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皮炭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皮酚含量、鞣质含量为指标,对丹皮炭不同炮制方法进行优选。结合小白鼠凝血试验,初步认为丹皮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大号饮片210℃加热3min,同时首次应用炭药对色素的吸附力不同制定出“炒炭存性”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槐米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传统炒炭操作,以槐米炒炭为例考察了影响炮制品质量的工艺条件。并用氧化还原法测定相同炮制规格标准、不同炮制条件下制得的三种槐米炭中鞣质含量,结果均一致。初步得到槐米炒炭炮制工艺参数,为研究炮制工艺、炮制品质量以及改造生产设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榆炭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敏友  蒋纪洋等 《中成药》1996,18(11):23-23
以鞣质含量为指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地榆炭的炮制工艺。结果:以2-3mm厚饮片,在255-260℃炒制9min制成的地榆炭最好。  相似文献   

4.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牡丹皮炮制过程对没食子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取生丹皮分别经过不同程度的炒炭工艺,经70%乙醇20mL超声30min两次,利用HPLC分别在271,284nm,流速1.0mL·min^-1,流动相甲醇-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条件下,测定没食子酸及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含量随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开始降低。结论:分析了丹皮炭不同炮制程度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丹皮炭的止血机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栀子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安伟  向谊 《中成药》1995,17(6):19-2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栀子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栀子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烘制10min。  相似文献   

7.
炭药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药药性是炮制的关键,作者从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对中药炒炭存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经对《中国药典》焖煅法与新法-燃气焖煅法炮陈棕炭止血效果果实验比较,认为陈棕炭以新工艺进行了加工炮制,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老工艺,其止血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具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增多得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爱芳  陆履雯 《中药材》1991,14(5):29-31
陈棕炭具有收涩止血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咯血、衄血、崩漏、便血等症,常与侧桕叶、血余炭、仙鹤草等配伍应用。生棕不入药,须经制炭后才具有止血作用。其制法有煅、炒两种。煅有明煅与焖煅;炒有炒炭与酒  相似文献   

10.
炭药药性是炮制的关键 ,作者从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两个方面对中药炒炭存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灯心草煅炭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多指标加权分析方法,以煅制时间、煅制温度、投药质量与容器容积比为考察因素,以炭素含量、炮制后得率、饮片外观性状等为评价指标,优化灯心草煅炭炮制工艺.结果 灯心草最佳煅炭工艺为取适量灯心草,控制投药质量与容器容积之比为3 g/L,250℃密闭煅制15 min,待冷后取出...  相似文献   

12.
正交优选法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工艺炮制的茅根炭吸附力的大小和鞣质含量。结果茅根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70℃、加热4min。结论重复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实验因素水平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及黄芩素含量为指标,优选出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黄芩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220℃,炮制时间为12min,炮制时的翻炒频率为20次/min。结论 该实验优选出的黄芩炭最佳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黄芩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顾国栋 《江苏中医药》2009,41(12):69-69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u et Li的干燥根,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凉血止血药,炒炭后收敛,用于各种出血证。文献报道地榆的制炭工艺目前有炒炭法与烘制法,为优选地榆炭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外观性状、异阿魏酸含量为指标,对炒炭药材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升麻炭最佳炮制工艺为加样量3 kg,炒制温度400 ℃,炒制1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升麻炭炮制工艺稳定可行,适合指导升麻炭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炮制工艺丹皮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牡丹皮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探讨丹皮炭的炮制机制.方法:取生丹皮及经不同炒炭工艺制得的丹皮炭,加乙醇50 mL超声30 min 2次,再经聚酰胺柱纯化后采用HPLC,在360 nm波长处,流动相甲醇-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条件下,测定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丹皮炭中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随炒制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炒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不同炮制条件对丹皮炭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总体变化趋势是高温长时间导致黄酮类成分含量降低,为进一步研究丹皮炭的止血机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蓟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蓟炭炮制工艺研究蒋纪洋徐敏友(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淄博255207)刘晓江波冉玖(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小蓟炮制方法古代有烧灰、微炒、微焙等,近代主要为炒炭。参照1990年版《中国药典》制炭法基础上,本文对小蓟制炭过程中炒制火候、时间、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比较实验,以小蓟炭中含有活性成分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小蓟制炭工艺进行实验。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药材购于山东省药材站,经省药品检验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牡丹皮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砂烫法,以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炮制时间、炮制温度、投料比为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皮炭的炮制工艺。结果:牡丹皮炭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时间9.0 min,炮制温度180.0℃,投料比25.5倍。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质量分数分别为0.022 1%,0.023 3%,0.175 7%,0.042 0%,综合评分预测值97.67分,实测值95.01分。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简便可行,预测性良好,充分体现了牡丹皮炭凉血止血、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周立艳  梁生旺  王淑美  陈阿丽  付利娇 《中药材》2007,30(12):1502-1505
目的:制定丹皮炭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各炮制品的凝血时间缩短百分率试验优选丹皮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并考察其中鞣质、炭素、丹皮酚、芍药苷的含量变化。结果:丹皮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20℃炒5 m in。结论:本研究为制订丹皮炭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严辉  陈佩东  丁安伟 《中草药》2006,37(12):1796-1798
目的确定蒲黄炭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总黄酮,结合正交设计对蒲黄炭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总黄酮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aters Nove-Park C18色谱柱(150mm×3.9mm,4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05%三氟乙酸水溶液(16∶24∶60);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结果蒲黄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控制温度210℃,炒制8min。结论选择的最佳炮制工艺对于蒲黄炭的制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