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科1986年~1991年收治的住院患儿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简称CPA)106例。其中男77例,女29例;新生儿54例,~1岁38例,~3岁9例,~7岁3例,~12岁2例。经复苏恢复有效心跳即时存活16例(15.09%),存活出院为长期存活6例  相似文献   

2.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心肺复苏 (CPR)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 ,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生命。人们认为《圣经》最早提出口对口通气 ,公元前800年先知Elisha运用此法救治了濒死的孩子 ,此后再无进展 ,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手法通气。直到20世纪50年代 ,由于手法通气效果不佳 ,人们才重新采取口对口通气方法。于1958年应用助产士一直在用的这项技术有效地抢救了新生儿的生命 ,并将其普遍作为首选方法得到应用。1956年首次记载除颤器的应用 ,电除颤转复心脏致死性心律紊乱至正常节律无疑掀开了医学史上崭新的一页 ,…  相似文献   

3.
98例呼吸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的临床分析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内科(350005)李淑闽,陈樊英,杨巧莉心肺复苏术(CPR)是急救技术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急救复苏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小儿CPR抢救成功率仍不满意。本文将1991~1995年98例CPR病例进...  相似文献   

4.
5.
30064例住院患儿中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脑复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064例住院患儿进行了心跳呼吸骤停和复苏措施的调查。系统总结了小儿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特点,发现年龄愈小其发生率愈高,原发疾病以感染多见(占84.55%),窒息是发生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多为缺氧后极缓窦律而停搏,即时存活较成人高但常可反复骤停,复苏后体温不升、脑水肿、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和严重腹胀较易发生。通过比较发现气道通畅是复苏的关键,宜道选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心内注射和联用‘三联针  相似文献   

6.
7.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为临床常见的最紧急的病症〔1,2〕,提高复苏成活率,减少后遗症仍为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单位的难题,为探索心肺脑复苏成败相关的因素,对1992~1998年8月曾在我院救治的95例小儿心肺脑复苏病例作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心跳呼吸骤停95例,男性58例,女性37例,新生儿39例,~1岁37例,~8岁11例,~14岁8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37例,严重电解质紊乱与补液不当12例,各种中毒9例,颅内出血9例,颅内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溺水、格林巴利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9.
我院曾于 2 0 0 3年 12月 5日 ,收治一例肠套叠、大段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患儿。手术中曾两次发生心跳骤停 ,总共历时 34min ,使用肾上腺素 10次 ,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至今仍然存活。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11个月 ,因腹泻 3d ,发热 3h入院。入院时T 39 3℃ ,P 170次 /min ,R 35次 /min ,体重 10kg ,BP 70 / 4 0mmHg。患儿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强刺激不哭 ,呈重度脱水貌 ,急性重病容。发育营养正常、皮肤干燥、弹性极差。捏起皮肤回缩时间 >4s,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4s。前囟0 5cm× 0 5cm ,凹陷 ,眼窝凹陷。心肺无异常 ,腹部高度膨隆 ,…  相似文献   

10.
我院曾于2003年12月5日,收治一例肠套叠、大段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患儿。手术中曾两次发生心跳骤停,总共历时34min,使用肾上腺素10次,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至今仍然存活。  相似文献   

11.
6月女婴患支气管肺炎。入院后给用红霉素0.2g 加葡萄糖200ml 静点,并肌注丁胺卡那霉素,静点红霉素30分钟(约每分钟15滴)患儿气喘加剧,面色青灰,呼吸慢而不规则,半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以复苏,半分钟后呼吸心跳恢复。次日再次静点红霉素,20分钟后又出现上述情况,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十余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对缺氧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纳洛酮 (Nal)在缺氧型心跳呼吸骤停小猪模型复苏中对心、肺、脑的作用。方法 将 2 7只小猪随机分成Nal 1、Nal 2组和对照组。夹闭气管插管制成缺氧型心跳呼吸骤停模型 ,自主循环恢复者给予不同剂量Nal ,对照组给生理盐水 ;自主呼吸恢复者监护 2h (监护期 ) ,继续观察至心跳骤停后 2 4h ,监测动脉血气、平均动脉压、心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 内啡肽(β EP)及心跳骤停后 4h、2 4h神经系统评分。 结果 三组自气管插管夹闭至大动脉搏动消失至心跳骤停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相近 ,Nal 1、Nal 2组自主循环恢复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9.2± 2 .7)、(10 .7± 4.6 )min ,与对照组的 (2 2 .8± 7.6 )min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Nal 1、Nal 2组和对照组存活小猪心跳骤停后 4h神经系统评分分别为 0~ 16 0 (M 0 )、70~ 12 5 (M 10 0 )、115~ 310 (M 2 15 )分 (三组比较 ,P >0 .0 5 ) ,2 4h神经系统评分分别为 0~ 2 0 (M 0 )、0~ 35 (M 2 7.5 )、40~ 310 (M 117.5 )分 (P <0 .0 0 9) ;三组麻醉后至自主循环恢复各点cTnI值均逐渐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两Nal组存活者给予Nal后监护期cTnI值下降 ,对照组上升 ;监护期平均动脉压较高 (P <0 .0 5 )、β EP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若忽略了复苏后进一步处理和监测可发生反复骤停而死亡.本文对我院监护病房31例初步复苏后再次心跳呼吸骤停死亡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临床上应当重视的致死直接原因.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988年1月~1989年12月在监护病房  相似文献   

14.
病史摘要例1,女,1岁半。因间歇发热二天、腹泻一月,八天来加剧,门诊以肺结核、迁延性腹泻、Ⅱ°营养不良、佝偻病由门诊收治。体检:体重7公斤,精神疲软,营养发育差,心率132次/分、律齐,其他均无异常。入院后静滴3:2:1盐溶液,肌注链霉素、维生素D_2,并用尼龙管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发生心跳呼吸骤停(CRA)住院儿童复苏后存活率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U发生CRA患儿的临床及心肺复苏(CPR)、复苏后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期和远期存活率的预测因素.结果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PICU发生CRA并接受CPR的87例患儿中,43例恢复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为48.3%,24 h存活31例(35.6%);存活出院19例(2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合并症以及发生骤停类型、气管插管、有效复苏时问、应用肾上腺素的剂量、复苏后24 h内体温、复苏后6 h血糖值、复苏后合并症均影响复苏后24 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Logistic回归分析示原发病、复苏时间为24 h存活率的预测因素;原发病、复苏时间、复苏后24 h体温为出院存活率的预测因素.结论 住院患儿发生CRA后近期、远期存活率均低,原发病及合并症、CPR质量以及复苏后管理均影响存活率,其中原发病、复苏时间为近期存活率预测因素,原发病、复苏时间、复苏后24 h体温为远期存活率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8岁.因"咳嗽10 d,发热5d,精神差1d,口周紫绀12 h"由急诊入院,既往健康.入院查体:体温不升,桡动脉触不到脉搏,呼吸45次/min,血压62/37mm Hg(1mmHg =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口周紫绀,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23次/min,心律不齐,心音极低钝,无杂音,四肢末端凉.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8岁.因“持续发热半个月”入院.入院后拟诊伤寒,心电图检查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患儿无过敏史.入院后,准备行骨髓穿刺术,术前查体:T 37.6℃,R 25次/min,P 89次/min,BP 9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见病理征.骨髓穿刺术时,患儿仰卧位,取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术者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干手套,铺孔巾,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1.5ml局部麻醉至骨膜,应用利多卡因2 min后准备开始穿刺时,患儿突然呼吸心跳停止,颜面紫绀,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散大,血压未测出,SPO266%,初步判断为利多卡因过敏致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插管后简易呼吸器正压给氧,SpO2升至96%,同时给予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10 mg,速尿20 mg静脉推注,抢救5min后心跳恢复,P 120次/min,10 min后患儿出现惊厥,给予咪唑安定1.5 mg静脉推注,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点滴,防治脑水肿,插入导尿管,并给予冰帽降温.抢救30 min后双侧瞳孔渐正常大小,等大等圆,开始有不规则的自主呼吸,出现肢动,给予5%碳酸氢钠60ml静脉滴注,40 min后患儿神志完全恢复,呼吸正常,诉头痛,P 100次/min,R 20 次/min,BP 95/60 mm Hg,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后送返病房,随后抽取患儿静脉血样检测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58×109/L,IgE 368IU/ml,均明显升高,住院观察5d出院.  相似文献   

18.
患儿女,12岁,于2003年4月12日下午3:50不慎溺水(淡水)20余分钟,被救援人员抢救上岸,立即将患儿头低足高位,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神志不清,约10分钟路程送入我院急诊科。查体:脉博0次/min,呼吸0次/min,血压0mmHg,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冰凉、发绀,心电监护示一条直线。诊断:重度溺水,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气管插管,人工、机械呼吸(IPPV),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反复静推肾上腺素,5 min 1次,剂量从1 mg逐渐增到3 mg,同时静推氨茶碱0·25共2次,阿托品、纳洛酮、地塞米松、碳酸氢钠等,入院1 h出现少许室性逸搏,继续肾上腺素、氨茶…  相似文献   

19.
溺水致呼吸心跳骤停85分钟抢救成功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女,12岁,于2003年4月12日下午3:50不慎溺水(淡水)20余分钟,被救援人员抢救上岸,立即将患儿头低足高位.口中流出大量液体,神志不清,约10分钟路程送入我院急诊科。查体:脉博0次/min,呼吸0次/min,血压0mmHg,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冰凉、发绀.心电监护示一条直线。诊断:重度溺水,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气管插管,人工、机械呼吸(IPPV),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反复静推肾上腺素,5min 1次,剂量从1mg逐渐增到3mg,同时静推氨茶碱0.25共2次,阿托品、纳洛酮、地塞米松、碳酸氢钠等,入院1h出现少许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4岁,体重16 kg,因“咳嗽1周,加重伴喘息2 d”在我院门诊就医。查体:T 37.6℃, R 28次/min,P 93次/min,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及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93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血常规示: WBC 12.6×109/L, N 80%,E 2%,L 18%,Hb 125 g/L,RBC 4.5×1012/L, PLT 350×109/L,C-反应蛋白35 mg/L。 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未见片状阴影。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第1天门诊输液医嘱为“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1.0+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 ,每天1次”和“注射用炎琥林16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治疗,当天输液过程无异常情况。患儿复诊述咳嗽、喘息无缓解,第2天输液医嘱除遵照第1天医嘱外,另加“维生素K1注射液10 mg +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对症治疗。在静脉滴注维生素K1注射液2 min 时,患儿突然出现瘙痒、咽喉部不适(并有手抓喉部动作),随后出现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病房巡回护士发现立即更换维生素K1注射液组液体,给予清理呼吸道、吸氧等对症处理,但患儿呼吸困难无缓解,神志渐模糊,继而呼吸微弱至停止,心跳减慢至停止。立即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同时持续胸外按压,并静脉推注“5%葡萄糖注射液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和“生理盐水5 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及面罩吸氧等抢救措施。3 min后患儿呼吸心跳先后恢复,神志模糊,面色欠红润,可见吸气三凹征,考虑可能存在喉头水肿或(和)支气管痉挛,立即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5 mg+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对症治疗,15 min再重复1次。整个抢救过程中患儿未出现皮疹,无抽搐发生。抢救30 min后查体:T 37.2℃,R 33次/min, P 136次/min, BP 92/60 mmHg (1 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面色稍红润,口唇无发绀,上唇肿胀明显,双肺可闻及少许粗湿啰音,心音有力,心律整齐,心率136次/min,心前区未闻及杂音。急查血电解质基本正常,血糖12 mmol/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均正常,心电图无异常发现。1周后复查时,患儿精神、食欲、自主活动正常,查体无异常发现,上述检查项目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