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讨论了沿用300多年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砍伐森林、搭棚遮荫栽培黄连技术,及我国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人工造林遮荫等多项生态栽连模式.生态栽连模式发展了黄连生产,保护了森林资源,取得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林间栽连及玉米黄连套种黄连生态栽培新模式.方法应用小区对比试验与生产试验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边试验边推广,建立林间栽连及玉米黄连套种黄连生态栽培技术.结果黄连栽后6年收获,林间栽连0.067 hm2产量69.5kg,比对照组搭棚栽连(67 kg)高3.7%;玉米黄连套种0.067 hm2产量168.4 kg,比对照组搭棚栽连(200kg)低15.8%.结论林间栽连、玉米黄连套种黄连栽培新模式是一种药、粮、林、畜牧业四丰收的良性循环黄连生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野生与人工栽培岩黄连中总生物碱及脱氢卡维丁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药材中总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结果 人工栽培的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的量达到3.20%以上,脱氢卡维丁的量在0.80%以上.野生的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的量在0.75%左右,脱氢卡维丁的量均在0.20%左右.结论 野生岩黄连药材中总生物碱及脱氢卡维丁的量比人工栽培的要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黄连Coptis chinensis群体改良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恩施太山庙药材场黄连栽培群体单株性状进行调查,测量数据用方差分析 进行分析,结果:划分了6种变异型,各类型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结论:应对黄连群体中不同类型实施选择,以达到对群体的初步改良。  相似文献   

5.
云南栽培胡黄连与野生胡黄连有效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胡黄连与野生胡黄连质量的异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3批野生及不同栽培条件下胡黄连药材中胡黄连甙Ⅰ和胡黄连甙Ⅱ的含量.结果:相同栽培环境不同栽培年限,胡黄连甙Ⅰ和胡黄连甙Ⅱ的含量有随年限增长而上升趋势;相同栽培年限不同栽培环境及地域对胡黄连含量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胡黄连栽种年限长者质量最优.结论:在云南丽江目前栽培技术条件及栽培环境下生产的胡黄连产量较高、质量较优且稳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有关岩黄连研究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岩黄连在引种栽培、组织培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岩黄连以及进一步研究岩黄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历代黄连属多种植物都曾作为黄连药用,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味连、宣黄连、雅连、峨嵋野连、云连等数种商品,目前黄连主流商品为味连。产量在黄连药材商品变迁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由于栽培成功,味连成为黄连的主流商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氮、磷、钾肥对黄连白绢病菌核的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为黄连栽培过程中防治病害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施加到土壤中,再接种菌丝块、菌核,观察对菌核形成、萌发的影响。结果 尿素、碳酸氢氨对菌核萌发、形成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磷酸二氢钠、氯化钾、硝酸钾对菌核的形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磷酸二氢钾对菌核的萌发作用不明显,对菌核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生产中可采取偏施氮肥,少施钾肥、磷肥的措施来控制黄连白绢病菌核的形成及萌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栽培黄连Coptis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以24个不同来源地的栽培黄连群体为试材,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遗传系统树。结果36对引物共得到276条扩增条带,其中有120条呈现多态性,占43.48%,从DNA分子水平显示出供试种质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877 0~0.951 9。聚类结果显示栽培黄连群体遗传关系与来源地无明显相关性,仅在小分支中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相关性。结论栽培黄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显示遗传背景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栽培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药用植物栽培是保护、扩大、再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最有效手段,生产优质中药材是保证中药质量的第一关这两方面来论述药用植物栽培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药用植物栽培自身的特点及中药材生产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栽培学科发展的中、近期重点研究领域的设想及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