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时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的药物相互作用。唑类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很高,临床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时务必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抗真菌药应用的合理性,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用药流行趋势及医师处方习惯。方法:调查我院1996年1~6月份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的应用情况,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及Ghodse教授建议的“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对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真菌药使用基本合理,但真菌感染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抗菌谱广而毒性小的抗真菌药将取代毒性大的药物。结论:应提倡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愈应以临床和真菌检验为依据,使抗真菌药的使用更趋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心血管手术和各种介入操作技术的深入开展,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了解真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正确合理地选用抗真菌药物,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临床检出的527株念珠菌。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使得酵母菌感染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白血病、淋巴瘤、中心静脉插管、器官移植患者的重要病源菌。过去对酵母菌感染多凭经验用药,但近年来,酵母菌感染菌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从白色念珠菌向其他非白念珠菌转移的趋势,这就使得感染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特性变得难以预料。加上抗真菌药物的不断普及,使得许多原来敏感的菌株,也对一些抗真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监测酮康唑、氟抗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对临床常见的感染酵母菌的敏感率,分析其耐药性的变迁,更好的指导临床使用抗酵母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陈志春 《大家健康》2008,(12):53-53
唑类抗真菌药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抗真菌药。这类药物品种较多,功效各具特色。因此,面对这类药物,究竞选择哪一种更合适呢?  相似文献   

6.
临床对本病的治疗重点还是使用抗真菌药物,直接消灭病原菌。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日益普遍的今天,抗生素治疗可加重菌群失调,使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上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防治一般以抗真菌药局部与全身用药相结合(孕妇及患有严重肝肾疾患的病人除外)。现将常用抗真菌药物及选用原则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真菌药物应用与真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07~2008年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计算相关系数,描述DDDs与真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关系密切程度。结果真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的相关系数r在0.398-0.665之间,除两性霉素B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菌耐药率与抗真菌药物的DDDs呈正相关。应加强抗真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抗真菌感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不良反应多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曲霉菌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由于真菌对现有临床使用药物具有抗药性以及药物存在不良反应,人们一直在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等,使研究开发抗真菌中药具备良好前景。目前对中药的抗真菌作用研究大多停留在从中药中分离抗真菌活  相似文献   

10.
由真菌所引起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所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5-FC),咪唑类及两性霉素B类,其毒副作用很大,药物的治疗量和有毒量间距小,故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准确测知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本文通过绘制标准剂量反应曲线,测定抗真菌药物在体内含量,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临床用药更为精确,高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我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的销售金额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率(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结果我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物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销售总金额前2位的是伏立康唑和氟康唑,DDDs排序靠前的主要是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DDC呈逐年下降。结论我院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三唑类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真菌药。部分品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2.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急剧升高,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而临床上现有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寻求新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作用于新靶点的抗真菌药物、采取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抗真菌治疗以及研发真菌疫苗3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纳他霉素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的研究方法。方法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简述纳他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的性质、作用机制及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利于研发新型药物和改善己有药物的药学特性,并且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的联合用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论 本文为研究纳他霉素作用机制及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我院抗真菌药物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查我院2008~2009抗真菌药物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及病原体的分布及种类。采用SPSS软件对两年间的数据进行比较,预测该药物应用的趋势。结果:2008~2009年我院真菌类型皆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抗真菌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抗真菌销售金额中氟康唑占主导地位。结论:为延缓真菌耐药,促进抗真菌合理应用,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检测及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各类激素的广泛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不断出现,真菌感染者随之增多。抗真菌药物的频繁使用使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尽管我国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实行了诊治规范,但目前对其诊断治疗措施尚不理想,复发率高并出现了耐药菌株。为了解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假丝酵母菌提供科学依据,我院于2007年1~12月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了鉴定和药敏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一线药物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强等缺点,将药物与递送系统相结合,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到达感染部位,是提高传统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良好策略。合成及仿生载体极大地促进了抗真菌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发展。合成载体递药系统如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胶束、微球等,能改善抗真菌药物的理化性质、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提高靶向性和降低毒副作用;细胞膜仿生载体递药系统如巨噬细胞膜、红细胞膜包裹递药系统等,保留了体细胞的膜结构,用来包载抗真菌药物能赋予其各种生物功能和特异靶向性,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毒性。本文就不同类型的抗真菌药物递送系统在治疗IFI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展望了新型仿生载体在抗真菌药物递送方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对试剂盒的质量与适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自从第一个现代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在1939年发明以来,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步缓慢,长期以来,对严重的真菌感染,医生仍被迫地依赖于最具有毒副作用的两性霉素B,自从1980年氟康唑(FCZ)由美国辉瑞公司发明并在1988年上市以来,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截止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它已逐步取代两性霉素B,成为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19.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雪梅 《广西医学》1999,(2):328-329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溃疡病,临床上目前尚无理想的广谱抗真菌特效药,氟康唑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真菌药物,该药具有抗真菌活性高,安全无毒,眼内穿透性强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成为目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理想药物,近年来国内外都有报道。我...  相似文献   

20.
扈颖超 《安庆医学》1994,15(4):41-41
<正> 抗真菌药物自1903年Beurmann等报告了口服碘化钾治疗孢子丝菌病,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开发出了不少抗真菌药物。90年代初,研制出氟康唑、伊康唑、硫康唑、丁康唑、丙烯胺类萘替芬、三并萘芬,以及二性霉乙脂质体、联苯苄唑等新一代抗真菌药。常用抗真菌药物分为两类:抗真菌抗生素及合成药物。现分述如下。一、抗真菌抗生素目前国内常用的抗真菌抗生素有局部及全身用药两类: 1、局部类药:制霉菌素、曲古霉素、克念菌素、金褐霉素等,均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曲菌及孢子丝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