鼠分别按体重单剂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300 mg/kg、600 mg/kg、1 200 mg/kg后,采用RP-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剂量组的对乙酰氨基酚药-时曲线均符合口服吸收的一级动力学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0.78±0.17)h、(1.07±0.12)h、(1.19±0.12)h;Cmax分别为(158.99±26.08)μg/ml、(226.26±20.38)μg/ml、(402.95±86.46)μg/ml;T1/2kα分别为(0.24±0.09)h、(0.39±0.11)h、(0.43±0.14)h;T1/2ke分别为(3.78±0.33)h、(3.66±0.32)h、(4.33±0.47)h;AUC0→24分别为(718.71±143.03)μg·h^-1·ml^-1(1 578.53±246.76)μg·h^-1·ml^-1(3 734.67±665.58)μg·h^-1·ml^-1AUC0→∞分别为(757.16±155.29)μg·h^-1·ml^-1(1 594.61±247.11)μg·h^-1·ml^-1(3 847.99±692.03)μg·h^-1·ml^-1结论所建立RP-HPLC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能满足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需求;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相似,但高剂量组则与上述两组则有所不同,这可能与其剂量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纭  金涌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3):526-529
目的 比较注射用苦参素纳米球(KU-PLGA-NS)与注射用苦参素普通粉针剂(KUI)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 建立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苦参素,采用ANOVA法选择房室模型,将所测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程序进行分析,根据F值与AIC选择房室模型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等剂量KU-PLGA-NS和KUI的AUC0-t分别为(785.57±170.92)、(342.43±54.49)mg·L?1·min,Cmax为(18.51±2.47)、(28.48±5.40)mg/L,t1/2Ke为(91.69±1.94)、(11.51±2.47)min。结论 KU-PLGA-N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与KUI比较AUC和Cmax增加,t1/2延长。  相似文献   

18.
冰片与川芎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冰片与川芎配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含水量、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冰片与川芎配伍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轻细胞间质水肿和神经细胞的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组织超微结构的破坏也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冰片与川芎配伍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基膜的完整性,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程度,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冰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华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并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其体内药动学参数。方法经舌下静脉分别注射0.251、0.503、1.006mg/kg华蟾毒配基,采用RP-HPLC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用3P8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华蟾毒配基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过程的二室开放型模型来描述。高、中、低3个不同剂量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0.4830、0.3777、0.2723h;t1/2β4.4189、5.8972、2.4682h;V(c)2.5120、8.6606、27.9378L/kg;AUC12.1970、8.4123、2.9056μg/(h·mL);CL2.0497、5.9437、34.4166L/(kg.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P-HPLC测定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华蟾毒配基后血药浓度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灵敏,血清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可为华蟾毒配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尼莫地平在老年人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老年人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0名健康老年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 6 0mg尼莫地平后的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GP 30 3血流动力学测定仪测量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每搏量 (SV)、体循环阻力 (TPR)。③结果 服药后 5 1.36min血药浓度达到高峰 ,6 0 .0 0min药效达到高峰。平均药动学参数Ka、K、T1/ 2K、Tmax、Cmax、AUC分别为 (0 .0 4 6± 0 .0 19)min-1、(0 .0 10±0 .0 0 4 )min-1、(80 .88± 4 4 .75 )min、(5 1.36± 16 .4 7)min、(2 9.0 5± 2 0 .6 2 ) μg·L-1、(42 91.36± 2 377.18) μg·min·L-1,以不同时间血药浓度分别对MAP、HR、SV、TPR进行回归分析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71、0 .74 6、0 .6 35、0 .4 6 5。④结论 尼莫地平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 ,临床应用尼莫地平应重点观察MAP、HR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