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57-58
<正>2008年6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1例,并与采用电针、牵引治疗的81例对照观察,获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2例病例均来自本院康复科,按 相似文献
2.
刘辉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130-131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当归四逆汤与穴位注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3组:注射针刀组40例,封闭组30例,牵引理疗组30例;20d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注射针刀组有效率97·5%,显效率90·3%;封闭组有效率86%,显效率66·7%;牵引理疗组有效率86·7%,显效率53·3%,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6个月后,注射针刀组复发率为12·5%,封闭组为33·3%,牵引理疗组为37·5%,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注射针刀组将针、刀、药有机结合,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封闭对照组和牵引理疗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配合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组用电针配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肌间沟压痛点注射、红花注射液在天鼎穴穴位注射治疗。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RI)评分相当(8.67±2.23 vs 8.62±2.43,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均<0.01),疼痛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PRI评分低于对照组(3.11±1.21 vs 3.55±1.50,P<0.05)。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等针刺引起的安全性问题。结论使用电针配合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60例CSR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5例,显效1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治愈率41.7%,总有效率88.3%。结论: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肩部疼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而引起肩部疼痛的原因也很多,不同原因引起肩部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本文对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部疼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临床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60例。A组实施常规针刺法,B组采取穴位注射法,C组予以刺络放血法。三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 d、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颈痛量表(NPQ)进行各项评分。结果:A组、B组、C组干预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0 d,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 d、90 d后,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疗法均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疼痛,在短期疗效中,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疗效相近,但在中期疗效中,穴位注射疗法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且常规针刺法与穴位注射法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刺络放血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常见颈椎病类型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占颈椎病发病率的7成以上。CSR主要以颈部局部僵痛,相应神经节段支配区域出现放射性麻痛为临床表现;目前现有研究证明针刺可有效缓解CSR的临床症状,然而CSR的针刺治疗机制尚无明确阐述。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及归纳其研究成果以探讨针刺治疗CSR的相关机制。经总结与分析,本文将从3个方面阐述针刺治疗CSR相关可能性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刺治疗CSR相关发病机制;针刺治疗CSR相关中医机制;针刺治疗CSR相关可能机制。目前现有机制证明针刺治疗CSR主要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浓度、肥大细胞、小胶质细胞、脊髓背角神经元等因素可能相关;虽然现有机制研究相互关联,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机制研究多集中在疼痛信号上行与下行通路中单一靶点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研究。同时结合针刺治疗CSR临床特点,对未来CSR相关机制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穴位注射后局部不适的缓解及疗效。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颈夹脊穴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干预组配合实施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等干预。结果:治疗14d中,干预组出现不适患者的例数及不适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Q疼痛量表各单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穴位注射后局部的不适感,促进局部药物的吸收,对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针刺治疗前、后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MF)的变化,并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及中频电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颈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对其颈部肌肉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 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1.87±0.99)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7.4±16.1)s]、后伸持续时间[(86.1±10.8)s]及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00±0.95)分]、颈部前屈持续时间[(68.5±23.1)s]、后伸持续时间[(91.6±19.7)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照组患侧颈伸肌MF值[(70.77±10.44)Hz]及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73.21±9.41)Hz]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并以治疗组患侧颈伸肌MF值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可通过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其短期疗效与颈椎牵引、中频电联合疗法类似。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加牵引配合放血拔罐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该治疗方法具有不易复发、疗效快以及疗程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 2022 年 1~12 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13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5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干预。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积分、症状体征积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 于 对 照 组 ( P<0.05 );两 组 症 状 体 征 积 分 均 降 低 ,且 观 察 组 低 于 对 照 组 ( P<0.05 );观 察 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敷贴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功能障碍,降低症状体征积分及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患椎椎体失稳式椎体骨质增生所引起的症状群.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经常伏案工作的中老年人,在知识分子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70%左右,临床表现以颈肩臂疼痛、麻木,颈后有压痛并有放射痛为主.现采用水针注射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椎病7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疼痛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共40例,随机分为CT组(A组)、超声组(B组),每组20例.根据病人神经受累区域确定2个穿刺节段,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有与颈部活动或姿势有关的发作性眩晕、头痛等症状;颈椎X线片或颈部CT扫描有颈椎骨质增生及(或)椎间孔变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有双侧或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80例均为门诊病例,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组,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9.6±5.3岁;病程10天—12年。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0.1±4.4岁;病程7天—15年。以上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组采用颈部中药熏洗、颈部推拿、颈部常规牵引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显效率为35.3%,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58.3%,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值牵引法配合牵复三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效果迅速、促使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发病的60%~70%,主要表现为颈肩僵痛、颈椎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等。最新统计表明,在全球60多亿人口中至少有12亿人患有骨病,颈椎病的患者群高达9亿,中国的患病人群已突破3亿^[1]。2005年11月~2007年7月笔者对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应用针刀加手法和牵引加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1、3、6个月的随访,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