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旨在揭示芦荟素在不同叶龄芦荟叶中的含量及其差异的原因。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素的含量,用半薄切片法研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在同一株植物内,从上到下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维管束中的大型薄壁细胞逐渐萎缩,芦荟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为确定木立芦荟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种哥纳香属药用植物叶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哥纳香属植物是重要的抗癌药物资源,研究叶的结构有利于正确识别该属植物。方法 利用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金平哥纳香、大花哥纳香和云南哥纳香3种植物的叶表皮和结构。结果 3种植物叶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但仍存在着许多差别。金平哥纳香叶的表皮细胞内不含晶体,叶肉组织中含许多纤维状石细胞;而大花哥纳香和云南哥纳香叶的表皮细胞内含晶体,叶肉组织中不含纤维状石细胞。大花哥纳香的单列表皮毛通常为3个细胞,且其叶远轴面不具败育气孔器,每毫米叶宽含7个油细胞和25个粘液细胞,主脉中的维管束组织由10个小的维管束构成,而云南哥纳香的单列表皮毛为2个细胞,叶远轴面具许多败育气孔器,每毫米叶宽含4个油细胞和16个粘液细胞,主脉中的维管组织由12个小的维管束构成。结认 利用叶的表皮特征和内部结构可以鉴别上述3种植物。  相似文献   

3.
傣族药“沙海”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主要化学成分为油脂、糖类、甾醇等。其茎组织特征:有圆形盾状禾本科型维管束10~16个,每个维管束四周有1~2列纤维包围成维管束鞘,木质部导管排列为3列,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1~2层纤维间隔,纤维壁木化,维管束上下方与表皮相接处,有多列小型厚壁纤维,维管束旁有分泌腔,其余为大型薄壁细胞。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芦荟的蒽甙的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新鲜的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叶各10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芦荟叶皮和叶肉中蒽醌的含量的差异;测定不同品种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测定芦荟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高于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芦荟品种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比较理想,抑菌环直径均超过了7mm;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抑菌环直径均未超过5mm.芦荟中蒽醌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对个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3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mg/mL.结论: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比较理想,芦荟蒽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敏感.  相似文献   

5.
芦荟属百合科植物 ,品种多达 30 0种以上 ,但主要药用品种为库拉索芦荟 Aloe vara L .、好望角芦荟 A. feroxMill.和斑纹芦荟 A. vera L . var. chinensis Berg.[1 ] 。芦荟含有上百种有效成分 ,能够医治多种疾病 ,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美容、保健食品及工农业领域。1 药用成分及作用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 ,芦荟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1992年美国卡林顿实验室将由芦荟叶中所得的成分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叶片切口渗出的黄色汁液 ,另一部分是黄色汁液渗完后留下的凝胶。前者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苷、萘酮、树脂、有机酸 ;后者主要含糖类 (单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芦荟书本部苦前后总蒽醌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测定几种脱苦脱涩试剂在使用前后对总蒽醌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芦荟乙醇提取液在脱苦前后总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变化。结论脱苦后每20mL芦荟乙醇提取液中总蒽醌含量以1,8-二羟基蒽醌计药为0.049mg。  相似文献   

7.
芦荟自古就被用作化妆品和药物添加剂,近来更受喜爱。虽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罕有报道。作者用芦荟叶的油性提取物、来自整个植株的芦荟粉及浓缩的芦荟凝胶,对相继就诊的702例患者做斑贴试验。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芦荟的使用、使用原因、使用部位、不良反应、患者职业、个人爱好及是否为遗传性过敏体质。患者均未对任一制剂发生任何反应。需对芦荟所含的两种成分加以鉴别:即芦荟叶皮含有的具有促进肠蠕动、潜在抗菌及抗癌特性的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为常用中药,其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其他同属的近缘植物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目前分布于世界的芦荟属植物多达500余种,但可供药用的只有十几种,其中以好望角芦荟、库拉索芦荟及斑纹芦荟最为常用。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具有多种有效成分,是一种集医药、食用、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笔者现将芦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酸模属植物根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酸模属植物根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以评价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HPLC法对5种酸模属植物根及3个不同产地羊蹄根中的蒽醌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属5种植物根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大黄素0.051%~0.303%、大黄酚0.090%~0.320%、大黄素甲醚0.025%~0.142%;3个不同产地羊蹄根中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大黄素0.051%~0.125%、大黄酚0.127%~0.193%、大黄素甲醚0.049%~0.096%。结论:巴天酸模及羊蹄根中的蒽醌类成分含量相近,从化学上支持两者都作为“羊蹄”入药的传统用法;不同产地及生境的羊蹄根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3种蒽醌类成分以南京产羊蹄为最高;金不换及酸模根中蒽醌类成分较高,而齿果酸模中各成分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rmm hydropiper L.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酚类和鞣质等。其茎组织特征维管束约30个,环状排列,髓部宽广,细胞中含有蓝紫色色素块,可见大型草酸钙簇晶。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白芍和丹皮分别取自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和牡丹P.suffruticosa Andr.的根和根皮。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芍药根和牡丹根的形态组织构造,为白节、丹皮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观察结果表明在多年生芍药根中,木质部十分发达,有大量的髓射线状薄壁细胞;而牡丹根中,韧皮部占据了根的大部分区域,有大量的韧皮薄壁细胞。从解剖学上看,中药白芍与丹皮的药用部分可能与其根的贮藏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石生齿缘草的药材显微鉴别特征,为石生齿缘草药材的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撕取表皮法制片及粉末透化制片后观察拍照,对药材的茎和叶进行显微鉴定.结果 石生齿缘草显微特征为茎维管束8~12束,无限外韧型,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韧皮部窄,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壁均木化,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连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较小,垂周壁呈微波弯曲,气孔不定式、密集,非腺毛极多.结论 以上特征可为石生齿缘草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广藿香根、茎和叶的成熟结构及挥发油在其内的分布部位,为合理的评价和采收该药用植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法、半薄切片法、组织化学法。结果:在根的成熟结构中,挥发油主要分布在木薄壁组织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在叶中,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和叶脉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结论:广藿香全草均含挥发油;另外,根内木质部的粗度、茎皮和叶片的厚度可作为评价广藿香品种优良的3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开封市场芦荟药材中芦荟苷和芦荟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药店芦荟药材中芦荟苷、芦荟多糖的含量。结果: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市场上部分芦荟药材中芦荟苷的含量不符合药典标准,芦荟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结论:市场芦荟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应该加强和统一芦荟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透明质酸与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芦荟多糖组(25、50、100、200和400rag/I。)和对照组。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吖啶橙-溴乙锭(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生存状况,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损伤程度,^3H脯氨酸掺入法观察细胞胶原合成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分泌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的水平。结果:各个浓度芦荟多糖均能促进细胞增殖,并于细胞培养的第5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浓度芦荟多糖组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显著下降,而G2/M期和S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显著上升(P〈0.01);AO—EB染色显示各浓度芦荟多糖组细胞核着绿色荧光并呈正常结构,未发生死亡或凋亡;各个浓度芦荟多糖组LDH漏出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芦荟多糖能明显促进细胞内胶原合成及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的分泌(P〈0.05)。结论:芦荟多糖可通过促进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透明质酸与羟脯氨酸等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芦荟对小鼠恶性腹水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芦荟对小鼠恶性腹水模型的影响.方法:将S180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制备小鼠恶性腹水模型;分别用芦荟全叶汁、凝胶汁、皮汁的不同剂量组灌胃治疗2wk,同时设阳、阴性对照;检测治疗前后小鼠的体质量、腹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腹水中S180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芦荟全叶汁、凝胶汁、皮汁的高、低剂量组均可使模型小鼠体质量的快速增长减缓(P〈0.05)、腹水中自蛋白含量减少(P〈0.05);S180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与未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芦荟对恶性腹水的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取巴西甘薯叶不同极性部位(SM,SM-A,SM-B),进行抗肿瘤活性及剂量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3B、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MGC803为研究对象,MTS法分别测定不同极性部位 SM,SM-A,SM-B对以上各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SM,SM-A,SM-B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SM-B活性最强,对上述各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表现为MGC803>A549>Hep3B,其IC50分别为15.17 mg/L(P<0.05), 72.64 mg/L(P<0.05)和165.47 mg/L (P<0.05)。结论:巴西甘薯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SM-B为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构叶的生药学研究,为构叶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形态学特征对构叶进行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法对构叶进行理化特征鉴定.结果 构属植物构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与同属植物小构叶鉴别特点有明显不同.结论 研究结果 可作为构叶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方法取自然生长状态下南方红豆杉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观察并照相。结果南方红豆杉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系统组成,次生木质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两部分构成。轴向系统由管胞和木薄壁组织细胞组成;径向系统由木射线构成;根的次生韧皮部则由筛胞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次生韧皮中分布有少量韧皮纤维,韧皮射线不明显。根被细胞中分布有大量内生真菌菌丝。结论南方红豆杉根的次生构造与其他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致,但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次生韧皮部由筛胞组成。内生真菌分布于红豆杉根被细胞,并只在一定区域细胞中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芦荟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胸腺与脾脏的影响,以增进对衰老免疫学机制的了解,探求芦荟多糖对免疫衰老调节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雌性NIH小鼠44只,体质量(20±4)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衰老模型组、芦荟多糖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后,检测小鼠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结果芦荟多糖对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各组间平均体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与脾脏平均体质量明显下降,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芦荟多糖组小鼠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其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与正常对照组、灵芝多糖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多糖能够调节衰老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