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运动及日常生活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其损伤.ACL损伤后,会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其他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恢复关节稳定、延缓膝关节退变的重要方法.骨-髌腱-骨(B-PT-B)一直是ACL重建移植物选择的金标准,虽然末端属于骨-骨愈合,愈合时间短,但由于切取移植物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现已很少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肌腱移植物(如腘绳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越来越普遍。手术的远期疗效关键取决于肌腱移植物能否在骨隧道内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腱-骨界面开始仅通过一些Sharpey样纤维连接,其在力学上逊于正常的纤维软骨连接,之后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因此,在没有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前,腱-骨界面被认为是"弱点",肌腱移植物容易产生滑移甚至从骨隧道内拔出,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如何促进腱-骨愈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文献做一综述,重点关注应用于骨隧道局部的一些方法学进展。其中干细胞技术、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基因转染技术以及炎症反应的生物调控技术等均已获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应用以及物理治疗方法也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工程技术可能成为降低供区并发症的方法 ,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仅基于动物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尚需进一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是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生物学干预角度对腱骨愈合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分为生长因子、干细胞、基因治疗、自体组织、生物材料和药物6个方面。目前已进行临床研究的有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自体骨膜包裹、纳米羟基磷灰石、磷酸钙,其中自体骨膜包裹、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磷酸钙的临床疗效比较明确。应用生物学干预方法可促进腱骨愈合,若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关节滑液对重建韧带腱-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节滑液对关节内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6个月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重2.5~3.5kg/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体带血供半腱肌转移建立胫骨隧道-肌腱界面模型。右侧胫骨隧道不与关节腔相通,无关节滑液浸入;左侧胫骨隧道与关节腔相通,有关节滑液浸入。1组于术后8周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其余3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行HE、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界面组织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无关节滑液组和有关节滑液组腱骨界面无显著差异,被肉芽组织填充。术后4周,无关节滑液组成纤维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增生明显,胶原纤维合成明显增多,明显优于有关节滑液组。术后8周,有关节滑液组腱骨界面由结缔组织连接,但连接仍不够紧密,胶原纤维大量合成,不规则排列。无关节滑液组腱骨界面连接紧密,胶原纤维致密,排列规则。界面组织细胞计数比较结果显示各时间组和各组内时间段无关节滑液组与有关节滑液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生物力学测试无关节滑液组抗拉力强度显著高于有关节滑液组(P0.05)。[结论]关节滑液对重建韧带腱骨愈合有负面影响,不利于重建韧带的腱骨愈合,提示阻止关节滑液进入骨隧道可能对改进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效果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两种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早期移植物隧道界面愈合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 5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0~2.8 kg.左膝关节切取带胫骨.骨块的髌韧带作为供区,右膝关节作为自体移植重建ACL受区.移植物骨块端为骨.骨界面愈合模型,韧带端为腱.骨界面愈合模型.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术后第2、4和8周取材(n=5)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于第4、8周取材(n=20)进行生物力学检测. 结果 术后动物肢体活动情况良好,实验过程中ACL连续性完整,张力适中.组织学观察:术后2周骨.骨界面大部分区域为纤维组织连接,腱一骨界面主要为肉芽组织填充;术后4周骨.骨界面大部分区域骨性愈合,腱.骨界面可见成骨反应及大量成纤维细胞;术后8周骨.骨界面已完全骨性愈合,腱.骨界面部分区域可见Sharpey纤维,形成间接止点.生物力学观察:术后4周腱-骨界面拔出率为85%,骨.骨界面为15%;术后8周腱.骨界面拔出率为95%,骨.骨界面为5%;各时间点骨.骨界面拔出率与腱一骨界面拔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ACL重建术后早期骨一骨界面较腱.骨界面在愈合强度和速度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受欢迎的术式,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环节为术后早期腱-骨界面愈合.不良愈合如瘢痕组织形成、骨隧道扩大可能是术后腱-骨界面连接不牢固的原因之一.如何促使术后腱-骨界面连接并形成近似生理性止点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目标.多数研究发现,移植物周围早期炎症反应所形成的瘢痕组织、缓慢有限的骨长入、缺乏足够数量祖细胞、缺乏协调组织再生的信号分子等可能是腱-骨界面不能有效愈合的原因.调控炎症、促进骨长入、干细胞应用、细胞生长因子应用以及相关物理疗法、组织工程等综合方法等,或可成为促进腱-骨界面愈合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修复能力差,完全断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腱-骨愈合的时间、愈合牢固程度等成为衡量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手术中残端的保留、移植物初始的张力、骨隧道角度的选择等都会影响到腱-骨界面的愈合。目前从细胞因子、血小板血浆复合物等相关研究发现具有促进移植物的腱-骨界面愈合的作用,但随着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固定方式、手术的方法、骨隧道定位等技术的更新,现有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是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Kartogenin(KGN)联合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取原代ADSCs传代培养,将第3代细胞与10μmol/L KGN溶液培养72 h后,取KGN-ADSCs上清液与纤维蛋白胶以1∶1比例混合备用;另取第3代ADSCs与纤维蛋白胶混合作为对照。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A组)、ADSCs组(B组)、KGN-ADSCs组(C组)、假手术组(D组)。A~C组制备ACL重建模型后,分别于腱骨界面和肌腱间隙中注射生理盐水、ADSCs与纤维蛋白胶混合液、KGN-ADSCs上清液与纤维蛋白胶混合液;D组仅暴露ACL,不作其他处理。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6、12周取腱骨界面组织及ACL标本,通过HE染色、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细胞凋亡检测观察腱骨愈合情况,计数成纤维细胞,测算JNK蛋白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指数...  相似文献   

9.
10.
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股骨与胫骨在负重时半脱位 ,可以导致半月板后角撕裂、膝关节不稳定、退行性变、功能丧失。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 ,前交叉韧带损伤必须及时处理。近年来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 ,半腱肌得到广泛应用 ,现综述如下。1 半腱肌的生物力学研究BYFrank[1] 、Kenedy[2 ] 等研究证明 ,以正常ACL强度173 0N(1牛顿 =0 .0 3kg)为 10 0 % ,则单股半腱肌强度 (12 16± 5 0 )N为 70 %~ 75 %。Brown[3 ] 证实双股半腱肌的强度约是正常前交叉韧带的 1.5倍 ,四股半腱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结合型磷酸钙水泥(rhBMP-2-CPC)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5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48只双膝关节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24只用rhBMP-2-CPC充填移植腱-骨隧道界面(实验组),24只未用rhBMP-2-CPC(对照组),6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第2、4、8和12周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BMP-CPC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对兔重建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兔半腱肌腱腱后固定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被动活动(CPM)对移植物隧道内腱骨界面的组织学转归影响.方法 对1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ACL.术后随机分为两组:CPM组(n=6)术后第2天开始早期CPM康复6周;自由活动组(n=6)笼养.分别于术后第6、12、24周取材,采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腱骨愈合过程.结果 前侧腱骨界面纤维组织较多且较后侧腱骨界面宽;后侧腱骨界面的成骨细胞和类软骨细胞较多,新骨沉积较多.在骨道内口(关节腔入口),破骨细胞较多.与自由活动组比较,CPM组界面组织改建塑形更成熟、胶原排列更有序,潮线结构出现较早,类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类似潮线的结构较多.结论 腱骨界面前侧张力较大,纤维较多;腱骨界面后侧压力较大,软骨较多.半腱肌腱重建ACL术后早期CPM加快移植物止点潮线结构恢复,增强移植物与骨组织之间整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金葡素)对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作用。方法:将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平均2.56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兔自体趾长伸肌腱建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腱骨愈合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中及术后第2天向胫骨端腱骨界面处缓慢均匀注射金葡素0.1 ml,对照组以相同时间和方法注射等量0.9%Na Cl注射液。术后双膝不予制动,以青霉素注射液80万U/d连续肌肉注射3 d。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各处死动物8只,完整获取腱骨愈合标本并分别进行组织学分析,肉眼观察判断ACL重建大体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Yamakado腱骨界面组织形态分型评价,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腱骨界面胶原纤维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定量评价腱骨界面再血管化情况,甲苯胺蓝染色定量评价腱骨界面新骨生成情况。结果:大体观察显示全部动物术后伤口Ⅰ期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见感染、死亡及金葡素注射不良反应。腱骨界面形态学分型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腱骨界面愈合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实验组胶原纤维术后4周生成少,8周大量生成,12周Sharpey纤维有序排列,集结成束,各时间点胶原纤维生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的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术后4、8和12周腱骨界面新生血管面积和新骨生成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葡素能够在葡萄球菌肠毒素C等多种明确成分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局部启动无菌性炎症反应,加快腱骨界面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激活骨细胞和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有效促进兔ACL重建后腱骨愈合,有望成为促进ACL重建后腱骨愈合的新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手段探讨重组合异种骨(RBX)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新西兰白兔,利用双侧趾长伸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其中一侧移植物两端固定有RBX,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包括HE、甲苯胺蓝)以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腱-骨之间愈合状况.[结果]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6、12周RBX治疗组腱-骨之间的骨矿化组织密度(BMD)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RBX组腱-骨之间被大面积不规则分布的软骨样细胞填充;术后6周,治疗组的腱-骨之间已见大量成熟软骨细胞,并开始分泌基质.而对照组术后腱-骨间一直被纤维样结缔组织连接,至术后12周,治疗组部分标本出现类ACL正常肌腱止点.生物力学结果同样证实,RBX组的最大牵拉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RBX可显著提高ACL重建术后腱-骨之间的愈合,较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同侧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1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同侧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Lachman试验、Lysholm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X线等方法评价临床效果。结果:Lysholm功能评分:优12例,良3例,可2例,Lachman试验阳性1例。膝关节活动度120°~150°,平均137°。术后半年X线检查,未见有骨隧道扩大者。结论: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自身修复的能力极差,重建前交叉韧带主要依赖肌腱移植替代手术。肌腱与骨隧道内壁固定界面之间的愈合是修复重建的关键。腱-骨界面之间的固定方法对重建韧带止点的愈合速度和愈合方式均有影响,骨隧道内固定可增加移植肌腱固定的早期稳定性并减少术后骨隧道扩大,易于形成直接止点;骨隧道外固定容易引起骨隧道扩大,并倾向于形成间接止点。腱-骨界面间的微动和创伤后产生的炎性介质是引起骨隧道扩大的重要原因,一些细胞因子、生理刺激因素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和骨膜的使用,可促进移植肌腱的腱-骨界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合有富血小板血浆(platlet rich plasma,PRP)明胶海绵复合物的自体肌腱移植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与肌腱间愈合过程的影响,探讨其在腱与骨愈合中发挥的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无菌条件下获取自体PRP,制备PRP明胶海绵复合物,左下肢行自体跟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组(实验组)使用PRP明胶海绵复合物;B组(对照组1)使用PRP;C组(对照组2)仅为肌腱。植入2、4、8、12周后,制作标本,进行大体及HE、Masson染色和TGF-β1免疫组化观察。[结果]A组标本大体观察:前交叉韧带连续性及张力良好,术后2周骨隧道口见少量瘢痕组织;4周骨道口见小部分骨样组织,8周骨道口较多瘢痕呈现,12周骨道口现较多骨样成分。组织学观察:HE染色显示,A组出现Sharpey样纤维和软骨细胞明显早于B组和C组;同样在Masson结果中,A组出现有规则的胶原纤维也明显多于B组和C组。TGF-β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2、4、8周,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各组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RP明胶海绵复合物可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8.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在美国,前交叉韧带损伤年发病率约为1/3000,每年约有100 000到200 000的病例发生[1]。ACL损伤后导致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外科手术进行重建是临床常用的手段。目前,用自体腘绳肌肌腱进行ACL重建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而重建后腱骨界面愈合情况是重建能否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2]。与骨与骨之间的愈合相比,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髌腱-骨移植早期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10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自体骨一髌腱一骨移植早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17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0~47岁。均不合并同侧膝关节骨、半月板及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左膝6例,右膝1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d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骼肌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腱性移植物关节内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兔跟腱制备半腱半肌移植物(SSG)与全腱移植物(TTG),切断其双侧ACL后,一侧采用SSG(SSG侧)、另一侧采用TTG(TTG侧)重建ACL,于术后2、4、8周将造模成功的30只新西兰兔处死(每个时相点10只),于移植物关节内中央部取材制成5μm纵向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TB)染色,观察组织结构,高倍镜视野下对切片中央部进行细胞计数。结果术后2周,SSG骨骼肌占总面积的10%~40%,骨骼肌变性、萎缩,腱性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规整,内部有少量成纤维细胞;TTG胶原纤维排列规整,内部偶见成纤维细胞。术后4周,SSG内已无大片骨骼肌残留,中央部为致密胶原纤维,排列不规整,可见大量新生成纤维细胞;TTG胶原纤维排列不规整,中央部仅见少量成纤维细胞。术后8周,SSG为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较规整,中央部仍有较多成纤维细胞;TTG亦为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较规整,移植物中央部细胞数较少。术后2、4、8周,SSG侧中央部成纤维细胞数均多于TTG侧,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4、16.738、9.613,P〈0.05)。2×3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移植物中央部成纤维细胞计数存在显著差异(F=277.67,P〈0.05);术后不同观察时相点,移植物中央部成纤维细胞计数存在显著差异(F=262.72,P〈0.05);移植物处理方式与观察时相点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69.68,P〈0.05)。结论腱性移植物上残留骨骼肌有利于关节内段移植物内组织细胞的增生,有可能加快移植物的愈合与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