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蒲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蒲黄颗粒中陈皮、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蒲黄中的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蒲黄颗粒中的陈皮、黄芪、甘草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在3.56μg·mL^-1-26.7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稳定性试验RSD为1.30%(n=5),平均回收率为99.04%(n=9),RSD为1.98%(n=9),重复性试验RSD为0.84%(n=5),精密度RSD为1.30%(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蒲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钩葛定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钩藤、川芎和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丹酚酸B的含量,葛根素在5.015~80.2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47%(n=9);丹酚酸B在10.04~160.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8%(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钩葛定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柴芍安神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柴胡、石菖蒲3味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酚酸B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清晰鉴别丹参、柴胡和石菖蒲,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0.0518~0.51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2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数据准确,可用于疏肝安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定心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定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酸枣仁、丹参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定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酸枣仁、丹参和黄芪的特征斑点。人参皂苷Rgt在2.156~10.7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精密度RSD;1.90%(n=5),重复性试验RSD=1.2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7%(RSD=1.90%,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定心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定散结通脉颗粒(SJTM)质量标准.方法 使用薄层色谱法(TLC)对SJTM颗粒中丹参、水蛭、茯苓、泽泻、枳壳、陈皮进行定性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JTM中丹酚酸B含量作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进样量在0.034~0.544μg中与峰面积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9).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1.95%(n=5).结论 此标准稳定可行,可作为SJTM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乳康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甲酸(22:10:6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结果:丹酚酸B在0.146—0.73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1.0%,n=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亏属性强。可用于乳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首乌降脂颗粒中山楂、黄芪、川芎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何首乌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首乌降脂颗粒中的山楂、黄芪、川芎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二苯乙烯苷在10.2μg/mL~81.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为0.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1.8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8(n=5),精密度试验RSD为1.8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理气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当归和大黄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理气颗粒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在17.80~106.8μg/m 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回收率为97.31%(RSD=2.627%)。结论:该方法稳定、简单、准确,可作为理气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血栓心脉宁片中芦丁与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AgilentHC—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5%甲酸(30:9:61),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丹酚酸B在0.207—2.07斗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0%(n=6);芦丁在0.2028—2.0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栓心脉宁片中芦丁与丹酚酸B含量测定,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青  赖杰仁  付辉政  王栋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1):1502-1505
目的:建立活血复脉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活血复脉丸中丹参、三七、延胡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色谱中特征斑点明显,重复性较好。丹酚酸B在0.202 0~4.040 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n=6),RSD=0.7%(n=6)。结论:通过研究建立了活血复脉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三七丹参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三七丹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三七丹参颗粒两味药材三七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所含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均能检出三七和丹参;丹酚酸B在22.2~11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55%,RSD=0.8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三七丹参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复方白芷痛风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白芷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簿层色谱法对复方白芷痛风颗粒中黄芪、木香、防风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白芷中的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白芷痛风颗粒中的黄芪、木香、防风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欧前胡素在2.25ug/mL~90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7%(n=9),RSD为1.04%(n=9),稳定性试验RSD为1.13%(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6%(n=5),精密度试验RSD为0.73%(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商、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白芷痛风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院内制剂杞明眼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墨旱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药材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墨旱莲TLC定性鉴别分离良好、专属性强;丹酚酸B线性范围为37.5~374.0μg/m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8 h)试验的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26,n=6)。10批杞明眼保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为3.45~5.00 mg/g之间。结论:建立杞明眼保胶囊中丹参、墨旱莲药材的鉴别方法和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根据转移率计算含量限度为1.74 mg/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参白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制剂中的黄芪、赤芍和白茅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参白浓缩丸中黄芪、赤芍和白茅根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无空白干扰;HPLC法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丹酚酸B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2.08%)精密度RSD=1.74%,重复性RSD=1.19%,稳定性RSD=1.7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作为参白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骆慧琳  谢燕  李国文  张彤  高月求 《中成药》2012,34(9):1720-1725
目的建立参葛颗粒(丹参、葛根、片姜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女贞子、片姜黄、葛根、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葛颗粒中葛根素、丹酚酸B。结果女贞子、片姜黄、葛根、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葛根素在0.018~0.4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3.17%,RSD为2.43%;丹酚酸B在0.091~2.0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38%,RSD为2.83%(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参葛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宋锦锋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52-153,156
目的:研究和修定舒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白术、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TLC色谱图中可检出丹参、白术、甘草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图谱中可检出丹参的特征色谱峰,丹酚酸B在0.144 ~0.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 (n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7%,RSD为1.04%.结论:所建方法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乙腈-0.03%磷酸为流动相.在0~65min,乙腈量从2%上升到33%,检测波长为280nm和403nm,流速0.8mL·min^-1。结果:4种成份分离良好,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红花黄色素进样量分别在范围0.313—3.756μg,0.053-0.6362μg.0.567—6.809μg和0.0443—0.5321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丹参素102.1%,RSD=1.1%;原儿茶醛97.3%,RSD=1.2%;丹酚酸B99.3%,RSD=1.2%;羟基红花黄色素A100.6%,RSD=1.5%。结论:本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测定注射用丹心宁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的HPLC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o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I: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动相Ⅱ:甲醇-冰醋酸-水(20:1: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6、280nm;柱温35℃。结果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丹酚酸B含量在0.09%~6.8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1.09%;丹参素的含量在0.16%~0.6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49%;原儿茶醛的含量在0.01%~0.09%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6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五羚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南五味子和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四氢呋喃-水(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南五味子和丹参的特征斑点;五味子酯甲在0.08192~0.81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RSD=0.46%(n=6),重复性试验RSD=0.4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0.40%,n=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五羚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瘀血痹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瘀血痹片中川芎、川牛膝、黄芪进行薄层定性鉴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的丹参素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川芎、川牛膝、黄芪的特征斑点。丹参素钠在0.01149~O.229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8%(RSD=1.3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瘀血痹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