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2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结果表明,14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ST段压低≥2mm且持续≥80ms或(和)T波倒置者86例(61.4%),明显高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29.76%,P<0.005).左侧旁道患者ST段压低多分布在V3~V5或V6导联,而左后间隔旁道和右后间隔旁道患者T被倒置和ST段压低多发生于Ⅱ、Ⅲ、aVF导联,提示PSVT时心电图ST-T改变可作为区分AVRT和AVNRT的指标,且可作初步的旁道定位价值(包括间隙性预激、隐匿性预缴)。对左后间隔旁道和右后间隔旁道的鉴别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江建军  单江 《浙江医学》2003,25(10):588-590,597
目的 观察ST段改变在窄QRS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鉴别诊断及旁道初步定位中的作用。方法 141例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均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 ,并经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 ,分析其窄QRS波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之ST段压低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 141例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中AVNRT54例 ,隐匿性旁道介导之AVRT为87例。87例AVRT中ST段压低≥0.2mV为51例(58.62%) ,54例AVNRT中为28例(51.85%)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87例AVRT中ST段压低≥0.2mV且持续时间≥0.12s为36例(41.83 %) ,54例AVNRT中仅11例(20.37%)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66例左侧旁道介导的AVRT中 ,共31例 (46.97 % )达此标准 ,21例右侧旁道仅5例 (23.81% )达此标准 ,两组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 ST段压低≥0.2mV且持续时间≥0.12s在窄QRS波心动过速时对鉴别AVRT与AVNRT及旁道的初步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avR导联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50例,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组(AVRT组n=82)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组(AVNRT组n=68),观察窦性心律及室上速发作时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假r波或粗顿)和ST段抬高(水平型,上斜型,及下斜型)改变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相比,AV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共5例(6.0%),AVNRT组avR导联QRS波终末部形态改变有50例(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2.0%、82.4%、83.1%;与窦性心律时相比,AV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数为59例,AVNRT组avR导联ST段抬高的有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3.5%、94.0%、91.0% .结论 与窦性心律相比,avR导联假性r波或粗顿以及ST段抬高对判断PSVT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PSVT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av L导联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110例连续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64例,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组46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 VL导联切迹在AVNRT和AVRT鉴别中的价值。结果 a VL导联切迹在AVNRT中出现25例,在AVRT中出现1例;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中出现24例,在AVRT中出现1例;V1导联伪r波在AVNRT中出现29例,在AVRT中出现2例;a VL导联切迹对AVRT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39.06%和98.44%,与上述常规指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a VL导联切迹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进行诊断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时右心室起搏诊断间隔快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动过速时右室快速起搏方法(即心动过速时,以短于心动过速周长20ms起搏右室心尖部)将142例患者分别诊断为7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68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并观察体表QRS的变化及相应的心房激动时限变化。结果:心动过速时右室快速起搏,74例AVNRT患者出现融合波时,心房激动均未被影响;68例间隔隐匿性AVRT患者均在最后1—3个心室融合波时心房提前激动。结论: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在诊断间隔隐匿性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极高,均达100%,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窄QRS波心动过速多导联ST改变及其持续时间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鉴别价值。方法  14 1例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均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 ,并经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 ,分析其窄QRS波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 12导联心电图之ST段压低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14 1例中AVNRT 5 4例 ,隐匿性旁道介导之AVRT为 87例 ,87例AVRT中ST段压低≥ 0 2mV为 5 1例 ,5 4例AVNRT中为 2 8例 ,分别占 5 8 6 2 %和 5 1 85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在 87例AVRT中ST段压低≥ 0 2mV且其持续时间≥ 0 12秒为 36例 ,5 4例AVNRT中仅 11例 ,分别占 4 1 83%和 2 0 37%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在窄QRS波心动过速时对鉴别AVRT与AVNRT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及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已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 88例AVNRT和AVRT患者的窦律下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有明确的与QRS波分开的P′波 ,且 1/ 2R R >R P′>70ms者多为AVRT。 (2 )R P′ <70ms ,P′波与QRS波部分重叠 ,致使QRS波后半部分出现假S波或假r′波 ,或P′波与QRS波完全重叠 ,而无法分辨P′波者为AVNRT。 (3)通过心率快慢 ,心动过速发作与窦律下QRS波振幅差别可能无助于AVRT和AVNRT的鉴别。 (4 )对心动过速时P′波明显或伴束支阻滞的AVRT ,可尝试用V1及V6导联R P′间期差别、P′波极性或利用Coumel定律进行旁道定位。结论 简单快捷的体表心电图对AVNRT和AVR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1快速性心律失常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突然增快,一般在150~220次/分,包括房性和房室结性。临床常见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所测得的各项指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敏感性分别为93.5%主87%,特异性均为100%。AVNRT和AVRT的RP'分别为72±15ms和128±17ms(P<0.01)。提示经食管心房结调搏技术对PSVT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的本质。 方法根据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同电生理传导现象,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分为曲线平滑型(A组)和曲线中断型(B组),并在射频消融慢径路前后对各项电生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房室结功能曲线的变化。 结果A组消融慢径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从(268±36)ms增至(336±32)ms(P<0.01),心房起搏时最长,AH从(266±24)ms减至(196±66)ms(P<0.01);B组消融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从(279±42)ms增至(346±48)ms(P<0.01),心房起搏时最长,AH从(291±32)ms减至(192±54)ms(P<0.01)。 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平滑曲线的实质也是由快径和慢径两种成分组成,消融慢径后,可使曲线的“尾部”消失,这对射频消融慢径终点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以V1导联假性r′波合并avL导联QRS波群终末切迹为基础的鉴别诊断流程,并评价其对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77例,观察其中165例患者(AVNRT组90例,AVRT组75例)窦性心律及术中诱发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以鉴别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依据制定诊断流程;对其余112例患者心电图进行盲法的前瞻性研究,评价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V1导联假性r′波并avL导联终末切迹,下壁导联假性q波或假性s波或原有的s波消失,有可识p波且RP间期>70ms,avR导联ST段抬高,以及胸前导联ST段下移≥0.2mV等5个鉴别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之制定的诊断流程鉴别AVNRT及AVRT的准确率分别为91.38% 和 88.89%。结论 以心电图V1导联假性r′波合并avL导联终末切迹为基础的鉴别诊断流程,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窄QRS波心动过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可激动间隙的特点及其分区。方法25例AVN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后,分别在右室心尖部和高位右房给予VS2和AS2早搏刺激,从心动过速周长-10ms开始刺激,相隔8个心动过速周期,以-10ms的步长进行递减扫描,测定可激动间隙,并与4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比较。结果25例AVNRT患者中,2例经右心房AS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仅2例患者可经心房AS2刺激使心动过速终止,3例经心室VS2刺激可以使心动过速重整,经心室VS2刺激均未能使心动过速终止,与AVRT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动过速重整时,偶联间期与回归间期之和可小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亦可等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结论刺激部位不同,折返环不同,所暴露的可激动间隙可能不同。刺激的偶联间期与回归间期之和等于心动过速周长的2倍,不能排除心动过速的重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49例行RF-CA患者资料,其中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室特发性室速、房速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48例,成功率为9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7例,成功率为97.8%;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共11例,全部成功;房速3例,2例成功,1例行房室结改良术。结论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电生理机制,对我院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出P_位于QRS后SVT200例临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隐匿性房室旁路(CAP)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占上述SVT的54.5%(109/200),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占45.5%(91/200),(2)隐匿性房室旁路以与的AVRT中23.9%(26/109)同时并有房室结双径路(AVNDP),但均只能诱发出AVRT。并对CAP并AVNDP的电生理特点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83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所有病例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AVNRT后,再分为A组:慢快型、B组:快慢型、C组:慢慢型三型,以中下位法结合电解剖法行射频消融术,统计总的和三组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复发率等。 结果: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总的成功率99.4%,并发症发生率2.27% ,复发率1.45%,无死亡病例。慢快型、慢慢型、快慢型三型一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快慢型、慢慢型较慢快型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为高,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在射频消融(RFCA)慢径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慢-快型AVNRT患者经股静脉快速注射ATP,直至出现房室结双径路(DAVNP)现象及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RFCA慢径阻断成功后重复原ATP剂量,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结果:29例(72.5%)行ATP注射者出现DAVNP,RFCA慢径阻断成功后均无DAVNP现象。结论:ATP可以作为诊断DAVNP的一个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射频消融治疗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心率失常药物,未发生心动过速。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伴隐匿性希氏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手段,但术中需要仔细标测与消融,以减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RP’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心动过速时食管导联及体表心电图特点 ,并提出避免误诊的要点。方法 :分析 1 1例长RP’型AVNRT患者的食管电生理检查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资料 ,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食管电生理检查时 ,1 1例患者心动过速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体表或食管心电图长RP’间期 ,即R -P’ >70ms,且 72 .7%的有P’E 领先于体表P’V1 ,仅 4例确诊为房室结双径路 (DAVNP)伴AVNRT ,余均诊断为隐匿性左侧旁道(CLAP)或DAVNP加CLAP。 6例S2 R跃增≥ 60ms,余 5例S1 R跃增 >60ms。 8例患者V1 导联上有伪r波 ,另 3例患者则在Ⅱ、Ⅲ、aVF导联上有伪s波。所有患者心动过速时均未见到ST段压低≥ 2mm或Ⅱ、Ⅲ、aVF导联T波深倒、双支对称的伪“冠状T波”现象。结论 :食管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对于诱发长RP’型心动过速者 ,应观察有无S1 R跃增 ,结合体表和食管心电图P’形态特征 ,有助于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对人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对 2 1例住院进行电生理检查和 (或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自发或诱发的AVNRT和AVRT患者 ,分别于AVNRT和AVRT发生前及发生终止后对高位右心房 (HRA)、低位右心房 (LRA)、希氏束周围 (HB)等多部位进行S1S2扫描 ,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右心房内及心房间传导时间的变化。结果 AVNRT和AVRT终止后心房ERP缩短 ,与各自心动过速前相比均P <0 0 1。该缩短改变可以在 5min内恢复 ,心房传导时间无改变。结论 阵发性AVNRT和AVRT可以使人心房ERP缩短 ,造成短暂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